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智慧交通在构建智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
2018-01-24夏宗春
夏宗春
XIA Zong-chun
(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Tongfang Co., Ltd.)
智慧交通是构建与ITS(智能交通)体系之上的新型交通运营模式,结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卫星传感技术、通讯传输定位技术等多重要素,从而形成体系化、规模化的城市交通运输体系,通过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管理能效。智慧交通是构建智慧城市的关键节点,是保证公众顺利出行、提高交通安全系数、节约交通能源的重要途径。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有高效畅通的交通环境为载体,由此可见,智慧交通是建设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 智慧交通的体系结合与特点分析
1.1 体系结构
智慧交通简称为ITS,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卫星传感技术、网络技术能共同构成立体式集成交通管理体系,能够在大范围内发挥智能化交通管理作用,具有及时、精准、高效的综合化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呈现出技术与方法、思维与理念、实践与反馈等多个分支体系相融合的运行特点,其结构更加复杂,运行效率更突出。
1.2 智慧交通的主要特点
智慧交通最为突出的特点体现在系统性、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等方面。智慧交通与传统的交通管理体系截然不同,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智慧交通主要负责解决以下问题:缓解道路交通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公共交通的保障作用、实现低碳节能交通运行模式。
2 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交通的核心内容
2.1 智慧道路综合服务中心
该中心以数字公路为基础,通过智能检测和可视化控制,对所辖区域的高速公路、各省干道的收费站、立交桥、治超站等枢纽站点实施24h监控。对辖区内道路施工情况、车辆拥堵、车流量、车型及超重情况、气象变化、倒库安全等信息进行实施监控,并以电子情报方式传达到电台、手机客户端和相关网站中,发布道理维修、管制、道理封闭、恶劣气候影响等信息,以提醒出行人员注意,通过实时交通信息播报疏导道理拥堵,实现车流、人流的合理配置。
2.2 智慧运输综合服务中心
该中心主要以公共交通管理为重点,通过GPS、VPN、网络信息的应用,对客运枢纽的售票厅、候车室、区域通道等实施监控。对长途车、旅游大巴、公交以及出租车、易燃易爆运输车辆、运政执法车辆等做出明确定位。对行车方向、运行轨迹、驾驶情况以及车速实施动态监控。系统通过网络、客户端、电子警示牌等为乘客提供各类交通出行信息,提供出租车、自行车服务信息,同时为乘客提供网络订票服务,体现智能交通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务特点。
2.3 智慧城市交通指挥中心
该中心通过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制定科学有效的交通管理方案,并与执行层密切联系,形成三效合一的高集成管理体系,交通管理部门能够更快更有效的处理各类交通事故和道路拥堵,提高交通指挥成效,规范交通违法处置,及时予以道路救援等,同时还能为广大民众提供即时交通引导信息。
2.4 智慧港航综合服务中心
以数字航道GPS系统为核心,建立起跨区域智能化港航实时监控系统,从而保障水路交通的畅通安全,提高船舶运输的安全系数。重点针对“四客一危”进行跟踪监测,一旦发现风险因素及时做出预警,保障船舶行使安全。对通航环境做实时动态监测,对重点区域如高危航段、警戒航段、船舶流量繁忙航段、水文气象复杂航段、港口、渡口等航段的船舶动态进行即时监控,从而提高航道的畅通性和安全性,提高安全航运能力。对航道水位变化、航线变化、水体变化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对重点港口、码头以及货场进行重点监督管理,对其安全状况进行监督预警。对港口运行以及重要物资运输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密切协助相助部门做好上级部门紧急物资的调运工作。
3 智慧交通对于构建智能城市的影响
智慧交通建设有利于优化当前城市交通环境,提高交通运输管理效率,能够为出行者提供更具智慧特色的交通服务,进而打造绿色安全的畅通交通环境,提高公众的交通满意度。智慧交通建设对于城市远期发展的影响尤其深远,从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律来看,交通运输始终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生产、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
4 智慧城市建设中加快发展智慧交通的可行建议
4.1 加强智慧交通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源于系统工程学的一个概念,具体指设计理念与具体实施间的执行蓝本,设计方向明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从工程学层面而言,则是工程设计具体实施的指导理念。现阶段,国内智慧交通建设发展速度有所加快,不少省市已经制定出智慧交通建设的整体方案,城市交通正在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从建设实践来看,国内智慧交通建设中普遍出现重复建设问题,进而造成信息孤岛的出现。城市之间难以实现交通数据共享,信息集成性差,信息协调效应和融合效应不足。从智慧交通运行模式来看,横向管理缺乏协同性,不少技术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但是在体制方面却难以真正落实。我国智慧交通建设仍处于探索期,没有完善的经验可以借鉴,这就更需要国家重视智慧交通建设中的顶级设计,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成立专门部门负责指挥交通建设,建立起行业统一执行标准,减少信息孤岛的不利影响,避免重复建设形成的资源浪费,提高智慧资源的共享价值。在国家建设部门的统一领导下,牵头成立省区智慧交通监督管理部门,实现统一管理,实现顶层设计的协调管理机制,建立起智慧交通建设同步信息管理模式,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均可实现信息共享,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重复建设问题。
4.2 加快智慧交通相关的行业标准制定
标准化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升产业集中度,促进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在智慧交通建设中,一般有三类基础标准类型,也就是强制性、事实性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由政府权威部门制定,通过行政管理、法律条例等作为业界必须执行的硬性标准,从而保障社会安全和大众福利。事实性标准则是以市场选择为基础,主要企业与相关部门针对智慧交通建设所制定的执行规范,这样的行业标准具有合理性,因此被公众普遍认可接受,并以此作为行业标准。推荐性标准则是相关利益群体结合市场需求所制定的统一标准,有利于实现多方利益群体的协调统一。
当前,国家智慧交通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但是与之相适应的行业标准体系还未完善。因此,造成不同区域项目建设标准缺乏统一性。针对这一问题,国家需要结合行业发展实际加快政策制定步伐,促进合理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尽快出台,以保证智慧交通建设稳步推进。制定完善的智慧交通建设方案,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标准,保证建设质量的同时有效控制建设成本,突出其智慧性、创新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真正使智慧交通建设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强心剂。
5 结语
智慧城市、交通先行。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智慧交通是其核心构建元素,整合大数据、职能信息网络的智慧交通建设,犹如智慧城市中一条条血管,只有血管清洁畅通,才能使智慧城市充满活力。智慧交通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实现交通资源的和谐高效配置。由此可见,智慧交通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一脉相承,良好的交通环境是促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强大推动力。
[1]茹艳,樊阿娇,潘俊方,李永祥,黄超.智慧交通在构建智慧城市中的重要作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20):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