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动漫《火影忍者》百度贴吧“迷”的研究
2018-01-24吴雨婷
张 玉,吴雨婷
对日本动漫《火影忍者》百度贴吧“迷”的研究
张 玉,吴雨婷
(同济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上海 201804)
中国的动漫迷群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比较漫长的,21世纪初中国动漫迷依托在网络平台不断壮大,并向网络贴吧聚集形成迷群社区。作为典型的媒介迷群之一,聚集在《火影忍者》百度贴吧的火影忍者迷们在寻求身份认同之时却遇到障碍,甚至造成情感上难以获得共鸣,而这种现象的产生本质源自不同,“自我意象”与“镜中之我”的矛盾、文化的区隔亦或是权力的分化等原因都会造成“迷”的自我认同构建障碍。
“迷”;身份认同;构建障碍;自我表达
伴随着大众文化的发展,迷文化悄然在中国出现并不断发展繁荣。而近几年里,伴随着社交媒体、网络的发展,一些新的社会议题随之而来,其中网络社群力量的集结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不论是“星迷”“剧迷”,亦或是“漫迷”,以网络为依托,成为了一种新的媒介群体——网络迷群,网络成为了迷们进行迷活动的快捷、有力的工具,为迷群提供了畅通无阻的信息交流与文化互动,创建出一个以共同趣缘和价值理念为核心的关系网络。
一、作为“迷”的聚集地的《火影忍者》百度贴吧
把“火影忍者迷”定位为一个较为典型的媒介迷群是合理的。火影连载至今,正好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互联网的兴起、资源分享网络开始流行、视频网站的发展等,对其传播做出突出贡献。2011年11月,火影在获得动画正版版权后,每集的播放数从100万以内陡增到2000万。在火爆的传播背后,“火影迷”拥有着自己的王国——《火影忍者》贴吧。《火影忍者》贴吧的关注数达到500余万人,发帖数达2亿余条。笔者选择《火影忍者》贴吧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首先,火影连载以来,追番人数多,影响力巨大,在各大视频网站动漫栏目中从热度与播放量来看居于前列;其次,火影动漫更新持续时间长,影响力持久,可供研究的文本内容丰富;最后,近期正值动画完结,迷群各类型活动丰富积极。本文将主要使用虚拟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聚集于《火影忍者》贴吧的迷群进行观察研究。笔者在确定选题后在2017年4月至2017年8月之间对《火影忍者》贴吧进行了为期五个月左右的在线观察,并尝试通过线上贴吧内私信及线下沟通的方法,对《火影忍者》贴吧用户进行个案式的深度访谈,作为网络民族志研究方法的补充。
二、“迷”的自我认同的本质
对于“迷”概念的界定,西方学界曾经历了一个颇为复杂的演变过程。从起初“病态的迷狂者”到随后“过度使用媒介的受众”“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再到如今颇为盛行的“能动的参与者”[1],探讨至今,虽未能形成统一的概念,但是迷存在的合理性和以能动性为核心的主体性却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因为“迷”通常是以“迷群”的形式出现,所以国内外对于“迷”的研究也多集中在对于“迷群”的研究。身份认同(identity)更是一个众多学科都涉及的概念,一般来说它包含“同一性”与“个性”两个方面:同一性,即“自我归类”(self-categorization),与他者共有的素质或者状况;个性,即作为一个长期存在的实体的个人所具有的不同于他人的鲜明的个体[2]。
迷的行为事实上是一种文化消费的行为。所以本质上来说,迷的自我认同的本质实则是迷通过文化消费行为以及对文本生产的参与行为以达到自我认同的目的。在后现代社会,消费不再是一种工具性活动,而是一种“符号性”的活动。迷群的文化经济是由迷控制的。迷积极地参与文本生产,不仅创造出新的文本,也对原始文本进行重构。汪舒认为,在“情感一认同”的动机下,粉丝行动者是将情感体验作为消费行为的主要目的,并且这一情感过程主要发生在其消费粉丝客体、参与粉丝社群的实践过程中[3]。整体上来看,《火影忍者》贴吧中的迷的各类行为,事实上都可以看作是以一种文化消费行为,“火影忍者迷”通过在贴吧中的各种发帖、回帖、分享等各类实践活动,是以获得情感体验为目的,希望获得的是情感上的认同感。因此,把迷文化作为一种文化消费行为是具有合理依据的。
自我认同的过程是一个追寻“我是谁”的过程,是个人关于身份感和主体感的建构,实质上这个概念讨论的是人的主体性问题。自我的认同构建不仅仅包括对自我的反思与理解,也同样包括了对他人的参照,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形成参考与比较。这种自我反思与自我理解所构成的是一种“自我意象”,这种“自我意象”一方面包括了对自我身份的定位——“我是谁”,也包括了自我期待,成为“理想的自我”,这是自我认同中的核心部分。自我认同的建构除了依赖于自我的异化和迷恋外,还需要通过他者的评价,在相互印证和统一中完成主体感的认知[4]。邓惟佳在《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中最终将“自我认同”定义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个体通过自我反思以及与他人的互动,逐渐形成对主体自身的身份感、确认感和认同感”[5]。本文中笔者认同并采用了此定义。
综上,“迷”的自我认同的本质是“迷”通过文化消费行为以及对文本生产的参与行为以达到,通过自我反思以及与“迷群”中其他个体的互动,形成对自我的身份感、确认感和认同感。
三、障碍的来源
个体的“迷”之所以在身份认同之时遇到障碍,既有可能是“迷”的主体性问题,也有可能是其他外部条件造成的。个体的“迷”未能够成功地在群体中获得自我认同,从而产生了心理上难获共鸣的情况。笔者在研究中着重观察的是两类可能会让个体的“迷”在寻求身份认同时遇到障碍的情况:第一种是个体的“迷”在进行自我表达或者说在群体中进行“自我意象”呈现为了获得其他“迷”的互动与认同之时,收获到的是其他“迷”的不认同与异议;第二种是个体的“迷”在进行自我表达或者说在群体中进行“自我意象”呈现为了获得其他“迷”的互动与认同之时,观点与表达被忽视。
1.“自我意象”与“镜中之我”的矛盾
作为一个“人”,“火影迷”同样拥有对于自我认同的期望,他们会在精神世界里塑造一个“理想的自我”,并渴望在群体中进行自我展示的时候收到外界的认同的反馈。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其1902年出版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中曾经提出“镜中我”[6]的概念,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关于自己看法的反映。这也正是笔者在前文中论述的内容,个体迷通过不仅仅是自我反思也包括与他人的互动,逐渐形成对主体自身的身份感、确认感和认同感。对于迷来说,其他的迷的态度则为“镜中我”,当这个“镜中之我”与个体迷的“自我意象”统一时,个体迷更容易获得认同感,当“自我意象”与他者的评价不统一时,个体的我的认同构建遭受挫折,情感上难寻共鸣。如火影迷“Smile柯哀4869”所创建的一条关于自己的cos宇智波鼬的作品的帖子,其在帖子中首先贴出宇智波鼬的一张海报照,随后放上了18张自己的cos作品。事实上,楼主在这组cos中是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的,不仅有专门的摄影、化妆与后期,在服装道具上也是下了极大的功夫。然而此帖子后的跟帖确是寥寥的,与楼主兴奋的言辞形成对比的是跟帖中其他火影迷的平淡回复,如“挺好看的加油”,“加油”,甚至还有跟帖对楼主的cos作品表示质疑或否定。此帖再无下文,楼主也没有继续与网友进行互动。在这则帖子中,楼主投入大量精力进行迷文本创作并发布在论坛上,付出了时间、精力和财力,希望自己的个人文化劳动产品能够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拥护。楼主显然没有能够获得这种认可,这也是造成了其前后态度巨大差距的原因。在寻求他人的评价与认可中遇挫,使得部分贴吧用户难以获得自我认同感。
2.文化区隔造成的认同障碍
《火影忍者》贴吧相较于大多数贴吧来说,人员构成可谓复杂。不同于英美剧迷群的整体精英化特征,聚集于贴吧的火影迷们来自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社会背景与社会阶层,接受着不同水平的教育,在文化背景层面实则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笔者的访谈情况来看,被访者既有普通本科毕业学生,也有高校在读硕士、已经工作的技术工作人员及专科毕业的待就业者。看似在贴吧这一虚拟社区中,贴吧成员由四处奔赴而来集结在这一社区中,彼此分享信息、讨论疑惑或者是进行新的迷文本的生产。贴吧的隐匿性使得用户在贴吧中的现实身份得到了保密,在没有现实条框束缚的状态下,行为也得到了释放,大家倚赖社区内的规则制度与职位体系,实现交流互动,并通过吧里其他成员的认可实现“升职”与权力的赋予。
但是,事实上人永远无法摆脱阶级与文化背景带来的桎梏,这种文化上的区隔是浸润在一言一行之中的。“区隔”意指区别、差别,译自英文distinction。如布迪厄所言,“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追求、评判标准,使其对美学的判断分化成了对立的方面,最终形成了社会意义上的区隔”[7]。这种文化区隔使得在虚拟贴吧中形成了除了贴吧管理者制定的会员级别头衔以外的另一种无形的群体划分方式,不同的文化区隔群体在关于某一个事物或人物,如火影忍者动漫中的某一角色,都会有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以至于爆发冲突。尤其对于相对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普通文化阶层来说,在进行自我表达之时,可能会出现表达不清晰、价值观错误、认识狭隘等难以避免的问题,文化精英阶层的观念可能会让其产生情感上的挫败感,并且文化精英群体的“抱团”也会使得普通文化阶层在进行身份认同时遇到障碍。有趣的是,笔者在进行贴吧内的实际观察时,却在《火隐忍者》贴吧中发现了另外一种现象,一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迷,这里笔者把他们界定为文化精英,他们一旦跳出剧情讨论,在火影动漫作品的基础上稍作发散与提升,往往不能够获得积极的回应。如“非洲程序猿”分享的一篇关于“忍术原声音频精选+提取方法”的技术帖,在帖中详细专业地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具体操作,并对技术原理进行了全面的解说,然而并未有跟帖与楼主进行讨论,不久楼主自己草草结帖,此后再无其它。如此,这种自我认同寻求遇到障碍的情况不仅仅出现在普通文化阶层,同样也会出现在偏向精英的文化阶层,这可能是由于《火影忍者》贴吧整体的用户文化层次决定的。
3.权利的分化——“意见领袖”弱化了权利底层的表达
赵琦在《抵抗或认同:网络美剧“迷群”的身份焦虑与表达困境》中将意见领袖与贴吧管理者、贴吧高等级用户的概念重合进行研究,认为意见领袖是按照文化权利进行分层,对贴吧执行管理职能的少部分精英人群[8]。在《火影忍者》贴吧中,作为意见领袖的火影忍者贴吧管理层及高头衔等级的少数人承担起贴吧管理、吧规制定、删帖加精、举办吧内活动等职责。网络虚拟社区中的意见领袖相较于传统媒体、微博等来说,具有自身特点。在网络社区中,人们通常通过用户发布信息的数量来认定意见领袖(Yoo & Alavi,2004)。意见领袖在网络社区的活跃度是其影响力的重要表现,成功的意见领袖不仅积极参与网络社区讨论,也会动员其他成员参与讨论,建立社区认同感(Koh,Kim,Butler,&Bock,2007)。这也能够解释了赵琦在美剧研究中将意见领袖与贴吧管理者、贴吧高等级用户的概念等同化的原因。在《火影忍者》贴吧中,“升级”是以经验值为基础,而经验值则是依靠发帖数及评论数来积累。对于《火隐忍者》贴吧来说,意见领袖通常是指较早加入贴吧,对贴吧具有较大贡献,在火影忍者迷中具有一定声望的人。根据笔者的访谈来看,确实贴吧用户对意见领袖的信任度更高,被访谈者更偏向于参考一些资历较深并且具有见解的帖主发的帖子,这有助于帮助他们过滤掉很多“水帖”,以更快、更好地获得其所需要的信息。
这种权利分化带来的结果是话语权分布不均,意见领袖一呼百应,而处于贴吧权利底层的人员的自我表达便很容易被忽视。笔者在对《火影忍者》贴吧的线上观察中发现,原创动漫手绘类帖子在贴吧中是较具有特色且数量较多的一类帖子,迷友们将自己与火影有关的手绘作品挂在贴吧上,供大家欣赏讨论。实际上,这也是一种个体迷的自我表达,期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获得其他迷的认可。但是不同的用户的自我表达在获得的认可程度上多有不同。吧内的高等级用户——发帖量多,驻吧时间长,在吧内与其他迷拥有较为广泛的社交的少数人——他们发布的手绘帖更容易获得其他迷的认同与支持,甚至这些帖子最终在贴吧内成功获得了“加精”的这一特殊形式的认可。相比较而言,那些发帖量少,驻吧时间较短的用户,他们的发帖则更容易被忽视,甚至最终“沉帖”,再也无人问津。
四、结语
迷群的身份认同是多元化的,网络动漫迷群的身份认同构建又是复杂的,这种复杂不仅体现在不同群体的迷中,也体现在同一群体中的不同迷中。本质上来说,这种不同与迷群的人群构成、所迷之物之人的特征、迷群组织的等级结构等因素是息息相关的,认同障碍本质上源于“不同”。柳珊在《媒介迷群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对“越狱迷”的研究中得出结论[9],多处于中国中产阶层的“越狱迷”通过获得商品的文化符号内涵获得自我认同,他们通常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与消费水平,有着更为相近的文化与“智力”背景。这种情况下,由文化区隔所造成的迷群内部的认同构建障碍即被淡化。但是对于《火影忍者》来说,其迷群构成是极其复杂的,整体迷群的受教育水平与所处社会阶层参差不齐,这与《越狱》迷群是具有较大区别的。也正因如此,在《火影忍者》贴吧中,这种由文化区隔而造成个体迷在迷群中自我不能够被认同的情况则更为普遍。而由于“自我意象”与“镜中之我”的矛盾与权利的分化所带来的迷的表达的困难与认同的障碍,在迷群中尤其是聚集于贴吧的迷群中则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两种矛盾在虚拟迷社群中是很难规避的。有无可能通过贴吧组织、结构与制度的变更以最大程度化解这种“迷”的认同构建上的障碍,也是笔者想要继续探究的方向。
[1] 韩天博. 囚于文本的“迷”—WEB2.0时代中国网络军迷研究[D].广西大学,2014:2-4.
[2] 李友梅,肖瑛,黄晓春.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三国为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3.
[3] 汪舒.社群网络与粉丝消费行为[D].复旦大学,2014:10-12.
[4] 谭文若.网络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的建构途径——以“绝望主妇”迷群为例[J].新闻界,2012,(17):39-42.
[5] 邓惟佳. 能动的“迷”:媒介使用中的身份认同建构[D].复旦大学,2009:50-51.
[6]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17-119.
[7] (法)布迪厄,朱国华.纯粹美学的社会条件——《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批判》引言[J].民族艺术,2002(03).
[8] 抵抗或认同:网络美剧“迷群”的身份焦虑与表达困境[J]. 赵琦. 传播与版权. 2016(08).
[9] 柳珊.媒介迷群与中国中产阶层的文化认同——以美国电视剧《越狱》的中国网络社群为个案[A].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 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9:9:272-280.
[责任编辑:艾涓]
2018-01-13
张玉,男,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闻学博士,主要从事国际传播、网络传播等研究;吴雨婷,女,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兴传播与社会研究。
G206
A
1672-8122(2018)02-014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