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发挥微博采访的独特优势

2018-01-24戴俊杰

视听界 2018年1期
关键词:采访者消息多元化

戴俊杰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势不可挡。微博既是自媒体舞台的新秀,又以其裂变式的传播特点俘获了众多网民的心,成为人们生活中随时随地发布新鲜事、表达个人观点的必备工具。有了微博等自媒体的传播平台,微博效应为传统的采访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区别于传统采访的微博采访应运而生。

一、微博采访的兴起

新华社去年调集文字、摄影、电视记者并邀请一些微博达人组成名为“你好, 中国”的多媒体采访团,对十年来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地点与人物进行回访。作为一种全新的采访形式,微博采访形式的出现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崭新的。

微博采访现存两种形式:第一种是名人微访谈,第二种是组织“微博采访团” 实地采访。名人微访谈是基于新浪微博平台的特殊采访形式,采访主体是所有参与提问的网友,被采访者是当期参加微访谈活动的名人,这种采访方式能够实现嘉宾与网友的零距离交流。而由媒介组织招募微博达人采访团自主或针对某项主题活动进行实地采访的微博采访方式,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主要探讨第二种。

随着新闻来源的渠道逐渐向微博靠拢,微博新闻消息的阅读量日益提高,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微博采访的出现,通过自主报名、媒介组织选择的方式,能充分调动微博达人参与微博采访的积极性,增加新闻消息面的宽度和新鲜度。每次采访活动都由相应的媒介组织机构负责协调,使微博采访活动更加有序。

微博采访的兴起是自媒体舞台催生的结果,也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媒介机构打破传统采访模式规则、锐意创新、寻求进步的结果。

二、微博采访的特点分析

与传统的采访模式相比,微博采访具有多元化、互动性、速度化、平民化、 媒介融合化等独特优势。其中多元化包括采访主体的多元化和被采访者的多元化,微博采访的主体不再单单由传统采访方式中的专业记者组成,而是针对对媒体组织的相关采访活动感兴趣的、并通过报名以后获得媒介组织认可的各行各业、各个年龄层的微博达人们,采访主体的多元化决定了被采访者的多元化;微博作为发布平台使受众对于采访内容的反馈更加速度,每个人都能自主“发声”,充分表达意见,媒介组织通过网民对新闻消息的及时反馈更能便捷地倾听民生、了解民意,使微博采访具有很强的互动性;速度化指新闻消息的发布速度以及受众的知情速度,这是自媒体传播平台所具备的,区别传统媒体的明显优势,充分印证新闻价值具有的时效性;平民化是指人人都能成为记者,行使采访权利。媒介组织对报名的微博达人的选择要公平、公正、公开。采访不再只是职业记者拥有的特权,采访主体的平民化能集思广益获得更新鲜更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另外发布平台具有媒介融合化的特点,发布方式除了传统媒体所具备的文字、图片,还可以是视频、音乐或异介质的相互融合、转化,全方位、多样化地把新闻消息呈现在公众面前。

微博采访作为新型采访方式的出现具有探索性。此次新华社采访的目的有营销成分,在使用微博采访获得有价值新闻的基础上,更多地对组织单位和新兴微博载体具有宣传和营销意义,议程设置的色彩也非常明显,使微博达人在采访过程中对采访对象和事件的选择受到议程设置的潜在约束,不能充分发挥微博达人发现新鲜消息的能力,减弱采访事件的去中心化,采访内容及中心难免单一;除职业记者外,微博达人采访团的业务经验也有所欠缺,对于采访权、采访方法及基本的媒介知识了解不够,缺乏捕捉新闻消息的敏感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但是,如果在采访过程中由专业记者一路“干涉”,因其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媒介管理技能,必然会充当意见领袖角色,剥夺了微博达人的话语权,微博采访便形同虚设。与传统采访方式相比,微博采访目前缺少一个成熟的流程体系,如何有效选择采访主体,迅速提高微博达人采访技能,对异常事件能否有效化解,还缺乏快速培训机制,针对突发问题和新闻真实性而确立的对应的责任制度也明显滞后。

对于微博采访模式,我们不仅要用包容的心态耐心培养其逐步成长, 更要正视其作为新兴方法的不足,逐步完善,使之更加广泛地被媒介机构所用。

三、如何发挥微博采访的独特优势

(一)建立高效的记者培训机制

微博采访的主体并不都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以及基本的采访经验和技能,对于自主报名的采访者,有必要对其进行短期培训。媒介组织应建立一套高效快速的记者培训机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对应聘者提供相应的采访教程和考试选拔项目,可以依托媒介组织的官方网站,建立微博采访的相关子栏目,让微博达人申请账号登录自主学习微博采访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并在一定的学习时间通过后参加虚拟的网络考试。为此,既提高了参与者的媒介素养,又供媒介组织对微博达人采访团的应聘者进行选择。

网络媒体单位通过虚拟的网络考试对微博达人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考核,达到一定分数标准则通过初试,再做面试。

(二)因地制宜选择微博采访者

在第二轮面试中,除了客观了解并检验微博达人的综合技能,对于微博采访者的再选择和分配应因地制宜,即地域接近、方言拉近、平民靠近。

地域接近是指微博达人最好与采访对象所在的地理位置接近,这样能更加了解当地文化习俗及生活环境,地域的价值观相近,以期能更有效地达到采访目的;采访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用当地方言与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生活语言更加接近,语境的熟悉感更加强烈,对受众而言,有自然而然的亲近感,即所谓的方言拉近;以平民靠近的身份与采访对象平等对话,不仅能够顺利进行采访,还能深度了解采访对象情况,挖掘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消息。

(三)减少管理者介入,把话语权交给微博达人

采访过程中应减少管理者的介入,明确相应的责任,逐步建立合理的采访流程体系,规范采访行为,让微博达人在遵循相应制度条例和采访流程基础上充分行使采访权利,把话语权交给微博达人以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采访信息。

为确保采访顺利进行,媒体单位应成立解决纠纷及突发问题的专业智囊团,幕后护航。专业智囊团可以由经验丰富的记者担当,保持其与前往实地采访的微博达人的联系畅通,对于采访过程中产生的难以独立处理的突发纠纷或棘手问题提供实时专业帮助,确保采访顺利进行。

(四)行使好“把关人”角色

对采访内容的发布要充分行使好“把关人”角色,行使的主体包括采访者、媒体、受众,三重把关。

第一层“把关人”要从采访者做起,采访者应恪守新闻职业道德,严格遵守责任制度条例和规范的采访流程。忠于真相、忠于公共利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增加保护消息源的力度,对自己发布的新闻消息负责。

第二层“把关人”由媒体的责任编辑组成,对微博达人采访到的新闻消息持怀疑态度, 对采访者的内容严格把关。编辑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如果察觉新闻消息有问题,要及时与微博达人沟通了解情况,有权利知道其采访内容的真实情况。对违反公众利益、破坏公共道德的新闻消息要严格审查,禁止发布。

第三层“把关人”交给广大受众,得益于微博自媒体平台的高效互动性, 通过网友的关注和共同监督,如发现信息虚假及时向媒体反馈,媒体及时删除并追究前两层“把关人”的责任,杜绝虚假消息再次发生。

(五)以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微博达人参与

媒介组织除了靠其权威影响力吸引微博达人,更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微博达人参与,如对参加微博采访的微博达人设置特殊的微博虚拟“勋章”;对优秀的采访者进行年度表彰活动,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荣誉奖励;建立参加过微博采访活动的优秀达人网络历史档案,提供再次采访机会等。

猜你喜欢

采访者消息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研究
一张图看5G消息
《茁壮生长》:阿里安娜·赫芬顿的成功人生学
情感引导在人物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作用探析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消息
消息
消息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