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昭阳区青花椒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2018-01-24温联明

中国林副特产 2018年2期
关键词:昭阳区花椒发展

温联明

(昭阳区林业局,云南 昭通 657000)

花椒(Zanthoxylumspp.)为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L.)灌木或小乔木,最早产于中国。昭阳区是云南省种植花椒历史悠久的地区之一,全区人工栽培的品种果实成熟后有青绿色和红色2种,因而有青花椒(Z.schinifoliumSieb.et Zucc.)和红花椒 (Z.bungeanumMaxim.)之分。青花椒分布于金沙江干热河谷600~1800m的田坝、炎山和大寨子3个乡;而红花椒除大山包外的坝区、二半山区等16个乡镇均有分布。

花椒是集食用、药用和生态价值于一体的木本油料树种。随着人们对花椒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生态价值认识的不断深化及各级政府重视,市场价格的引导,林农自愿发展,青花椒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更全面了解和掌握昭阳区青花椒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本研究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为政府和林业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

1 昭阳区发展花椒产业的条件和必要性

1.1 自然资源丰富

昭阳区位于云贵高原北部乌蒙山系东北端,是昭通市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总面积2167.00 hm2,其中耕地面积90166.4 hm2,林业用地面积114347.1 hm2,森林覆盖率38.01%辖20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89.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02万人。昭阳区属于典型的高原地貌,境内由金沙江、牛栏江等河流切割,形成高差悬殊的山地和狭窄的河谷交互排列的复杂地形。光、热、水要素和植物群落存在着南北水平一的差异和垂直高度上的变化。具有典型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特点,干湿两季分明。平均气温11.6℃,年平均蒸发量2244.3mm;年平均降水量750~1000mm,相对湿度为74%。年均日照时数1710h,≥10℃的年活动积温3237.4℃。全年无霜期为220d。丰富的土地、人力资源及高原季风立体气候为昭阳区花椒产业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1.2 栽培历史悠久

青花椒是我国栽培历史悠久的食用调料、香料、油料及药材等多种用途经济树种。也是昭阳区的乡土树种之一,早在明、清时期炎山乡彝族同胞就有种植青花椒的历史记录。由于长期的种植,林农对花椒的栽培管理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这些都为花椒产业的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

1.3 青花椒具有生态修复推动经济发展的功能

昭阳区青花椒主要分布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岩溶石漠化600~1800m的区域。这个区域的特点是耕地少,森林覆盖率低,岩石裸露土层薄,生态退化和生境脆弱。如何在退耕还林工作中既能恢复生态又能发展当地经济是个难题,而种植青花椒则能解决这个难题。因为青花椒生长快,根系发达,适宜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长,具有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另外,青花椒经济价值高,近些年干花椒价格都稳定在80~110元/kg,收入7.5万元/ hm2左右。因此种植青花椒能有效地修复生态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 青花椒产业发展现状

2.1 青花椒种植面积

金沙江流域的炎山、田坝和大寨子乡总面积20671.0hm2,耕地和宜林地面积17388.9 hm2,海拔600~1800m适宜种植青花椒的面积5216.7hm2,现已种植花椒面积3323.9hm2,涉及农户3898户18016人;尚有1892.8 hm2的撂荒地和宜林地可发展种植青花椒。

2.2 青花椒年产值

在已种植的3323.9hm2青花椒中有255.5hm2青椒林已衰老需复壮更新,另有528.4hm2青椒林未投产,而进入盛果期中的青椒林由于群众缺少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年产鲜青椒仅945kg/ hm2,总产鲜椒2352.6t,干花椒941.1t;晾干筛除椒目后干花椒按2016年调查的80元/ kg计算约7.5万元/ hm2,总产值约7528.3万元。

3 发展青花椒产业存在问题

3.1 产品开发利用率低

昭阳区虽然栽培历史悠久,年产鲜椒约2352.6t,但产品仍以销售干花椒为主,产品附加值极低。到目前为止,仅炎山乡成立一个花椒销售协会,尚无企业加盟,对花椒粉、花椒精油、花椒籽酸性有机颗粒肥料等的研发和深加工处于空白状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3.2 产业建设资金缺乏,丰产技术研究不够

金沙江流域区也是干旱石漠化区,土壤缺水缺肥较严重,施肥灌水的配套设施投入几乎为零。这些年来,虽然林业部门通过样板林、试验示范林等因地制宜总结出很多适用栽培技术,但对青花椒需水需肥规律、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管理等一系列研究的缺失导致花椒丰产性和稳定性得不到保障。

3.3 青花椒良种基地建设落后于产业发展的步伐

“林以种为先,种以质为本”昭阳区的青花椒种植面积在逐年递增,但至今在金沙江流域却没有一个标准的良种育苗基地,群众栽植的花椒都是从外地购买或自己采种育苗,因而品种良莠不齐,品质差异较大,极易形成大面积低产林或病虫害肆意漫延,导致大力发展花椒产业的远景落空。

4 青花椒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4.1 引进外资,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以高起点弥补起步晚”的方法,吸引先进技术引入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花椒产业建设。走“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科技和市场的引导下形成花椒产业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青花椒的知名度。

4.2 加强良种选育和丰产技术研究

花椒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良种,⑴引种或有性繁殖风险大,收益慢。有部份椒农采用野花椒、岩椒等生命力强的苗木为砧木,选择结穗多、籽粒饱满、无病害的枝条为接穗进行无性繁殖并取得较好效果,建议政府部门加大资金投入,科技人员尽快介入良种培育试验推广;⑵开展不同立地条件下青花椒栽培技术研究:包括需肥需水规律、整形修剪、花期调控、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标准等技术研究;⑶开展现有低效低产花椒林的提质增效研究,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1]于胜男.花椒的研究概述[J].中国调味品,2012,37(12).

[2]靳丹娅.云南食用木本油料市场开拓研究[J].林业经济,2013(04).

[3]冯志伟,段兆尧.滇东北金沙江河谷区花椒种植园管理技术[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02).

[4]蒋其军,李智敏,陈建斌,等.花椒根腐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22(05).

[5]何毓蓉,张丹,张映翠,等.金沙江干热河谷区云南土壤退化过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9,5(04).

猜你喜欢

昭阳区花椒发展
昭阳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管理方式调查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昭阳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气排球周末联赛初赛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花椒泡脚好处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昭阳区总工会:开展送温暖活动
韩城大红袍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