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8-01-24

中国林业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草场牧草草地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 100083)

20世纪50、60年代,针对我国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土地退化)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水土保持与荒漠治理两个专业,之后,随着这两个专业的不断发展而合并成立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教育部的学科名录中隶属于农学类林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1-3],其宗旨是研究山区、丘陵区、风沙区及城市化进程中各类水土流失和风沙运动的规律及防治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综合措施。历经近65年的建设与发展,该专业在全国高校中已占据领先地位。“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重要的专业选修课,在“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以更好地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4]。

一、“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水平差距较大

“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是经历了“草地学”“牧草学”“草场经营学”等课程的不断扩充而发展形成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目前,“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没有指定的教材,教师备课的参考教材主要有《草地学》《牧草栽培学》和《草地生态学》等相关书籍,且教材出版年限都已超过10年。这10年也是全世界草地生态系统研究和经营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5-7]。因此,与学科发展相比较,“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教学内容已远远落后于草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热点问题、科学前沿技术几乎没有涉及,因此现有的教学内容已不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把握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的发展现状。

(二)课时较少

随着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的学时从之前的32学时压缩至24学时,教学内容以草场植物和草地改良为主,缺少实习、实验、实践教学和对热门科学问题的讲授,课程讲授过于抽象化、理论化、枯燥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成效。

(三)教学方式单一

传统教学采取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是一种被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比较枯燥和乏味,缺少对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判断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际教学效果较差。

(四)缺少实践教学环节

作为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专业选修课程,“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在授课过程中,要给予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和逻辑严密的理性认识,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由于课程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笔者只能利用多媒体手段,将草地植物特性、草地植物栽培、草场经营、草地恢复、人工草地建设以及畜牧业生产环节通过图像展示给学生。但是,仅仅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没有实践教学环节,无法帮助本科生充分理解课程的教学内容,像牧草种子的识别、牧草的栽培技术和常见牧草生活型等教学内容实践性较强,仅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掌握这部分课程知识。

二、“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完善理论教学内容

根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的特点,“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教学内容不仅要为草地畜牧业服务,也要体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服务的功能。因此,笔者压缩了草地植物的基本类型与群落分析、草地植物的生物学基础和天然草场上的饲用植物等内容中的重复部分,增加了草地学的研究前沿、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草地经济植物的开发与利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草地生态系统以及草地生态工程的设计和规划等内容。教学内容的拓展和丰富,夯实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1.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堂讲授的内容主要是理论原理和物种的识别等,如果缺乏同步形象展示的教学手段,授课难免枯燥呆板,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大量图片、动画和录像[8]使教学内容更具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感染力。开展多媒体教学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牧草植物识别和栽培技术等章节。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扩大了课堂教学知识的容量,节省了课堂板书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需要适当穿插板书,对知识的难点、重点用板书加以重点讲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实时的讲解。同时,教师还要收集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反馈意见,完善多媒体教学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最大程度地服务于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辅助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课件、电子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电子讲义、教学录像、实验指导、课程复习思考题、学习参考书目等教学资源上传到校园网,以减轻学生课堂记录的负担,方便学生学习。如果学生在课堂上对有些知识点没有理解和掌握,可以在课下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学。

同时学生还可以借助其他学校相关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近年来,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和校园网络的建设,国家和各高校相继建立了一大批网络精品课程网站、专业课程学习网站及专业资源库,如国家精品课程网、网易公开课、TED公开课、MOOC学院和专业记录片等。笔者筛选了与“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相关的教学视频和网络课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精品课程“牧草栽培学”、中国农业大学精品课程“草地学”、BBC地球脉动-奇幻沙漠、BBC行星地球-草原、TED公开课中关于防治草地荒漠化的新举措等,将其介绍给学生,用以作为课程知识的补充。

3.注重问题教学法的探索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学习遇到问题时,不去认真思考,而是把问题束之高阁,教师布置的阅读文献有些学生根本不能完成。这些现象是学生畏难情绪的表现,也是学生缺乏自学能力的表现。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探索了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向导,将学习与问题挂钩,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学习者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研究来解决问题。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

1.编写实验指导大纲

“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主要讲授的是草地和草地经济植物的开发与利用,其次是草地生态工程以及以草为食的家畜。“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涉及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交叉性。由于选修此课程的学生缺乏牧草育种、草地植物栽培的理论基础,因此影响了对“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因此,笔者在修改和编写“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实验指导书时,增加了牧草和草场优势植物栽培/育种技术实验(完善实验室的牧草和草场优势植物标本以及图片)、种子学与种子科学检验实验(健康测定、重量测定、生活力测定、发芽试验)、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土壤/载畜量等调查与可持续草地规划实验、草地生态效益评价实验(水土保持、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改良土壤和调节气候等)、人工草坪建植与管理实验、牧草及杂草物种多样性调查实验、草产品加工实验等内容。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编写了草地植物形态与分类学相关内容,不断扩充和丰富植物标本,为后续的实验课程打下基础。

2.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书籍】 主编者.书名.版次.卷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迄页.或作者.文题.见:主编者.书名.卷次.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年份.起页.迄页.例如:

首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笔者不断丰富教学和实习中的牧草标本,加深学生对牧草生活型、牧草地带性分布和多样性特征的认识。其次,增加野外调查实习,在牧草的不同物候期,笔者让学生详细调查牧草的根、茎、叶等形态,并将调查数据与植物志中的植物进行比对。学生在野外实习时还要调查健康草地和退化草地的优势植物的特征,包括多度、丰富度、多样性、数量、植被类型等。同时学生在野外实习时还应熟练掌握可食青草和青贮饲料制备的程序,参与农牧场制备饲料的生产过程,了解制作过程的技术步骤,掌握加工的细节和关键技术,以培养学生具备以后从事专业生产的技术能力。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考核采用的是单纯的闭卷考试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只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无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为了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考核,“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考核采取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课程考核内容包括闭卷考试(60%)、实验/实习成绩(20%)、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平时成绩(20%),考核的目的是以考促学,关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课程教研组建立了“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的试题库,每年闭卷考试的试卷由随机抽题的方式决定,避免了以往每次都是同一套考试试题的情况。闭卷考试的题型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闭卷考核占比为100分×60%);实验/实习成绩考核部分采用的是综合考核方式,指标包括学生的实验/实习态度、实验/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平时出勤、协作意识、纪律情况、实验/实习报告质量等(这部分占比为100分×20%);课堂讨论/课程论文/平时成绩考核部分采用的也是综合考核方式,指标包括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讨论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课后作业(小论文)完成的质量、平时出勤等(这部分占比为100分×20%)。这种过程性考核方式的重点是要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及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三、“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

改革后,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的研究前沿内容,使课程内容更具有前沿性和精准性。在教学形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革后的“草场经营与牧草栽培”课程加强了实习/实践教学,促进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野外实践环节中,学生能够按照实习报告的要求完成所有的野外调查项目,提交的实习报告均达到教师规定的目标,其中20%的实习报告能够通过调查数据准确提出研究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问题背后的原因,这说明学生的数据搜集、分析、归纳能力和科研能力在不断的提高。

(三)提升了课程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增加了对实践环节的考核,实践教学环节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完成,既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也激发了学生共同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学改革,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课程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由之前的57%提升至80%。

[1] 李明,李鹭辰,吴发启.“双一流”建设视角下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评价及其启示[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5):27-31.

[2] 平晓燕,王铁梅,苏德荣.“草地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与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6,34(2):62-64.

[3] 吴发启.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主要课程筛选的探讨[J].重庆高教研究,2012(1):51-54.

[4] 伍宸.《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政策分析与实践对策[J].重庆高教研究,2016,4(1):12-17.

[5] 毛培胜,常淑英,刘泽立,等.“草地学”精品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0(28):165-166.

[6] 席琳乔,王栋,陈立强.“草地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初探[J].亚太教育,2015(27):104.

[7] 柳长青.国家级精品课程“草地学”网站的设计与开放[J].电脑学习,2017(4):31-32.

[8] 陈立欣,张志强.“综合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17,35(5):70-72.

猜你喜欢

草场牧草草地
祁连草场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万亩草场雪凌奇观
天然草场退化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探究
草地上的事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新草场有多远
Laughing song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