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APP的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

2018-01-24张恒军

传媒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读诗受众诗歌

文/张恒军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

互联网改变了诗歌生产与传播的生态格局,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带火了如“诗词中国”“为你读诗”等众多诗歌APP,以“诗词中国”APP为例,其自上线之日起仅用了两年时间,下载量就高达3600万次,有一万多名诗人在该平台上存诗近四万余条,其中50%的受众在35岁以下,30%在18岁以下,受众结构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可以说,自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诗歌APP的兴起,对诗歌传播的影响十分广泛。目前,诗歌APP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学习型,如“诗词中国”“古诗词典”等;视听型,如“为你读诗”“全民K诗”等;综合型,如“飞地”“八步诗”等。尽管诗歌APP的兴起引发了诗歌领域一系列连锁反应,释放了巨大的正面效能,但客观来讲,诗歌APP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内容良莠不齐、后劲不足、内容失衡等,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发展。对此,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在简要阐述诗歌APP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三方面入手探讨其改进策略,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有益参考。

诗歌APP的发展现状

受众群体可观。据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总数达到7.72亿,手机网民达到7.53亿。在网络阅读方面,在线用户规模也获得较大提升,作为网络文学重要构成的诗歌也分得了客观流量。“为你诵读”APP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就成长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上最权威、影响力最大的诗歌诵读交流平台,截至笔者成稿时,该APP共拥有全球活跃用户1.2亿,每天在线活跃用户达800万左右,人均在线时长为18分钟,人均生成作品12篇,范读版权数量8万篇,其中诗歌诵读占有非常大的比重。

市场有待分化。据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的市场规模已达90亿,而随着移动阅读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以及“诗词热”的持续发酵,各种诗歌APP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占有较大市场份额的却存在很大的趋向性,主要以古诗词学习型APP为主。就现状来讲,诗词APP市场中,针对特定受众群研发的具有个性风格的APP非常少,“为你读诗”是其中之一。“为你读诗”APP与公众号在受众群上有着趋同性,主要聚焦于年轻的诗歌爱好者,并主打明星诵读,形成了十分鲜明的风格,具有非常强的受众黏性。在未来发展中,针对特定受众打造个性化的诗歌APP将是主流方向,因为只有丰富诗歌APP多样性,才能充分激活市场。

内容良莠不齐。尽管移动APP的发展推动了诗歌的创作与传播,但其也存在内容良莠不齐、优质诗作匮乏、古今失衡等问题。许多APP平台上的诗歌,并非凭借质量,而是通过炒作等不合理手段吸引受众关注,或者以诗歌创作者的不幸命运为卖点,人为制造噱头,进而达到某种商业目的。另外,在当前的诗歌APP平台上,许多原创作品内容良莠不齐,无病呻吟或伤春悲秋,几乎看不到弘扬主流价值观、符合时代主旋律的诗歌,低俗化、碎片化、娱乐化趋势明显,这样不仅会使受众产生审美疲劳,而且会让受众沉浸于一种负面效能过剩的拟态空间,不利于诗歌的健康发展。

发展后劲不足。在粉丝经济时代,移动阅读离不开网络流量,尤其在移动出版产业链条上,诗歌APP无疑处于下游,是受众看到产品的最后一个环节。而就现状来讲,我国移动网络具有高垄断性特征,付费阅读让许多受众最终放弃了相关产品的使用,而这也是诗歌APP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盈利模式不明导致诗歌APP发展后劲不足,如果不能彻底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或提高受众对付费阅读的接受度,那么整个诗歌APP的产业链条就无法盘活。

诗歌APP的改进策略

面对全新的诗歌生态格局,以及现实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相关主体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优化,以拓宽诗歌APP的生存发展空间,进一步释放其正面的市场效能。

坚守价值本位,释放正面效能。

诗歌APP的兴起完全颠覆了传统诗歌的生产与传播机制,进一步拓展了诗歌大众化传播范围。因此,诗歌APP相关运营主体,要自觉摒弃恶意炒作,不以诗歌之外的负面信息影响受众价值判断,而要用优质诗作彰显艺术魅力,坚守诗歌的价值本位。诗人可以创建自我的写作空间,但如果在公共空间传播,就必须明确诗歌艺术的真善美定位,具备基本的伦理道德,这是任何一个诗歌创作者都应该承担的社会职责。在诗歌APP的加持下,诗歌传播渠道得到了有效拓展。诗歌传播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很大程度决定着其传播效果,因此,作为诗歌APP的运营主体必须肩负起重构诗歌美学的使命,以正确的审美诉求和价值取向为受众提供高品质诗作,在输出娱乐的同时,还要传递正面的、严肃的文化知识,让经典诗歌以全新的面貌呈现于世人眼前,并被人们广泛关注和讨论。

提高创作深度,丰富诗歌类型。

诗歌APP要想成为诗歌繁荣的助推剂,就必须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优质作品,而不是唯利是图,粗制滥造一些“诗歌垃圾”。一个优秀的创作者,要找到诗歌与时代的最佳契合点,拒绝用诗歌传播非主流、低俗化东西。就算是诗歌APP平台上的个体创作者,也要深入现实生活,提高思想深度,引发受众深层的情感共鸣。此外,诗歌APP,尤其是综合型APP一定要合理把握古今中外诗歌的结构平衡,在丰富诗歌类型的同时,强化受众的审美体验。笔者通过对“为你读诗”APP的抽样调查发现,该APP有时候一个月会挑选18首中国诗歌和15首西方诗歌,形成中、外平衡局面,但有时候却出现一个月有30首现代诗,却只有3首古诗的古、今失衡现象。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中国古典诗歌能够凭借自身独特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让受众在实现轻阅读的基础上,产生启发性的深度思考。如许多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碎片化阅读需求,而且能够缓解受众焦躁心态,同时加深对诗歌情感或哲理的深度把握。因此,诗歌APP在进行后台审核和文案编辑时,应该有意识地增加古典诗词的比例。尽管诗歌的生产不分古今中外,但诗歌在传播时应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合理把握结构平衡性,通过丰富的、新鲜的诗歌作品缓解受众审美疲劳。

创新传播方式,增进受众互动。

诗歌具有较强的交际性,诗歌APP兴起后,诗歌创作活动更加频繁,创作者与受众的互动流程更加简便。创作者、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共同讨论研究新诗体和写作范式,能够有效激活诗歌的时代生机和发展活力。对此,诗歌APP运营主体要有意识地创新传播方式,增进创作者和受众之间的多维互动,进而将其打造成为诗歌生产与传播的乐园,在这方面,“为你读诗”APP做得非常到位。目前,“为你读诗”APP已经成为诗歌爱好者的福地、诗歌文化交流的乐园。经过数年发展,该平台用户规模预计突破2000万,日活跃用户更是高达五百万。重要的是,该平台在深入了解受众需求的基础上,别出心裁地设置了明星读诗板块,既包括董卿、周冬雨、杨澜等公众人物,也包括网络知名度较高的草根人物。若是个人用户有优秀诗作,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和分享,让名人来朗读或陪读,与更多爱好者进行讨论分享,在广泛的、多维的互动中得到升华。“为你读诗”APP不仅推崇具有崇高性的艺术作品,也欢迎大众性的原生态作品,同时还接纳鼓励用户分享用方言、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朗读的作品。通过“为你读诗”APP,受众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以文会友中遇到知音,拓展知识视野,共同推进“全面朗诵”时代的到来。因此,“为你读诗”APP自上线以来,就成为用户活跃度最高的朗诵平台,新用户增长率始终保持稳健上升的态势。

契合出版精神,完善评价体系。

全媒体时代,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诗歌APP运营方应该通过发现高质量、有潜力的诗人或诗歌,构建完善的、认可度高的评价体系,以增强自身的品牌权威,提高市场影响力。如果说“最优秀的诗”属于一个理想性概念,那么“好诗”就应该成为诗歌APP最基本的价值诉求和品牌追求,这无疑是对诗人最高的尊敬和最好的邀约。“互联网+”时代,诗歌APP赋予了诗歌创作与传播更加开放多元的渠道,有利用受众和专家力量更加完美的优化筛选机制,也有更加丰富新颖的作品推介方式。可以说,诗歌APP有传统媒介无法媲美的“编辑出版”优势,但遗憾的是,目前有许多出版人仅仅将诗歌APP视为替代传统纸媒的一种新媒介,在受众畸形消费理念的助推下,出版人和受众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将大量没有经过严格把关和专业甄别的内容直接传达给受众,浪费了太多社会资源,同时也浪费了读者大量的时间精力,很容易引起受众对整个诗歌APP行业的厌烦心理。因此,诗歌APP要加强传统出版精神与网络思维的整合,这样才能发现更多优秀的诗作,为受众打造一个充满诗意的社区空间。

总而言之,诗歌APP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并成为诗歌繁荣发展的核心助力,就必须客观审视市场发展和自身发展现状,在明确内外部风险因素和现实弊端的基础上,坚守诗歌价值本位,丰富诗歌类型,创新传播方式,完善评价体系,在满足受众个性化审美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受众阅读体验,如此才能进一步拓展诗歌APP的发展空间,为诗歌文化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读诗受众诗歌
诗歌不除外
动车上的端午读诗会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诗歌岛·八面来风
人生若只如初见,不如读诗笑三遍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