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2018-01-24徐盛
徐 盛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常州供电公司,江苏 常州 213200)
0 引 言
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对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因此,相关电力单位应重视对变电检修技术的研究,通过提升变电检修技术来保障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但是,当前我国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还存在一定问题,下面将围绕变电检修技术展开讨论。
1 变电检修模式
供电系统的运行依靠电气设备实现,因涉及的电气设备较多,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影响供电系统的整体运行。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供电系统进行变电检修,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稳定。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变电检修模式主要包括两种。
1.1 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供电系统实际上就是针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有效排除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的故障隐患,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稳定。定期检修工作的开展,对电力单位而言十分必要,特别是在社会整体用电量激增的今天。
1.2 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模式与定期检修模式有着很大不同,体现在检修工作的开展是以电气设备实际状态为依据的。工作人员对供电系统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时,主要检测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相关参数指标,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与保养[2]。
1.3 对比分析
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应用状态检修模式,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之前电力行业采用的是定期检修模式,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弊端,特别是对连续检修都存在的故障,发现难度较大,易被工作人员忽略。而应用状态检修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弥补定期检修工作中的不足,提升检修作业水平。因此,可以应用状态检修技术,有效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经济效益,高效检修变电站实际运行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并且不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造成任何不利影响,能够降低大范围停电问题的出现。在实际检修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电气设备运行环境与结构等,并结合具体故障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准确判断故障原因,确保检修工作效果。
2 变电检修技术
2.1 设备状态监测技术
不同电力设备的结构并不相同,实际运行原理也相差甚远。因此,针对供电系统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测时,必须结合具体监测目标设备的类型选择需要使用的监测技术和传感器。传感器的应用效果主要体现在依据电气设备状态情况来制作信号,确保该信号经过转换后能够得到有效识别,并由电缆完成向检测仪器的传输。整个流程的操作,工作人员需要对设备状态信号进行准确监测。随着电气设备检修装置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被应用于电气设备监测工作。因此,电力单位应致力于科学构建数字测量系统,充分利用云处理技术完成设备状态信号的转换、识别和检测,提升设备状态监测作业水平。
2.2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主要是指对变电设备进行事先检测,提升变电设备故障隐患的防范水平,降低故障隐患的发生概率。运用比较诊断法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诊断时,往往会用到射线技术、噪音技术和振动技术等。工作人员需对每一种故障问题进行具体测算,将测算所获得的数据与设备正常情况下的相关参数指标进行对比。一旦对比结果差异较大,代表着电气设备存在故障问题,此时工作人员需要开展检修排查工作,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和维护。若对比结果参数之间的差距较小,则证明电气设备没有问题,可以继续使用。此外,在使用综合诊断法时,工作人员需要对诊断参数与相关指标进行对比与分析,尽快查找出不正常的数据指标,直至最终参数真实准确。可见,综合诊断法能够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全面检测。
3 当前电力行业变电检修效果的相关因素
3.1 状态检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相较于西方国家,当前我国变电站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发展还不成熟,也不够先进,无法实现对供电系统的全面检修。状态检修模块工作在供电系统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影响了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整体效果,不能有效保障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3.2 检修管理有待完善
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在变电站中的开展与落实,对相关制度的依赖较强。完善健全的设备检修制度,是保障检修工作落实的重要前提。鉴于我国变电检修工作中的状态检修模式发展应用时间不长,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缺乏制度基础,使检修工作无据可依,影响了检修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3.3 变电检修人员技术有限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时间较晚,电力人才方面的培养也不充分。因此,我国电力行业现有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大多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此外,部分供电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相关规范管理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员工应聘与日常绩效考核时的把关不严格,无法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职业技能。
4 提升变电检修工作效果的措施与建议
4.1 加强状态检修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
在变电检修工作中,电力单位应注重对状态检修工作的落实,设法提升状态检修质量,并保障变电站能够规范地开展电力生产与管理工作。所以,电力单位应从日常工作中的细节处着手,结合当前状态检修工作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优化与提升状态检修工作。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注重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对传统管理模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新旧管理理念的结合,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4.2 加强检修人员自身专业水平
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应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完成变电检修工作。就电力单位而言,应定期组织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提升检修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同时,应针对检修人员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3]。
4.3 建立完善变电检修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全面实现变电检修工作水平,电力单位应注重构建变电检修评价体系,通过公正科学的评价,实现对变电检修工作的有效监督,充分发挥监督机制推动变电检修技术的进步与检修方案的合理优化,确保变电检修的工作质量。
4.4 优化变电检修流程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质量除了与技术水平是否先进有关,还与变电检修流程是否规范合理有关。由于当前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较为复杂,检修流程有较强的规范性,而不同检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步骤要求也大相径庭。因此,只有优化变电检修流程,才可能实现变电检修工作的稳步提升。变电检修流程的科学优化,是保证变电检修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变电检修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依据。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检测流程的规范化。要求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变电检修原理的基础上优化检修流程,确保优化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检修进度与安全管理的要求,最终使检修流程网络结构图能够满足全局统筹设备检修工作的要求,确保变电检修操作的全过程均能受到严格监督。第二,检修工序的精确化。要求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变电检修相关参数数据录入到系统中进行输出,将设备检修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提升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效率。第三,检修工期的合理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网络结构图对工程进度计划与各个工序之间的制约关系进行正确表达,通过确定每一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制定科学合理的检修计划,确保管理人员能够有效掌控变电检修工作的全局动态,为变电检修方案的合理优化提供重要参考[4]。
5 展望电力行业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5.1 变电检修模式的现代化发展
鉴于我国供电系统中的变电检修工作效果不够理想,电力单位应致力于研究变电检修模式的优化与改进。现代化的今天,电力单位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与先进设备,实现对变电检修模式的现代化发展。当前,我国变电检修模式下的定期检修与设备状态检修应用较为普遍,而变电检修模式的发展也必须以此为基础。加强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力度的同时,还应依据实际情况来合理调整定期检修时间,加快变电检修模式的现代化进程。
5.2 电气设备的精细化发展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设备的质量性能要求逐渐变化。未来,电气设备的发展必然是以精细化为主要方向。当前,电力单位对电气设备的设计水准、制造工艺及安装施工等要求也有了一定提升。这是由于电气设备越精细,越有可能保证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此外,电气设备精细化发展,有助于提升电气设备的使用能效,延迟电气设备的使用年限,对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大有裨益。
5.3 检修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迈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带动了社会整体的进步与发展。而信息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加快变电检修工作的智能化进程。例如,监控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技术运用到变电检修工作中,能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其参数指标等,方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故障问题。因此,通过对智能化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必定能够推动变电检修监测与控制工作的智能一体化进程[5]。
6 结 论
电力作为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的重要能源支柱,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检修质量,往往会对其整体运行造成重要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对变电检修技术的研究,以便准确掌握检修技术流程及控制要点,确保合理应用变电检修技术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通过对变电检修技术及其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站在发展的角度对电力行业变电检修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掌握与预测,以期能够为电力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