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草书法对篆刻的影响

2018-01-24朱培尔

老年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篆刻家行草诗书画

□ 朱培尔

《洞达》朱培尔

《玉壶买春》张鹏

我一向反对篆刻家以自己篆刻方面的名气,来谋求“诗书画印”四绝的美名。因为社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艺术分工日益精细,特别是当今各种艺术信息量的爆炸性增加,极大地拓宽了欣赏者选择的余地与回旋的范围。所有这些,都决定了当今传统艺术的参与者,达到清代诸大家“诗书画印四绝”之至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写行草或注重行草书法的学习与体悟,对我篆刻创作的间接作用,就更大了。就主要部分而言,大致有二:

首先,行草书法所具有的优美节奏与韵律,有助于受方寸印面及对称且规范的篆字限制与困扰的篆刻家,在自己的创作中融入某种内在的节律。虽说这种“内在的节律”,在具体的形态与形成方法方面,都与行草书法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但无论如何,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行草书法中常见的大开大合、异常激烈的节律在篆刻作品中的潜移与默化,才使得原本多以“机械”排列章法见长的篆刻作品,有可能在视觉效果与表现能力上得到更进一步的强化与发挥。

其次,行草书法的用笔对篆刻创作中的刀法或用刀,有着虽然是间接的然而却又是非常重要的借鉴、启迪作用。我们知道,就笔法变化的范围和速度而言,行草书法特别是狂草,较之其它种类的书体,如楷书、隶书、篆书等,是非常宽广与迅疾的。而传统篆刻中对刀法的研究与体悟,因种种原因,恰恰是篆刻本体中最难深入与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篆刻中的刀法,除了程式明显且运刀速度较慢的浙派尚能较易传授把握,并可在不同篆刻家之间作大体一致的重复以外(这是浙派篆刻得以长盛百余年的前提),其它各种刀法几乎大多处在无法描述或述而不清的困境之中。因此,篆刻家对行草笔法的体悟过程与掌握,虽不足以说清传统篆刻中种种不同的“刀法”,并将其直接地运用到篆刻创作之中,但是,无疑有利于篆刻家对运刀速度相对较快、变化范围相对较宽的“冲刀”等刀法的辨析能力和再现重复的可能。

进行行草书法的学习与创作,对于篆刻家进行篆刻创作与创新的间接作用还有很多,限于篇幅,即此搁笔。

猜你喜欢

篆刻家行草诗书画
陈海良《古人诗》
八大山人的大尺幅行草立轴书法探析
书法作品
陈巨来印学思想举要
诗书画苑
踏莎行草忆饶公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诗书画
诗书画
诗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