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左家林场种质资源调查
2018-01-24谢小娅巩小强
谢小娅,巩小强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左家林场,甘肃两当742401)
1 自然条件和植被
1.1 自然条件
1.1.1 地理位置。左家林场含左家和太阳2个施业区,地处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位于秦岭南坡,徽两盆地的最东边,红崖河下游,在两当县杨店、左家坪、太阳、金洞、城关、张家庄6个乡镇内。北靠党川、龙门林场,西临党川、高桥、榆树林场,东与张家林场和陕西省凤县相接,南与云坪林场、嘉临江畔相连。地理坐标在106°19′~106°30′E,33°54′~34°09′N。林区总面积5282hm2。
1.1.2 地形地貌。全场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属典型秦岭石质山地形。境区海拔一般在1000~1900m,平均海拔1500m左右。境内最高点为光王山,海拔2267m,最低点为杨店河与陕西接壤处,海拔960m,山体相对高差不大,坡度一般在31°,山势陡峭,多有裸岩,群山错峙,万壑分流,奇峰突兀,山地、丘陵、沟壑交织分布。
1.1.3 气候。该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明显,同时带有过度气候特征,冬季多西北风,夏季盛行湿润的西南季风,光热丰富,雨量充沛,差异显著。冬季干冷而无严寒,夏季湿热而无酷暑。温差较大,雨热同季,四季分明。近年来受全球气温变暖趋势的影响,雨量有减少之势。气温随由南到北地形增高多变化而逐渐递减。据两当县气象观测站1967年至1980年气象资料,年平均气温11.4℃,最高气温36.8℃,最低气温-15℃,相对湿度72.0%。年均日照时数1969.0h,降水量为632.5mm,年蒸发量1219.7mm,无霜期200天左右,初霜一般在10月26日左右,终霜期4月4日左右。
1.2 植被资源
本林区为天然次生林,植被属北亚热带含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带,建群种为壳斗科的落叶树种。区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生长期较长,适于多种植物的生存和繁衍。深山区沟脑处森林密布,浅山区多为灌木林,仅有少量的杨桦林及侧柏林。以阔叶混交为主,落叶树种占优势,少量分布暗针叶树种(红豆杉)。但森林分布受长期人为活动破坏和地形多变等因子的影响,林相不整齐,植被的时代结构紊乱。植被集中分布于秦岭南北坡的深山沟脑,95%的资源分布于陡坡、急坡和险坡;林分多与农地、灌丛、草坡镶嵌分布,全区施业区地势呈西北向东南倾斜之势,属典型秦岭石质山地地形。主要森林类型有栎类林;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杨桦林;华山松、油松、落叶松林;灌木林等。少珍贵多一般,少密多稀,少端直多弯曲,少主干多分杈,少健壮多病虫。常见的乔木树种有47科102种,阔叶乔木树种有:锐齿栎、斛栎、栓皮栎、斛树、辽东栎、茅栗、梾木、光皮桦、白桦、红桦、杨类、椴、槭、华榛、白蜡、漆树、领春木、三桠乌药、灯台树、紫荆、光叶泡花树、椋子、柳树、枫杨、七叶树、紫昙、白皮松、核桃等;针叶树种有:油松、华山松、日本落叶松、云杉、华北落叶松、和少量的红豆杉等。
灌木有:箭竹、胡枝子、胡颓子、榛子、忍冬、卫矛、刺五加、蔷薇、悬钩子、黄栌、狼牙刺、榛子、马桑等。
层外植物有:五味子、三叶木通、野葡萄、猕猴桃、葛藤等;草本类有:禾草、苔草、蒿类、羊胡子草、山芹、细辛、糙苏、马先蒿、银莲花、鹿蹄草、石芹菜。菌类植物有猴头、木灵芝、野木耳、香菇、猪苓、天麻等。其次还有观赏性植物紫斑牡丹、高山杜鹃、野百合、兰草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有红豆杉(Taxuschinensis);国家一级保护的草本植物有独叶草(Kingdoniaunifolia)。本林区是亚洲最大的白皮松种植基地。
2 社会经济条件
左家林场地跨两当县太阳、金洞、杨店、左家、张家5个乡镇,辖区内有23个行政村,950户,3520人。境内气候温湿,森林气候比较明显,本地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基本上无支柱产业,地方劳动力充足,劳务潜力很大。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黄豆为主;经济作物主要以油菜、葵花、瓜果、蔬菜为主;经济林果主要以核桃、板栗、苹果为主;副业以采集中药材、栓皮、生漆、割竹子为主。尤其是因为有着中药材种植的立地优势和传统基础,所产天麻、杜仲、黄姜等药材闻名遐迩,畅销全国各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0.5元。经济来源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外出打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3 调查工作准备
3.1 工作启动情况
成立了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左家林场林木种质资源调查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了能够识别树种、品名,懂业务技术骨干组成专业调查组,组织了专业技术培训班,在调查过程中做好调查的组织和宣传工作。
3.2 资料收集和用具购买
3.2.1 资料收集。专人收集本辖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林业区划资料、果树花卉及古树名木等单项类种质资源调查资料、树木或有关植物的调查报告、林木引种情况、地方志、树木志、植物志等方面的资料。将各种资料收集齐全,并配备了相应的调查工具。
3.2.2 资料准备。本次普查准备了左家林场太阳施业区、左家施业区林相图,准备了《小陇山林业植物志》《中国树木志》《中国植物志》电子版,《秦岭植物志》电子版图鉴。
3.2.3 调查用具准备
仪器、设备及工具:包括数码相机、电脑、围尺、钢卷(围)尺、皮尺、土壤刀、GPS仪、望远镜、生长锥、林相图等必要工具。
图标和文具:调查表格、调查用图、记录用纸、笔、包等文具。
标本、样品采集器械:采集袋、标本夹、枝剪、高枝剪、手锯、放大镜、吸水纸、台纸、采集标签和鉴定标签等。
线路布设:本次普查共设调查线路300条,根据生物多样性,植被的分布不同侧重点分布。
4 调查情况
4.1 调查技术精度和调查方法
4.1.1 精度控制。本次野生种质资源调查的精度确定为万分之六,一般以10000亩布设6个标准地(5区间段和1个样地)。
线路区间段调查的面积之和不得小于调查区域总面积的万分之五,标准地调查的面积之和不得小于调查区域总面积的万分之一。
4.1.2 调查方法
①野生种质资源
本次野生的种质资源调查共布设线路300条,在山区坡面地段,从谷底向山脊垂直于等高线布设;在河谷地段,沿河岸由下游向上游布设;在丘陵地段,按南北向东西、均匀布设1条或多条线路。
对于调查线路较长的线路(布设长度超过1000~1200m的线路或跨海拔200m以上的线路),根据山坡地形和物种分布的复杂情况,分上、中上、中下、下部等区段,布设3~8个区间段(每个区间段我们作为一条线路或标准地)线路布设具有随机性、重点性、整体性、可行性。线路的长度不少于110m,宽度6m左右,目测调查面积不少于660m2。
对于区间段之间或者线路之外发现的树种,记录在《小陇山野生树种调查记录表(外业调查)》中,对于大面积栽培树种调查并填写《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调查表》。
标准地布设避开林缘、跨越河流、道路设置,标准地面积660m2(近似一亩),以20m×33m或22m×30m长方形设置。
②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采用实地调查或通过查阅档案资料调调查记录。对于种源地、树种品系、龄级不同的要分别调查记录。同一树种不同的品种,分别调查记录;同一树种(品种)不同种源地的,分别调查记录;同一树种(品种)相同种源地(或种源地不祥),栽植在不同地点(调查点或小区域)的,分别调查记录;同一树种(品种)相同种源地的,不同龄级的,分别调查记录;同一树种(品种)相同种源地、相同龄级的,合并调查。
③古树名木调查:查询登记古树群和古树名木的现有资料,进行实地核查和补充调查。
4.2 内业整理、统计汇总的具体做法
4.2.1 图片整理情况。采集的所有标本图片全部按采集记录照片编号进行了编号,共拍摄照片1811张,其中标本照片311张;种质照片1500张。编辑上传照片1200余张。
4.2.2 标本整理鉴定情况。本次普查共采集记录标本933份;71科152属 311种。全部鉴定上台纸。
4.3 成果报告数据来源
本次普查报告报告数据来源均来自本次实地普查数据,内外业整理4905份,照片整理1800余张。
4.4 调查技术方法
4.4.1 野生种质资源调查,采用线路调查为主,标准地调查为辅的方式进行。查清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
4.4.2 线路调查就是在布设的线路(或区间段)上,对所有的野生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状况等进行目测调查记录的过程。包括目及600m范围之内的野生种质资源。
4.4.3 标准地调查就是在植物分布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立固定样地,调查记录样地内所有野生种质资源种类及分布状况的过程。
4.4.4 调查精度。依照《全国植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 (2010)的精度要求,本次野生种质资源的调查精度确定也为万分之六,一般以10000亩布设6个标准地(5 区问段和1个样地)。
4.4.5 线路调查方法。对于调查线路较长的线路(布设长度超过1000~1200m的线路或跨越海拔200m以上的线路),根据山坡地形和物种分布的复杂情况,分上、中上,中下、下部等区段人为布设3~8个区间段来调查。
4.4.6 踏直。通过实地粗略的了解全林区资源分布状况,合理的布设线路和样地,并开展调查。
4.4.7 线路布设。线路调查应在踏查的基础上,根据自然条件的复杂程度和植物群落的类型,结合地形图或卫星图片进行线路设计。线路布设应遵循植物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点,在山区坡面地段,从谷底向山脊垂直于等高线设置;在河谷地段,沿河岸由下游向上游设置。线路布设应具有代表性、随机性、重点性、整体性、可行性。
调查线路的长度和宽度应符合林分抽样的规定( 此次确定调查线路的长度不得少于110m,调查线路的宽度一般以6m为宜,也可把线路长度和宽度定为132m×5m),线路目测调查面积不得少于660m2
5 林木种质资源普查情况
本次普查共采集记录野生种质资源71科152属311种。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24科45属61种。
托叶樱桃、光皮桦、山定子、皂柳、马桑、鸡桑、托柄菝葜、甘肃卫矛、白檀、甘肃山楂、苦糖果、锐齿栎、三叶木通、鸡爪槭、四照花、华中五味子、胡桃、桦叶荚蒾、旱柳、牛奶子、五角枫、日本樱花、红枫、枸树、云南紫荆、栓皮栎、棠棣、竹叶花椒、尖叶栎、双盾木、黄榆、山枇杷、青榨槭、七裂槭、火棘、棣棠花、木姜子、元宝枫、山核桃、山榆、中国粗榧、常春藤、绢毛绣线菊、紫花泡桐、木香、狼牙齿、秦岭铁线莲、黄栌、山茱萸、垂叶榆、青海云杉、沙梨、贴梗海棠、毛叶木瓜、毛樱桃、复叶槭、红皮柳娟毛稠李、绣线梅、卫矛、毛叶小檗、细枝荀子、杜氏鹅耳枥、金银木、秋葡萄、僵子栎、连翘、绣球藤、腺柳、陇山柳、崖柳、粉椴、鄂椴、日本落叶松、盘叶忍冬、中国旌节花、披针叶胡颓子、陕甘木兰、山白树、建始槭、白蜡、秦岭白蜡、牛木瓜、美丽悬钩子、山楂、中国樱桃、月季、金叶女贞、石楠、石榴、红叶小檗、苦木、膀胱果、苗榆、千金榆、白桦、桦叶四蕊槭、灯台树、湖北花楸、多毛樱桃、黑刺菝葜、灰楸、枫杨、白溲疏、甘肃瑞香、薄叶鼠李、细梗淡红荚蒾、小叶椆、短柄稠李、岷江柏木、矮迎春、毛脉小檗、异叶榕、细齿稠李、东陵八仙花、臭檀、冬瓜杨、猫屎瓜、新疆杨、小叶杨、水杉、金花忍冬、长柄八仙花、狭叶五加、柘树、大牙南蛇藤、国槐、崖花海桐、七叶树、云实、大叶朴、毛梾、梾木、中华绣线菊、假豪猪刺、多花勾儿茶、南川绣线菊、流苏、陕西卫矛、冻绿、陕西悬钩子、大果榆、巴山木竹、陕西荚蒾榉树、青麸杨、小叶栎、马氏槭、刺叶栎、红椋子、湖北苦枥木、少脉椴石、灰花楸、箭竹、杠柳、李、山桃、蒙桑、栾树、照山白绿叶胡枝子、小叶丁香、小叶朴、白粉悬钩子、黄素馨、阔叶加蒾、红麸杨、假奓苞叶、川黄檗、皂角、红叶李、美化铁线莲、领春木、刺槐、侧柏、南蛇藤、山刺玫、金银花、多花木兰、黄脉花楸、华榛、水栒子、臭椿、黄连木、南方六道木、杜仲、花椒、君迁子、紫藤、女贞、拐枣、天目玉兰、扁担木、吴茱萸、香椿、二乔玉兰葛蕌、龙柏、葛藤、板栗、茅栗、柱序悬钩子、酸梨、桦叶蛇葡萄、光叶泡花树、中华猕猴桃、青风藤、署五加、毛药忍冬、黑蕊猕猴桃、海州常山、秦岭槭、荆条、中华青荚叶、光叶珍珠梅、山杏、合欢、八角枫、狗枣猕猴、太平花、橉木、水榆花楸、红叶花楸、油樟、臭樱、圆叶鼠李、红柄白娟梅、红豆杉、欧接骨木、珍珠梅、钝叶蔷薇、紫薇、银薇、翠薇、红桦、三桠乌药、宜昌荚蒾桑、刺树鼠李、紫弹树、沙梾、盐肤木、茶条槭、槲树、楤木(乌龙头)、朱砂藤、毛果槭、水曲柳、暖木、软枣猕猴桃、广玉兰、槲栎、血色卫矛、黑叶菝葜、少齿小檗、瓜木、勾儿茶、蓝果蛇葡萄、多花胡枝子、绿叶蛇葡萄、辽东栎、毛葡萄、刚毛藤山柳、红叶干橿、林檎、阴山胡枝子、黄花柳、刺楸、四数猕猴桃、黄背勾儿茶、小叶忍冬、红花槐、冬青、卫矛、雀梅藤、狭叶冬青、狭叶花椒、油松、细叶连翘、秦连翘、牛皮消、鸡矢藤、接骨木、灰栒子、华山松、银杏、圆柏、白榆、白皮松、猫儿刺、柿树、弓茎悬钩子、毛莓悬钩子、虎榛、酸枣、漆树、金佛铁线莲、平枝栒子、毛叶稠李、钓樟、栓翅卫矛、米面翁、秦岭花楸、小叶榆、雪松、小花溲疏、麻栎、岩栎、垂柳、石泉柳、桂花、龙爪柳。
6 小陇山左家林场种质资源发展规划的建议和思路
6.1 对野生种质资源原地保存,加强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流失或灭绝。
6.2 对国家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的野生种质资源,建立种质资源库,收集保存。
6.3 对具珍贵价值的种质资源,予以扩繁、发展。
6.4 对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种质资源,予以推广、利用。
6.5 对具有发展潜力的种质资源,继续培育、挖掘潜力,选择性利用。
6.6 加强良种基地建设、加速良种进化改良,提高良种化进程和良种利用。
6.7 对优良林分进行结构调整,建立母树林,积极培育新良种,
6.8 对优良单株予以就地保护:嫁接扩繁、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
6.9 对栽培利用的种质资源,不断进行遗传改良,提高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