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民歌的艺术特色*
2018-01-24文琪
文 琪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47)
作为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巫山民歌(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第三批,渝府发〔2011〕27号文件公布,共119项;第Ⅱ-54号),具有极为鲜明的个性、浓烈的情感、多元的形态,充分表达了巴渝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它是巫山人民在漫长的岁月中,经过不断地传承创新之后,集体创作并流传下来的。它表达着巫山人民独有的思想感情和意志愿望,他们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共同创造和发展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一、巫山民歌的历史溯源
重庆巫山民歌,其歌曲起源于何时已无准确的时间可考,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在楚国的都城郢都唱起《下里巴人》的歌曲。由此说明,巫山人民的音乐传播源远流长。
巫山民歌作为巫山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无异于其他地区或民族的民歌,都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在巫山起源并流传于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在巫山独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宗教习俗和语言方式的影响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歌曲艺术,它反映着巫山悠久而深厚的历史传统、险峻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神秘而博大的文化背景。
第一,地域性文化起源。从地域的角度而言,巫山地处长江三峡地区,且横贯湖北、重庆、湖南交界一带,大气磅礴的巫山大峡与秀美神秘的大宁河小三峡、小小三峡相互映衬出美丽而独特的三峡风光,千百年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人类频繁的社会活动,共同构建起三峡的地域性文化特征。
第二,原生性文化起源。从历史的角度而言,龙骨坡文化告诉我们,中国版图上人类最早的活动来自于长江三峡地区,以及公元前4400年至公元前3300年,在这里产生的大溪文化,均表现出强烈的原生性文化特点;
第三,多元文化起源。从文化的角度而言,以占星术和占卜术为主要形式、以盐文化和药文化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最为原始的巫咸文化和历史造就的几次大规模移民形成的移民文化,加之当地极富浪漫色彩的巫山神女传说,造就了巫山的多元文化。
二、巫山民歌的音乐特色
千百年来,巫山人民用热情的歌声赞美自己的家乡,用婉转的曲调赞美纯洁的爱情,用优美的旋律表达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巫山民歌丰富多彩,清新悦耳,脍炙人口,强烈的表达了巫山地区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色彩。
(一)旋律节奏
巫山民歌以单旋律为主,强调旋律线条,节奏也并不复杂。由于巫山民歌很多曲调中都表现出很大的压抑和凄苦之情,旋律线条多曲折婉转、情绪悲伤幽怨。
劳动号子,节奏规整、领合对称、速度平稳、曲调简单朴实;山歌,节奏宽广自由、曲调高亢辽阔、音乐宽广、旋律起伏也较大;薅草锣鼓,旋律宛转悠扬,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旋律也有一定的起伏变化,使人分外亲切;嫁歌,旋律有的深沉委婉,有的热烈欢快,跳跃性强;丧歌,曲调平稳缠绕、叙事性强,音调和节奏多采用宣叙的表达方式;灯调,伴奏节奏丰富,曲调高亢欢乐,多表现节日欢乐喜庆的场面;小调,旋律节奏丰富而有变化,歌唱性强,一些小调旋律感人、优美深情,一些则轻快活泼,风格朴实。
(二)调式调性
巫山民歌的曲调,与重庆地区乃至中国汉族的大多数民歌一致,以传统民歌五声调式单声部旋律为主,一般都建立在徵调式和羽调式上,有的还特别强调羽音的小调色彩。
同时,由于巫山的地域差异,以长江为界,可分为江南和江北。江北民歌,多用采用音节和乐句,旋律起伏不大,曲调朴实平稳,音域也相对较窄,注重叙述,传统民歌、说唱、小调较为流行。江南民歌,其旋律歌唱性较强,节奏相对徐缓,音调也较江北更为柔美和婉转动人,蕴含深沉的感情。
(三)曲式结构
巫山民歌几乎都是单一的单乐段形式,篇幅基本较为小巧,二句、四句、八句规整型结构出现,乐句与唱词句式也相互吻合。但巫山地区的民歌,以五句较多,常被称为“五句子歌”,它可根据内容的需要,套上各种不同的曲牌进行演唱,赶五句、联八句、采茶调、一字调、对声子、穿号子、杂号子、九声板、喇叭调等都是它的曲牌。
(四)体裁形式
巫山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其思想内容不同,其体裁更是存在很多差异。根据其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以及在传统基础上的差异,大致划分为四大类型:劳动歌曲、风俗歌曲、小调和踩堂戏。
劳动歌曲,包括劳动号子、山歌、薅草歌,多反映巫山人民的生产劳动。比如:有反映劳动状态的《抬石号子》《打夯号子》,表现劳动生活的《采茶歌》,歌曲多为即兴创作,往往因演唱者不同而产生变化和差异。
风俗歌曲,包括嫁歌、丧歌、灯调,多表现巫山人民的生活琐事、情感状态。比如:时而忧伤的嫁歌《教女歌》,时而欢快的盘歌《对花》,讲述民间传说的《梁祝姻缘》,歌曲中无不反映出巫山人民的风俗习惯。
小调,多反映以妇女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生活,也具有较强的反封建意味。比如:既有旋律感人的《五更盼郎》和《四季相思》,也有轻快活泼的《摘菜苔》和《十杯酒》。
踩堂戏,是流传在巫山邓家公社的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据传由皮影戏演化而来,和其他姊妹剧种一样。目前还经常表演的有《南山耕田》《梅龙镇》《平贵回窑》《天仙配》等数十个剧目。
三、巫山民歌的演唱特色
(一)演唱形式
巫山民歌沿袭着中国汉族民歌的一些演唱特点,领合、对唱、歌舞都在其中有所呈现。
首先,是一领众合的演唱形式。在巫山民歌的劳动歌曲中,常常是领合对称的演唱形式,除领唱在句子的开头部分稍有变化之外,合众者在曲调和衬词上的伴和基本没有变化,唯有在终止时才会把节奏拉长,表示一段结束或全部完成。
其次,是边奏边唱的形式。薅草调,即薅草锣鼓,则是由二至三个歌者在田间边敲锣鼓边表演的,他们的演唱有头有尾、有紧有慢、有说有唱,带有指挥、调度、督促和鼓励田间劳作的作用。
再次,还有歌舞形式。在巫山民歌中,歌舞形式用得最多的就是风俗歌曲里的灯调——连宵和采龙船两种。连宵采用的歌唱形式为领唱加帮腔,由一个人或多人一起表演。采龙船则是对歌对舞,需要边唱边舞,多在节日庆典时进行表演。
(二)演唱技巧
民歌的演唱,往往受到旋法节奏、调式调性、发声方法、吐字咬字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制约,而形成独有的演唱风格和艺术特色。巫山民歌,由于受到多山多水的地域性文化、历史久远的原生性文化和历史上多次大规模移民造就的多元文化的多重影响,使得其在声音位置、润腔方式、方言语音、咬字吐字等上都有着独特的韵味。
1.润腔演唱方法
巫山民歌的润腔方式,与重庆其他地区的民歌演唱方式一脉相承。连音润腔法,很好的体现出了巫山民歌的曲折婉转、悲凉忧伤。装饰性润腔法中,倚音、滑音、颤音、波音,在歌曲中随处可见,使得歌曲的地方特色浓郁。哭腔、笑腔、打喔嗬等声音造型润腔法的运用,在巫山民歌中也非常明显,使歌曲充满了生活化的场景感。
2.方言的咬字吐字方式
巫山话属于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从吐字咬字方面而言,巫山方言尾音上扬,具有一定的音乐韵律感。由于巫山民歌多数是以口口相传方式进行传播的即兴创作,因此,其地方语言一定是更契合本地的民歌演唱,也为巫山民歌增添了不少的趣味和特色。
3.五句子歌的演唱风格
五句子歌的演唱风格,多为一喊、二唱、三穿号子、四小调、五儿歌。一喊,即喊高腔山歌,其声音高亢嘹亮,节奏自由,完全用假声演唱;二唱,即唱矮腔民歌,淳朴自然,运用自如,用真声演唱。三穿号子,由两人或多人演唱,即在五句子歌中穿插四句号子,歌和号子相互穿插,遥相呼应。这是五句子歌在演唱中的最大亮点,穿法也因人而异,各有不同。四小调,里巷之曲,以唱民俗风情为主。五儿歌,即儿童唱的歌。短小精悍,以知识性和趣味性见长。
四、巫山民歌的文化特色
(一)歌曲内容丰富多彩,以爱情主题为多,辅以劳动、生活等题材
巫山民歌多以即兴创作为主,歌词内容常常用以记录劳动、记录生活,更记录男女之情。音乐中充满着情感因子,以描述爱情的篇幅为最多,大约占到整个巫山民歌的三分之二。比如:《手扶栏杆》《山歌打动妹心肠》《表妹歌》《依然挨到我情哥来》,其歌曲中的爱情都热烈奔放,无论男女,大胆追求自己所爱,一反中国传统感情遮遮掩掩的含蓄,显得泼辣而大胆。例如:五句子歌《乎儿说出望郎来》。
姐儿们前一树槐,站在树下望郎来。
娘问女儿望什么,我望槐花几时开。
肖乎儿说出望郎来!
歌词前四句,描写了姑娘站在老槐树下眼巴巴地望着路口,痴情地等着心上人的到来,却偏要顾左右而言它,哄骗自己的母亲。最后一句画龙点睛,一个“肖乎儿”,恰到好处地把一个娇羞可人、随机应变的少女形象展现在大家的眼前。
同时,劳动歌曲也不乏经典,也淋漓尽致的表现出巫山人民战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骄傲与自豪。这也充分展示了巫山人民率真质朴的性格,使得歌曲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当然,作为巫文化的传承,民间传说故事和一些知识性的歌词内容也会出现在巫山民歌之中,这都是巫山人民热爱生活的表达。
(二)多用“套语”的修辞手法,比兴、对比、拟人的文学手法多见
以口头传唱为主的巫山民歌,套语语句的使用尤为明显。歌词中,常常出现“太阳出来”、“太阳落土”、“大河涨水”、“清早起来”等这样的套语语句,更容易激发歌者的即兴创作联想。这些与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活劳动紧密结合的歌词,利用了拟人、对比、比兴等文学手法,简单而生动,更显得思想真实、生活气息浓厚。
(三)衬词衬腔的使用
衬词衬腔在巫山民歌中,有大量使用,在某些歌曲中,甚至衬词的使用远超歌曲的正词。它与民歌中的旋律曲调相辅相成,起到了渲染和推动旋律进行的作用。同时,也突出了民歌的本色和民族自身的特色,更鲜明的突出了民歌作品的艺术形象。
五、结语
巫山民歌,根植于巴渝土地自己的历史、地理、民族文化的土壤,传承了巫山文明的精神,体现了巫山文化的精髓,经过巫山人民多少年不懈的努力,体现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是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