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关键构件研究
2018-01-24卢林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卢林涛/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传统村落是农耕文明最大的活态遗存,对建构乡村记忆、营造乡土社群具有重要意义。建设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基于数字档案资源,以数字化手段整合、共享和利用档案资源,真实记录传统村落历史演进和发展脉络,本真还原乡土中国记忆图景,将是当前传统村落抢救式保护的重要途径。当前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相关研究一部分侧重“中国记忆”数字资源库的原则理念和基本框架等内容的宏观建构[1],另一部分则关注传统村落背景下非遗、古建筑等涉及建设主体、保护利用体系、信息资源组织、检索和长期保存等内容的数字资源库建设[2],尚缺乏串联两方面内容的学术研究——宏观建构确定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框架,微观聚焦落实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具体环节。
本文将梳理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这一系统实践涉及的指导性、策略性、平台性和业务类四类关键构件,既关注建构原则、规划布局、维护管理等框架性内容,更审视技术架构、标准规范等具体内容,系统分析、统筹归纳、组配构件,厘清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路径机理,搭建数字时代传统村落档案保护和管理实践新框架。
1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关键构件的设计要求与推进模型
1.1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关键构件的设计要求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的复杂性既体现为对象的复杂,更体现为平台的复杂。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数量众多、类型丰富、结构多样、分布零散,这样的现状对数字资源库建设前期部署规划和后期运维管理提出了极高要求。数字资源库以数据库为核心架构,融合PC网页、HTML5页面,设置API接口等端口,应用关联聚合、移动互联、3D建模等相关技术。大量、深度地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客观上使得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的建设较之于传统档案管理更关注平台的资源组织、技术架构和建后管理的平台性、业务类构件内容。
1.2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关键构件的推进模型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关键构件推进模型的基本要素即指导性、策略性、平台性和业务类四类单元构件。指导性构件、策略性构件侧重宏观建构、设定发展方向、规范建设框架,是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推力”构件组;平台性构件、业务类构件进一步细化明确数字档案资源和技术平台架构的标准规范、维护和利用管理等具体运行要素,整合支撑为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承受力”构件组。
2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指导性构件
2.1 建设目标。一是依托更为安全的数字资源实现传统村落档案长期保存,持久留存乡土中国记忆。二是实现大众化的数字档案共建共享,达成传统村落档案的有效利用,活态传承乡土中国文明[3]。
2.2 建设原则。原则是实现目标的根本理念遵循。一是多元建构原则。其基础是既聚焦非物质文化档案的传统价值、审美意蕴,又关注碑刻、民居等物质文化所体现的出的丰富信息。其实现有赖于主体多元,数字资源库建构不应再忽视村民的主体书写,应回到村落发展的脉络中去,挖掘更为广泛的档案生成。二是全面整合原则。依托整合,多元才能实现融会贯通之效。在数字资源库建构实践中,借鉴客体全宗概念,围绕特定客体,突破形成者、保管场所、类型等要素的限制,全面汇集该客体下的文档、图像等是为整合内容生成和表达;基于数据库、网页技术,依据元数据和对象信息著录标准和资源库格式要求,搭建全面、规范的数字档案资源体系则是整合应用技术。三是开放应用原则。具体可理解为从多渠道跨主体的资源收集到开放获取再到数字资源的全面开放利用。
3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策略性构件
3.1 可行性论证。可行性论证是回答能否建成数字资源库、建成并运行后能否达到预期成效等问题的关键。要推进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必须考虑政策环境基础、档案资源存量、建设模式和网络信息技术能力四方面的充分程度。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农村地区精神文明建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中将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摆在了突出位置。传统村落档案凝结农耕文化精髓,能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村落历史悠久,在发展中会形成关于其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档案,存量差异因档案管理基础和现实情况不同而客观存在。论证的关键首先应明确传统村落档案存量是否达到一定量级而需建设数字资源库加以管理;其次进一步梳理现有存量中满足数字化加工要求的档案;再次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开放实践,各主体在建设之初应明确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模式,可采用自建模式或外包模式,也可自建与外包模式相结合;最后数字资源库建设主体应当审慎评估数字资源库所需的网络信息技术与自身所具备的技术能力是否匹配。
3.2 推进布局。推进布局是对数字资源库建设规划的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数字资源库应当大致按照国家行政区划层级,设置国家级、省级、县(市)级三级体系。
3.3 组织体制。可由各地政府以联席会议模式统筹档案、文化等行政部门,并邀请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机构和企业、民间团体、大学等各类组织机构以及传统村落民众协同参与。其中村落民众扮演资源创造者和传承者的角色,档案部门负责总体架构设计和全流程业务指导,文化部门和其他组织机构协助提供档案资源,或负责提供技术、资金、人力等支持;同时档案部门设置联席会议秘书处,负责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日常管理。
3.4 支撑保障。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的支撑保障主要涉及人员、技术和资金三方面。一是人员保障,组建由既了解传统村落文化、传统村落档案保护与管理的特殊需求,又掌握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组成的管理队伍。二是技术保障,通过专题技能培训、项目外包等方式构建数字资源库建设的技术基础。三是资金保障,依托中央和地方财政并借助社会力量,多方筹措经费。
4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平台性构件
4.1 内容组织。内容组织是数字资源库平台性构件的资源基础,包括内容来源、内容生成等具体要素。一是内容来源。库内数字档案资源既有传统来源,又有新来源。传统来源指在住建、文化等政府部门推动下收集整理的相关档案资源,如在“传统村落名录”工程中收集的传统村落档案,从中挖掘村落档案信息并加以规范。新来源指行政体系外的社会力量保存的相关档案资源,如村落方志、家谱宗牒等传统村落档案或泛档案资料。特别地,在社会力量中民间组织、文化团体、新闻媒体乃至普通大众会收藏特性更为鲜明的村落文献资料,可选择性地加以数字化成为规范的数字档案资源。
二是内容生成。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内容极其丰富,可大致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类。物质文化数字档案资源指通过电子图像、3D建模等数字化手段形成的反映村落传统民居、宗祠公庙等实体文化特征的数字档案。非物质文化所承载信息具有非实体表达的特征,不能直接转化为可视信息,只能通过其他媒介将非遗文化中的信息外化,如村落传统祭祀仪式通过现场拍摄视频、动画还原等方式在数字资源库中呈现。
4.2 技术架构。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主要由后端的数据库和前端的用户界面组成。数据库承载原始数字档案资源的清洗加工、分类标引等整理工作,并具有规范化数字资源的存储功能。前端网页则能实现信息检索、资源输出等用户服务功能。
一是后端数据库。数字资源库的基础是后端数据库,由存储数字档案内容信息的资源存储数据库、存储数字档案元数据信息的元数据数据库、存储索引信息的索引数据库和存储检索信息的检索数据库四个子库构成,结合计算机应用实现著录、管理、应用等功能。资源存储数据库的结构可考虑分为三级:物质文化档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和特色专题档案作为一级目录;物质文化档案下分村落自然环境、传统民居、公共空间等二级目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下参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设置口头传统和表达、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二级目录[4],特色专题档案可根据节点和主题需要灵活组配;二级目录下为呈现具体信息内容的三级目录,通过关联聚合集中关于某一特定内容的文本档案、图片档案、音视频档案等,实现全效信息聚合。检索数据库和索引数据库结构相对简单,均由文本信息和语义信息构成;元数据库则包含文档元数据、图片元数据、音视频元数据等对象内容。
二是前端界面。前端界面是面向大众的资源出口,是数据库实现检索服务的接入页面。根据数字资源库的结构设计,在用户页面会同步设置一级目录和相应的二、三级目录以及检索入口,通过分类检索、全文检索等实现栏目内、跨栏目通检等检索功能。此外,通过基于标签、关键词等的关联聚合,借助tableau等专业软件实现用户界面上深度聚合的可视化信息呈现。
5 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建设的业务类构件
5.1 标准规范。一是数据质量的标准规范。数据质量高低是数字资源库建设水平的直观表现,提升数据质量的关键是在其建设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传统村落数字文本、音视频和图像档案的元数据规范与著录规则[5]。通过标准规范引导数据加工、数据标引等关键环节,规范数字档案资源。
二是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的标准规范。数字档案资源的长期保存是发挥数字资源库效用的基础,要制定、落实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元数据、长期保存信息包封装标准规范与应用指南为核心的长期保存标准规范体系,在规范文本之上基于OAIS模型搭建由摄取、长期存储、数据管理、获取和管理等模块构成的数字档案资源长期保存体系[6]。
三是数字档案资源及数字资源库知识产权标准规范。一是数字档案资源知识产权问题,数字资源库所存储的数字档案资源在复制基础上更多体现了信息资源的网络传播,涉及如何确保著作权人著作权权益的问题,数字资源库建设主体可探索采用“法定许可”模式,即允许使用者不经版权人的许可先行使用,双方只需事后就版权价格进行谈判并支付相关费用,同时在数字档案显著位置标明档案来源、形成者等版权信息[7]。二是数字资源库的知识产权问题。数字资源库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体现了较强的原创性和独特性,符合世界主流标准《欧盟数据库指令》和我国著作权法的相关界定,应享有著作权。
5.2 维护管理。维护管理是数字资源库业务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资源库日常运行的必要组件。维护管理组件的核心是由硬件(如服务器)、网络、数据库(如用户信息数据库)、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组成的内嵌于数字资源库的用户管理系统[8],其在前端用户界面也设置相应接口,实现用户信息的录入,同时将获取的信息与后端管理系统数据库内信息进行匹对,完成识别与认证、权限管控等功能。用户管理规则即是数字资源库用户服务协议条款。传统村落档案数字资源库是数据之上档案层面的专题数字资源平台,故其服务协议条款亦可借鉴相对成熟的各类开放政府数据平台,设置数字资源库服务内容、授权声明、接受条款、用户义务和权利、收费政策、隐私保护等条目[9]。数字资源库在日常维护中需通过完善的服务反馈机制突出其服务功能,搭建服务反馈机制的关键即是有效响应用户需求。一方面,通过在线咨询、留言回复等方式收集用户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回复;另一方面,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捕捉用户行为数据、描绘用户画像,并结合推荐算法、根据用户需求现状和趋向及时、合理调整数字资源库内容组织,在技术允许情况下还可通过个性化数字档案资讯推送以精准服务用户。
5.3 利用途径。用途径可分为基础利用和拓展利用。
利用类型、主题等检索工具进行的档案信息检索即是基础利用的典型代表。特别地,基于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辅之以文本挖掘、语义分析等数字人文技术工具,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乡土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可借助数字资源库实现更多的基础文献素材积累。
第一,在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共建共享理念下,在前端设置开发性应用端口。专业开发者可通过API接口获取数据库原始档案资源加以利用,普通大众亦可通过端口上传个人“乡土记忆”经过预处理后汇入后端数据库。“一出一进”形成良好的传统村落数字档案资源利用生态。第二,鼓励使用者基于平台进行深度利用,如大众可借助wiki、historypin等对库内数字档案资源进行个性化评论、著录等[10]。第三,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传统村落档案资讯,改变当前传统村落档案“传而不播”的现状,拓宽信息传播面、提升传统村落影响力,活态传承乡土文明。第四,积极开展公众活动和社会合作。在数字时代,档案机构应联合村民、民间组织、文化精英等开展互动网络展览、宣传教育、社会征集等多类型的公众活动和基于数字档案资源开发的社会合作,扩大传统村落档案影响受众并提高影响水平,为数字资源库运作营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