APP下载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丁苯酞治疗ICVD疗效分析

2018-01-24钟建华易继涛

西南国防医药 2018年1期
关键词:小牛丁苯脑血管

钟建华,易继涛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主要表现为一过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其中脑卒中是全球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病死率。据报道[1],我国每年有数百万脑卒中患者发病,且大部分为缺血性脑卒中,不仅给社会、医疗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还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经济压力及心理压力。目前临床多采用介入手术治疗ICVD,同时予以神经保护药物,以促进脑血管侧支循环建立,保护脑组织,提高脑储备功能,并减少神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2]。丁苯酞具有较强的抗脑缺血作用,可改善脑能量代谢;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可延长脑细胞存活时间,改善细胞缺血、缺氧[3]。本研究探讨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ICVD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10月医院收治的ICVD患者68例,纳入标准:(1)结合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及头颅CT、MRI检查结果,确诊为ICVD,且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次ICVD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神经血管诊断要点;(2)首次发病,且病程≤12 h;(3)年龄 18~72 岁;(4)患者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检查及相应治疗。排除标准:(1)严重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2)合并精神疾病、颅内感染、肿瘤者;(3)过敏体质、孕产妇。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批准,所有患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根据患者住院日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2~72(54.5±6.4)岁;合并症:高血压 12 例,2 型糖尿病7例,高血脂症6例;脑缺血部位:基底核区7例,额叶6例,颞叶7例,枕叶6例,顶叶8例;不良生活习惯:吸烟7例,饮酒12例。观察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 26~71(55.3±6.1)岁;合并症:高血压 15 例,2型糖尿病8例,高血脂症5例;脑缺血部位:基底核区10例,额叶6例,颞叶7例,枕叶5例,顶叶6例;不良生活习惯:吸烟10例,饮酒15例。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脑缺血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住院后均予以控制血压、补液、镇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微环境等基础治疗,并嘱咐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均给予拜阿司匹林,饭前口服,首次剂量300 mg,随后100~200 mg/d;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d,1 次/d,并予以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锦州奥鸿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10762g)800~1200 mg,溶入 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输注,1次/d。两组均治疗21d。

1.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或评价患者下列指标:(1)脑血管储备能力:使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TCD(以色列RIMED公司)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然后进行15 s屏气试验后,再次测量MCA血流速度,计算脑血管储备功能(CVR)=(屏气试验后血流速度-屏气试验前血流速度)/屏气试验前血流速度×100%;屏气指数(BHI)=CVR×(100-屏气时间)。(2)颈动脉斑块:采用 GE 公司vivid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取颈总动脉(CCA)远端后壁10 mm处,测量CCA内-中膜厚度(IMT);并在病变近端10~15 mm处,采用后位、侧位、前位3种角度测量IMT,取平均值;在双侧CCA远端、CCA部分叉部及颈内动脉起始端探查斑块,斑块积分采用Crouse法(各孤立斑块最大厚度总和)。(3)神经症状评分和生活质量指数:采用美国独立卫生院(NIHSS)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症状及日常生活能力,NIHSS分数越高表示神经运动症状越差,Barthel指数越高代表患者自主生活能力越强。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能力比较 治疗后,2组CVR、BHI、M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1)。

2.2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 治疗前,对照组共检出斑块92个,其中不稳定斑块66例;观察组共检出斑块88个,其中不稳定斑块62个。治疗后,2组IMT、Crous积分及不稳定斑块数目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 2)。

2.3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而Barthel指数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表 3)。

2.4 2组不良反应比较 2组均未出现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对照组有2例腹部不适,发生率为5.89%;观察组有1例皮肤潮红,2例恶心,腹部不适,发生率为9.12%,予以对症治疗后均好转,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表1 2组治疗前后脑血管储备能力比较(n=34)

ICVD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AS),尤其是颈动脉。颈动脉颅外段位置表浅,是反映全身动脉斑块的窗口,一旦颈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大量血栓因子聚集,形成血栓,可诱发ICVD[4]。临床治疗ICVD的关键因素在于恢复缺血区域脑细胞功能、保护神经元,改善梗死区微环境,继而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5]。因此,丁苯酞的重构微循环作用可保护血管结构完整,避免炎性因子损伤,恢复血管直径,增加梗死区血流量,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6-7]。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低聚糖、小分子多肽、氨基酸,通过增加脑组织局部能量摄取改善其代谢情况,同时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梗死区脑组织血流灌注,提高脑血管血流速率及流量[8-9]。

表2 2组治疗前后颈动脉斑块变化(n=34)

表3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I指数比较(n=34)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CVR、颈动脉斑块性质较治疗前明显好转,笔者分析,丁苯酞可增加梗死区脑血流量,增强机体组织能量代谢,保护血管完整性,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快速缓解脑组织缺血缺氧症状,继而改善梗死区脑代谢情况。而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有类似胰岛素作用,增强脑部对能量的摄取,并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脑血管斑块风险,放两药联合使用可加强治疗效果,减少脑神经损伤。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治疗后,观察组的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IMT、Crous积分、NI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变化也均优于对照组,证实两药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机体缺血、缺氧症状,有效保护神经元,显著加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联合丁苯酞可显著提高对ICVD的临床疗效,改善缺血缺氧症状,减小颈动脉斑块厚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1] 刘湧,曹庆艳,易珊林,等.颈动脉结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超声检查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5,32(10):1954-1957.

[2] 康梅芳,刘秀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8):2877-2878.

[3] 李晓华,闫晓洁,马玉萍,等.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6):797-800.

[4] 倪初源,汪飞.脑小血管病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2):279-280.

[5] 庾建英,刘继新,李春丽,等.急性脑脑卒中超敏C反应蛋白的动态演变及预后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4):453-455.

[6] 赵蕊,张桂莲.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1):115-116.

[7] 李晓白.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8):1194-1197.

[8] 梁静涛,郭强,杨东东,等.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6,27(6):785-788.

[9] 陆红.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7):78-79.

猜你喜欢

小牛丁苯脑血管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做头小牛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小牛背鹭在哪里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快乐的小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