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使命,以设计的名义
——江苏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早期成立及其探索

2018-01-24蔡淑娟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云锦研究所设计

蔡淑娟

江苏省是工艺美术大省,拥有诸如云锦、苏绣、漆器、泥人等众多著名的传统工艺美术品类,它们曾经战功赫赫。20世纪30—40年代,江苏工艺美术品生产萎缩,部分技艺失传,许多艺人改行转业,有的流离失所。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全省工艺美术品年产值仅558万元。传统艺人逐渐变老,传统工艺无人承继、国际化与民族性、技术更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工艺美术行业即将到来的新使命。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江苏省轻工业按照“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方针,进行恢复和调整工作。其中,对工艺美术行业采取“保护、发展、提高”的政策。[1]1953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全省轻工业生产由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统一领导,工艺美术被划归为二轻工业。政府开始有计划地组织传统手工艺人归队,1951年更是提出工艺美术要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

政府希望通过一个在其主导下的集继承、发展、深化、提高于一体的系统组织机构,让艺人、学徒、艺术家、设计工作者、技工产生一种合作,在此基础上更倾向于一种新类型的设计师职业的出现。另一方面,为了研究、整理历史资料,继承发展传统产品,总结老艺人的传统经验,加强创作设计,成立这样一种新的机构迫在眉睫。

1957年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建立了“南京云锦研究所”。这是中国第一家工艺美术类研究所,也是中国唯一一家集研究、生产、展示、销售于一体的云锦专业机构。[2]随后,苏州、扬州、无锡、南通、镇江、常州、徐州等地先后成立了工艺美术研究所。它们的出现不仅仅是由于地域传统文化的衍生,更得益于在国际主义背景下,西方对于中国早期工艺美术的认可与当下经济迫切发展的关系,使得政府利用发展这一传统行业吸引外资,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研究所的任务是对我国优秀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工艺美术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整理,使之在继承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整理和研究逐步得到发扬和提高,改进艺术质量,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至此,手工艺人们与工艺美术家、设计工作者、学徒、制造者等云集一堂,共同开启了江苏省工艺美术发展的探索道路。这一历程在中国设计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许多这个时期以及后来的学者都表达了他们对于当时这种机构运转方式的看法。由此也产生了一系列思考与行动,成为中国20世纪末设计逐渐被识别与独立的过程。

本文从该角度出发,通过对南京云锦工艺美术研究所、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等典型案例的介绍与分析,进一步展开对管理、工艺、人员、创新、运转机制等相关概念与内容的整理与研究,在此基础上,为勾画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真实面目与完整脉络,起到一定的作用。

1.地方文化的“名片”——南京云锦研究所

南京云锦作为我国民族艺术遗产的一部分,在国内外早就享有很高声誉。但新中国成立前,仅剩4台织机维持生产。新中国成立后增至389台,但艺人少,挑制花本艺人全市只有4人,艺徒没有很好地培养,过去很多优秀美观的品种已经失传。为了研究继承与发扬祖国的民族遗产,恢复与发展生产,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1957年,根据中央手工业管理局和江苏省手工业管理局指示,拟在原云锦研究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南京云锦研究所。

南京云锦研究所是一个艺术与科学相结合的为生产服务的研究设计机构。所内设置研究组和设计组,分别负责南京云锦研究整理和新产品设计的任务,使之在继承艺术传统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地整理和研究逐步得到发扬和提高,改进云锦的艺术质量,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和物质生活的需要。

建所初期,工作的重点是搜集整理云锦文样画稿,总结归纳云锦创作艺术规律,培训艺徒,抢救濒临失传的工艺绝技。先后整理出版了大型彩色图案集《南京云锦》和黑白图案集《南京云锦》,恢复了失传品种“双面锦”“凹凸锦”,开发出人民大会堂江苏厅装饰用的“雨花锦”等。同时征集购买了相当一批云锦匹料块样实物资料,为云锦的研究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文革”前后,开始尝试直接进入生产阶段,通过市场调查,开发新产品,在改进工艺的同时,使某些产品逐渐适应了生活的需要。这不仅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给研究所注入了新的活力。

1982年国家轻工部决定拨款在研究所设立一个小型的实验工厂,即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试验中心。其目的是为了继承云锦的传统遗产,结合生产进行研究,并且制定了以研究成果为生产服务的方针,配合研究工作进行实验性的生产实践,以将研究成果及时地提供给生产部门参考、研究、复制和生产。1984年,中国织锦工艺研究生产试验中心主办了“中国织锦工艺陈列馆”。它是我国首家集知识、观赏、娱乐为一体的织锦艺术博物馆,研究所修复及复制成功的许多作品都在馆内展出。当时建馆的目的主要是为促进我国传统民间织锦的开发利用、技艺交流,接待国内外专业人士参观访问。

自从成立研究所后,在技艺、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南京云锦由“粧花分晕”改为“粧花混晕”,作品色彩更为调和,图案阴阳分明。云锦艺人也根据平时对自然生活的观察,以丰富的想象,设计出多样化的图案造型。仅以云势来说,就有“四合云”“七巧云”“如意云”“和合云”“蚕茧云”“行云”“卧云”等。云锦研究所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丝织珍品的“重生基地”。1984年,南京云锦研究所的“孔雀羽妆花纱龙袍料”摘下“百花杯”金奖。[3]

这一颇具新意的实验工厂的设立,经济、艺术与设计、科技的结合,打开了用新的眼光看待工艺的可能性。多个层面的合作可以通向更好的创意,更好的设计,更值得期待的创新。

2.璀璨辉煌的艺术殿堂——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

民国三年(1914年)张謇创办南通女红传习所,聘请了著名刺绣艺术家沈寿来南通传授、培养刺绣专门人才,这为之后成立的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并且培养了一批艺术人才。为了将沈寿刺绣的艺术精华传承下去,1992年建立了沈寿艺术馆。1959年“大跃进”时期,南通绣品厂、制帽厂、地毯厂、雕刻厂合并成为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4]

在当时,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内部配置算是比较齐全的,有所长室、陈列室、资料室、业务室、工艺室、设计室等。1961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培中从南通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了研究所设计室,从事刺绣画稿的设计工作。研究所有三个工艺室,第一个是民间工艺室,主要是以民间工艺为主的,包括剪纸、灯彩、雕刻、丝绸堆绢、印染、丝绸手绘、扎染、蜡染,还包括风筝等;第二个是刺绣工艺室,就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彩锦绣,还有一个平绣;第三个部分就是和服腰带工艺室。在当时民间工艺和刺绣是以研究和开发为主,并不是以赚钱为主的,研究所利润的来源主要就是通过给日本加工和服腰带获得资金来支撑其他工艺品的生产研究。

“要在创新中求得生存。唯有这样,我们的工艺美术事业才能蓬勃向前,不断发展。”这是当年研究所所长宁覃在总结办好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时指出来的。1962年,在宁覃等人的倡导下,研究所对传统刺绣工艺进行了大胆的尝试,研制出一种新的绣种——“彩锦绣”。当时,由曹国秀、王玉桐、徐训贞绣制的第一幅“彩锦绣”作品《蕉香季节》,在北京展览时引起强烈的反响。这极大地鼓舞了艺人们的创作热情,他们继续探索总结,终于形成了南通彩锦绣的独特风格。丝绸剪贴也是研究所研制的一个新工艺,它是在民间传统工艺堆绢的基础上创新而成的。80年代,研究所为西藏拉萨饭店制作了一幅丝绸剪贴壁画——《文成公主入藏图》,这幅作品也广获好评。[5]

研究所还创作出民族娃娃、丝绸绣衣、蓝印花布等多个工艺品种。刺绣艺人储有莲说,那时候,很多工艺美术产品,都是研究所先行研发试制,试制成功后,再由工厂批量生产。当时的研究所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团体,这个团体不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敢于打破常规。所以所内新作品、新工艺层出不穷,作品获奖无数。据黄培中介绍,《装饰》《美术》等全国性报刊杂志,经常刊登研究所的作品。由保彬、林晓设计的彩锦绣作品《戴月归》还做过《人民画报》的封面,这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因此,在研究所完善的设施配置和兼具创作性精神的帮助下,其学术地位和出口总额在江苏省甚至是全国工艺美术行业中独占鳌头。[6]

进入90年代,随着市场的转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和服腰带的订单不断流失,和服腰带生产逐步萎缩。与此同时,研究所正一步步从辉煌走向衰落。最终,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作为植根于手工实践基础上,结合学校高端艺术人才的创新与技艺精湛的老艺人双重优势的新型研究所,人员组合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他们的存在,无疑为其他机构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3.“共性”的魅力——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1958年6月,苏州市刺绣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与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室合并,翌年改名为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所的工作方针是“为生产服务”,继承传统遗产,结合生产进行研究,以研究成果为生产服务。因此研究所后期设立了一个小型的实验工厂,配合研究工作进行实验性的生产实践,以将研究成果及时地提供生产部门参考、复制和生产。而研究所的具体任务是:

(1)在原来研究工作小组已经获得初步成绩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对刺绣图案艺术进行更深入更细致地整理研究工作。

①搜集整理与摹绘中国传统纹样与发掘数十年来已经停止生产的传统的优秀纹样;

②整理老艺人的优秀传统的创作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使老艺人数十年来的丰富经验从感性知识提高到理论方面;

③整理和记录老艺人的挑花艺术。

(2)研究刺绣及中国丝织工艺的历史沿革。

(3)与老艺人合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逐步地进行创制新纹样和设计新品种。

(4)进行示范性的生产。将通过发掘整理的优秀老纹样和创制的新纹样,通过实验性的试织获得成功后,及时地交由生产部门推广生产,以改进艺术质量和丰富花色品质。

(5)经过研究整理摹绘优秀传统纹样编辑出版,向国内外介绍。

(6)培养青年图案设计和挑花人才,继承老艺人传统的技法,满足生产部门日益发展的需要。

(7)向其他有关工艺美术研究所提供工艺改革的研究资料。

(8)对生产工具及染色材料等进行科学地研究和改革。

(9)根据具体条件,对苏州其他工艺美术的创作进行适当的辅导和指导。

在此基础上,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对于工艺美术的研究,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一,艺术的研究与工艺的研究相结合。在艺术方面,它在研究老花样的基础上,不仅将濒于失传的品种加以恢复,而且结合当代生活,开发设计了一些新品种;在工艺方面,针对不同的品种,进行技术革新,对于织造手段的新的开拓,使所内的特种工艺能够相对普及,适应群众生活的需要。其二,经济效益是非常重要而又非常实际的问题。对于那些经济效益高的所谓“拳头”产品,努力提高它的艺术质量;对于那些传统的优秀品质,即便在经济上一时无法推开,仍能保留、研究,使之细水长流,并设法注以新的血液,探讨与现代生活结合的可能性。其三,围绕产品做综合性的多方面研究。研究工艺品的商品特点和设计方法,材料运用和加工手段,工艺品的商品特点和产销关系,以及生产管理等问题。真正实现了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收到了相应的经济效益。比如所内艺人盛丙云的代表作《万马奔腾》,不仅达到了极高的工艺要求,更拓宽了销售渠道。其四,将研究的成果放到人民实际生活中去检验。研究所致力于寻找一种共性的魅力,让实用工艺品进入民众的实际生活,使其产生认同感。这一全过程的实践经验,在贯彻研究为生产服务的方针上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其五,与工艺美术院校进行合作。1958年成立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当时属于国内办得较早的工艺美术院校之一,设有工艺绘画、装演美术、织绣、工艺眼塑、民间玩具、器皿造型六个专业。1962年由于经济困难被迫停办,被合并为苏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一部分,但保留了一批教师并调入了一些艺人。1964年学校复办之后,仍然与研究所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合作,不断输送优秀的毕业生去往研究所,为研究所的人才输出结构补充了新鲜血液。

4.工艺精品集中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

无锡市以锡绣为主,早在200多年前就很有名。锡山绣工传习会及各女学的作品获得了国内外多种大奖。1959年设立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理所当然地把研究整理锡绣作为工作重点。研究所共整理了锡绣传统针法104种,并且对其进行了新技法的探索。其中精微绣、双面精微绣和马鬃绣是研究所创制出来的刺绣艺术新品种,还成为了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的“门面招牌”“当家‘绣’旦”。精微绣可以做到在面积仅火柴盒大的《万寿图》上,用彩色双面绣技法绣上了寿星,在寿星身上又用了8种不同的彩色绣107个“绣”字。高级工艺美术师赵红育毕生从事锡绣。1976年进入无锡市中华绣品厂设计室,3年后调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从事锡绣艺术的创作、研究。1984年,赵红育随团出访日本,她精湛的精微绣技艺演示,经17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在东瀛引起轰动。一些人甚至以为赵红育具有特异功能,拿着放大镜照她的眼睛和手……现代锡绣——精微绣一时名声大振,也使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迎来了一个鼎盛期。1978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重新成立了刺绣创作室,依然是以锡绣为主。其中有二三十人从事锡绣,所里还开班培训绣工。

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精湛绝技让锡绣慢慢衍变成了欣赏装饰品,逐渐走向“阳春白雪”,导致研究所内的锡绣作品价格非常之昂贵,一般民众和游客很难消费得起。因此,虽然那时候研究所凭借精微绣、马鬃绣等绣种得到了很多奖项,但是在其商业价值上并没有实现统一,这也无意间造成了研究所日后的衰败。

在工艺美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工艺美术概念的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国人对于工艺美术的认知几经波折,到现在依然是雾里看花。但似乎谁都知道这种约定俗成所指称的范围。就这样,工艺美术蹒跚着一路走来,筚路蓝缕,实属不易。

政府从最初的设想,到拨款落实,给予工艺美术更多与时俱进的发展理由,为处在转折期的工艺美术改革、整合与发展搭建了必要的政策平台。这些,无疑是意义深远的重要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工艺美术品类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增进艺人设计观念的提高,改善创新性的艺术形象。可以说,工艺美术研究所的使命就在于为江苏省工艺美术品类的传承、创新、设计、经济做出积极的贡献,增进区域工艺美术新形象。成立之初,研究所在整合方面做了最大的努力。这场整合过程,无疑是一个鼓舞人心的信号。传统工艺美术需要破茧而出,与时代发展、创新观念、技术革新、市场经济等新时代发展的各项新命题去融合,逐步走向与创新设计的结盟之路。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整合之路,让我们意识到时代的变化、需求的变化,工艺美术要转身应对。它的成立,改变了传统工艺美术领域长期存在的各自为政的分散局面,通过机构的重组与优化,资源的调配,团队合作模式的探索让工艺美术品类之间相互融合、共享,打破人为樊篱,以寻求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新工艺美术发展模式。

这场轰轰烈烈的创立过程,全程都在高举创新的大旗,大规模、整体性的创新路径,是当时行业发展的案例。民众太需要一种改变。在改革开放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众多的合作社、手工工厂组织之中,工艺美术研究所的成立,无疑是最典型、最激进的一个。为了将设计的力量汇聚在一起推导到社会改良、民族发展的层面,国家出台文件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期望通过这样一个组织体现改革的意志与创新的特点与要求,开启工艺美术最激进、最富创造性的一页,也是现代主义设计孕育过程中极具突破性的重要一环。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成立到20世纪末的改弦更张,工艺美术研究所从时间跨度上不算长,还包含特殊年代的停滞期。这场历史性的系统内改革实验伴随着各人员的解散而解体。每个组织,每个个体都抱着美好的希望,崇高的使命,依靠社会的需求摸索前行,不能说它取得了成功。虽然当时国家通过颁布一系列发展工艺美术的文件来鼓励江苏省大力提倡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设立和发展,但是中间受到了一系列不可控因素的干扰,如国际环境和经济结构、消费文化等等,导致研究所的兴盛来得快去得也快,衰败的颓势一显便一发不可收拾。好多困扰着设计发展的种种难题让机构难以为继,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但设计所扮演的角色,承担的任务,其所应该具备的性质都引起了广泛思考。这期间理论研究得到了发展,如《图案基础》的出版,《装饰》杂志的创刊,还有专门学校的设立,如1964年成立的苏州工艺美术学校将工艺美术融入了教育系统,催生了一批小型工艺美术品企业,带动了以市场为主导的设计目的性生产。正是这种痛苦的摸索为后来的设计实践与设计教育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为构架专业设计机构、设计概念、设计组织、社会需求等诸因素兼顾的中国设计发展体系奠定了基础。

因此对研究所兴衰历程的研究对当代工艺美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人们对这场改组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以及该过程最终落幕的经验教训,缺乏充分而深入的研究。“一叶落而知秋”,政府主导设立的工艺美术研究所,可以说是极具理想化与探索性的一场看似客观的实验。该实验的效果最集中、最深刻、最生动地揭示出工艺美术发展的内在矛盾与致命缺陷。这场追梦之旅,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真切体会到历史转折中,工艺美术系统、设计机构所创造的辉煌,所经受的磨练,这是工艺美术研究所留给我们的遗产与礼物。

追溯这段江苏省工艺美术研究所的发展历史,目的不在于还原研究所当时的状况,而在于为更深刻地理解手工艺与工业、设计的发挥、设计的认知等,更好地开展以设计为名的实践,这就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注释:

[1]江苏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轻工业志[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

[2]同[1],211

[3]江苏省手工业管理局.本省工艺美术工作十年史,江苏省档案馆,4091-1-0039.73-74

[4]同[1],207

[5]同[5],212

[6]黄培中.南通彩锦绣发展嬗变综述[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

猜你喜欢

云锦研究所设计
《金陵四景》(之一) 金文云锦作品
睡眠研究所·Arch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睡眠研究所民宿
未来研究所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昆虫也会便便吗?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