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馆藏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8-01-24王静岩四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8年8期
关键词:城建城市规划建筑物

文/王静岩(四平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

一、城建档案信息化概述

城建档案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及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材料,其包括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介质的文件材料。城建档案是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凭证和依据。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我国城市建设档案对城市管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为解决城市建设基础信息数据缺失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迫切需求之间的矛盾,顺应基础信息共建共享和“智慧城市”建设要求,建立完备的城市建设信息数据库及其管理体系,以及长效的信息统筹管理、维护更新机制,为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权威、翔实的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已经刻不容缓。

二、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相关的政策规范

2004年6月22日建设部办公厅以“建办档[2004]39号”发布《全国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规划与实施纲要》,提出:“抓住城市信息化建设、政府职能转变和实施电子政务的契机,实现城建档案信息化与本省市信息化建设工作同步、协调发展。在实现城建档案计算机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城建档案数字化工作,逐步实现档案存储数字化、检索自动化、利用网络化。分步建立地区性城建档案信息(目录)中心和全国城建档案信息(目录)中心,实现城建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以信息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库的建设为重点,开发城建档案专业信息资源,充分重视应用软件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推动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此城建档案信息化发展战略,旨在指导全国城建档案馆(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城建档案管理方式和信息服务利用体系,开发利用城市建设档案信息资源,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有效服务。

目前,各地城建档案馆从服务城乡建设、服务政府与公众出发,建立了建筑物信息数据库、城市规划审批成果数据库、地下管线信息数据库等各种档案基本数据库。

国家标准GB/T 50328—2014《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GB/T 50323—2001《城市建设档案著录规范》及GJJ/T 117—200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等的颁布和修订及相应配套的城建档案管理与著录软件的推广,可为城建档案信息管理提供长期、稳定、规范、标准化的数据资源。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建档案馆已基本完成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步入了建设工程电子文件接收与管理阶段,并已启动了数字城建档案馆工程。为适应新的城乡建设和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在本项目中将就城建档案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设提出更为翔实的方案。

三、城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意义

第一,构建城市建筑物信息数据库,打破城建档案资源库的“信息孤岛”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共建,解决目前各地智慧城市建设中分头建设、重复投资、信息不对称、城市建筑物基础数据缺失等问题,优化整合各种城市管理资源,使城市规划建设更为合理,城市运行更加顺畅。

第二,在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领域提升管理能力,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转变。跨领域、跨系统的协同配合,强化信息资源整合,推进各领域信息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支撑城市管理的协同,提升电子政务服务功能、城市规划建设信息化、深化环保、城管信息化、城市公共安全及应急指挥信息化。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第三,深层次挖掘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构建城市建筑物信息数据库,实现多元化、多层次的应用。一是为政府和各社会公众提供各种应用,如城市规划编研设计、规划管理、旧城改造、人口、建筑节能、环保、应急指挥、建筑物安全鉴定、建筑物定点爆破、工程评优等;二是为政府提供与城乡规划建设相关的各类基础信息,如房地产项目统计信息、建筑面积分类统计、公共建筑投资统计、各类工程竣工统计等;三是将城建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管理,为智慧城市发展提供基础原始数据支撑,使政府、公共机构和学术单位等可通用这些数据进行城市相关的分析及运用。

第四,充分发挥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应急决策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的作用。主动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与服务城市提供基础数据资源。

四、目前我国城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各地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建立了馆藏档案信息库,但是建库的目的仅是方便了纸质档案的库房调档查阅,以及馆藏档案的接收和管理的量化统计,对于建筑物本身的信息著录并不翔实、准确,有些连建筑物地点等信息都不全。

2)目前各地城建档案馆信息数据的采集是通过竣工档案归档环节获取,虽然颁布了GJJ/T 117—2007《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但只有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建档案馆基本完成馆藏档案的数字化,步入了电子文件接收与管理阶段,并已启动数字城建档案馆工程。为适应新的城乡建设和城建档案信息管理的要求,尚缺少建立信息数据采集生产、更新维护、应用服务于一体的数据管理平台,从而保证建筑物信息全面、完整、准确,信息丰富。

3)馆藏档案数据信息是“智慧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而全面、准确、空间化的建筑物信息是三大基础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或行业并没有明确建筑物信息管理和更新的归口部门在哪里,有些在规划局、有些在住建局、有些在城建档案馆,但各部门信息收集的侧重点又不同,因此,无法推动和考查各地建筑物信息资源建库、更新和提供服务的情况。

4)城建档案管理部门已经建立的建筑信息库不全面,无法向各行各业相关决策者提供“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的建筑信息,例如,无法提供目前建筑物信息在线共享、专题研究等方式用于城市规划编研设计、规划管理、旧城改造、人口、建筑节能、环保、应急指挥等多项城市管理和城市建设工作。

5)建筑信息相关的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需明确城建档案馆是建筑信息资源库的收集、管理、提供数据共享的应用服务部门;需规范全面、准确、空间化的建筑物信息的具体要求。

五、针对当前馆藏档案数据库建设不规范的应对措施

1)研究制定城市建筑信息数据库数据的标准规范

研究制定城市建筑物信息管理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保证数据的规范、完整和准确,保证数据更新完善工作的有效和持续,保证在数据管理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高效和权威性。主要包括:建筑物编码规则标准、建筑用途分类、建筑物属性信息。

2)建立建筑物信息数据库

开展建筑物信息建库的建设,研究如何通过历史建筑档案建立建筑物信息库,以及建筑信息库动态更新维护机制,完成全市统一的建筑物编码标准库、建筑物属性信息库、二维建筑物基底图形库、三维建筑物模型库、建筑物照片库、建筑物工程电子档案。

3)研究城市建筑物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

研究建筑物信息共享平台的设计。将建筑物属性信息、二维图形和三维立体模型,发布在城市统一的共享平台上,全市各政府部门只要申请开通共享平台账号和相应权限,就可以在线共享详尽丰富、形象直观、动态更新的建筑信息,并且可以将自身管理领域的相关信息通过建筑编码与建筑信息关联起来,运用于日常管理工作及其他专项工作中,既方便快捷、节约成本,又提高了政务质量和效率。

六、结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先进科学技术与城建档案管理实际业务相结合,制定建筑物数据编码、分类、管理、运行、服务系列规范体系,建立建筑物信息资源数据库和运行支撑环境,研究城市建筑物信息共享平台,支持建筑物信息业务管理,辅助决策、资源整合服务与可持续发展等应用,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的以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为主导的城市建筑物信息长效统筹管理、动态维护更新机制;为城市管理、“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权威、翔实的城市建筑空间基础信息服务。同时,推动城建档案管理机构以数字化城建档案管理机构建设为方向,以城市建筑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化建设为基础,以数字城市建筑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城市建筑档案信息资源的集成、可视化利用为目的,逐步建立起全市包括区县在内的物理分散、逻辑集中、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质量优化、富有特色的城市建筑档案信息资源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灾备体系。

猜你喜欢

城建城市规划建筑物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隧道股份城建置业瑞创谷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浅谈基于低碳、生态导向的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现代中小河流常用有坝壅水建筑物型式探讨
城建档案工作要为城市建设与发展服务
描写建筑物的词语
城建工程管理中如何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