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8-01-24王春华

中国棉花加工 2018年1期
关键词:棉铃虫枯萎病红叶

■ 王春华

〔杭州市农业技术学校,浙江杭州310000〕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转型对棉花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提升棉花的质量与产量,我们必须加强棉花质量的管理。而要提升棉花的质量,就必须加强棉花种植与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一、棉花的种植技术

棉花种植技术对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合理地种植棉花是解决现有问题的基础。做好棉花的种植工作应从种子的选择、土壤的特性和田间管理着手。

第一,挑选种子时要谨慎地判断是否优良,通过正规的途径购买,主要选择有生产许可、种子成熟度高、活力标准且满足当地土壤情况的种子。第二,在播种时要注意点播、条播和移植三个过程。点播时,每4粒种子为一个种植点,条播时,每平米播种50粒种子,移栽是要保持在2粒种子左右。在播种前,应进行土壤的查看,避免所选种子不能生长。第三,种子播种后,要定期地进行杂草清理,及时拔出多余的枝苗以保证水分充足。

二、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问题,棉花的花期是病虫害的高发期,严重的会导致棉花的大面积死亡,造成减产。棉花在花蕾期和吐絮期也常常发生病虫害,花蕾期主要是红叶茎枯萎病,吐絮期则是虫害引起的烂铃。同时,种植户对如何防治病虫害也存在盲目用药的误区,尤其是推行包衣棉种后,更是不注重对病虫害的防治。防治病虫害主要分为病害和虫害的防治。

(一)对病害的综合防治

棉花的病害防治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在棉花的苗期,一个是在成株期。

1.对苗期发生的病害防治。

每年的3月到4月是棉花的种植季节,这一时期南方多雨低温,棉花的发病率比较高,如立枯病、炭疽病等。棉花苗期发病的原因除了农户的不重视外,还有只使用多菌灵控制造成的。针对这一现象,可以选用抗病良好的种子,在播种前对土地进行深耕除去越冬的病毒,并在育苗基地进行集中育苗。也可以采用化学药剂的方法,如对棉苗立枯病,使用20%的甲基立枯磷乳油对种子进行浸泡,然后使用40%的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对每平米的土地进行消毒;或者使用甲基硫菌灵浸泡种子,防止棉苗疫病的发生。猝倒症在苗期也时常发生,可以使用乙酸铜水进行600倍~800倍的配比,从而减少病害的发生。但由于苗期的病害大多同时出现,因此,应综合使用乙酸铜和五氯甲基酸进行喷雾式农药预防。

2.对成株期病害的防治。

成株期发生的病害主要是枯黄病和红叶茎枯萎病,是棉农在成株期不注意预防造成的。例如在长江流域主要是种植抗虫棉,但在花期对农肥的需求高,农户却意识不到,造成营养失衡导致红叶茎枯萎病的出现。针对这一现象,可以使用钾肥增强棉花的抗病能力,预防红叶枯萎病的产生。目前的常规药剂对棉枯病和红叶枯萎病的治疗效果并不好,可以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等微生物药剂进行治理,也可以用甲基托布津混合绿风九十五对红叶枯萎病进行治理。

(二)对虫害的综合防治

虫害与病害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发生时期也有重叠,主要的虫害有棉铃虫、棉田烟粉虱和玉米螟等。这些虫害除了发生在苗期和成株期,还发生在五六月份。这段时期虫害的密集程度高,易造成“无头棉”的出现。对于虫害的防治可以从物理、农业、化学和生物这四个方面进行。

1.物理防治。

棉铃虫等害虫都有趋光和化学趋化性的特点,可以在棉田周围移栽棉铃虫喜好的杨树进行诱导,减少对棉花的损害。同时,棉铃虫夜晚出现可以使用高压汞灯、频振灯和黑光灯进行诱捕。喷洒高斯试剂对红铃虫的交配进行干扰,也可以利用丰富的光谱太阳能杀虫灯对多种害虫进行诱杀,既减少了在棉田中架设电线的麻烦,也保证了田间的清洁。

2.农业防治。

棉花种植之前,应选择抗病、抗虫性能的种子,最好是选择多抗的棉种,这样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避免棉花的农药残留。冬春季节是积肥的时间,可以利用这段时期进行田地清理,清除多余的杂草,减少害虫越冬的范围,像棉铃虫的幼虫就是化蛹越冬,在耕种时可以进行深耕,减少虫卵的数量和抑制棉叶螨的来源。清除高于正常植株的“公棉花”,对多余的棉花头进行剔除,适当地施加农肥,尽快地恢复植株的活性。为了降低棉田烟粉虱和玉米螟对棉花的危害,可以在田地周围种植烟草、茼蒿、芹菜和胡萝卜以吸引这两种害虫。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分为苗期、花蕾期和中后期三个阶段。在苗期可以使用烯啶虫胺、甲氰菊酯和多聚乙醛等高浓度农药对棉蚜和蜗牛进行防治。花蕾期可以选用啶虫脒和丁烯氟虫腈对叶螨和棉铃虫进行灭杀,严重时可以混合4d~5d喷雾治疗。中后期加强对于飞蛾、棉铃虫和红铃虫的预防,可以使用氟铃脲等农药进行防治。由于中后期温度较高,空气中水分含量低,因此,增加了防治棉叶螨的难度,应该选用更高效的螺螨酯进行液喷,应避免使用哒螨灵,因为棉叶螨对这种药物具有抗药性。在针对虫害的防治方面要进行农药的轮换使用,发挥农药的效果,减缓抗药速度,实现防治虫害的目的。

4.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具有污染小和专一性特点,利用害虫天敌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使用。农户可以在田间架设捕虫网对害虫进行捕捉,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天敌的数量。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主要使用的微生物药剂有白僵菌、绿僵菌和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等药剂。

三、结语

由于棉花的高产和高质量与科学的种植手法、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是分不开的,因此,在棉花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在选种等方面的合理科学性,以及利用化学、生物等方面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既有利于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也对棉花种植的经济效益增加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棉铃虫枯萎病红叶
叶拽:一片“红叶”带富一方百姓
几张飘落的红叶
秋日赏红叶
不同诱芯、诱捕器诱集棉铃虫效果试验
高效低毒新型药剂防治棉铃虫试验
棉铃虫几种常见药剂大田试验筛选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红叶的暇思
1%苦皮藤素防治棉铃虫试验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