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识深化与规律引导
——改革开放四十年主旋律电影研究

2018-01-24王海洲占园园

未来传播 2018年5期
关键词:创作

王海洲 占园园

“主旋律电影”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产电影重要的创作精神、创作理念,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氛围的变化和时代精神的塑造发生着显著的嬗变,并在近年随着国产电影市场化发展的大潮,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因此,在回望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电影的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成就时,主旋律电影的发展变化应该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探讨其不同时期的成就,对未来主旋律电影的拓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主旋律电影的诞生及初期的创作实践

“究竟什么是主旋律呢?……从作品对社会产生的意义来考察,它主要指的是作品的思想倾向或者说是指作品的思想品格,如果一部作品的思想倾向能在社会上产生正确的导向,如果一部作品的思想品格能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陶冶群众、净化心灵,我们就可以说它表现了时代主旋律的精神……总之一句话,能够正确地反映我们的时代精神和我们社会的本质或某些本质方面的作品,我们就可以说它表现了时代的主旋律。”[1]因此,“主旋律电影”的目的在于规范我国电影创作中的意识形态表达和通过电影作品彰显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作品价值传达中的政治正确和弘扬时代主潮应当是主旋律电影的第一要素,所以探讨主旋律电影几十年的发展变化必须要厘清主旋律电影创作策略的发展轨迹,以及观众观赏诉求所形成的市场牵引力,这些元素决定着主旋律电影文本创作的核心及走向,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启动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在经济逐渐活跃、社会文化娱乐方式多样化的同时,也带来了错综复杂、多元交叉的价值理念;并且随着十年“文革”的结束,以有别于过去的“政治运动”,国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意识形态策略来想象并重建国家认同,强化政权合法性。所以,新的形势要求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都要开拓出新格局,一方面,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富裕民生,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文化作品重铸社会心灵、民族魂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新的文化发展战略思路逐渐清晰,路径也随之明朗,呼唤“主旋律电影”的创作诉求顺应时代号召应运而生。当时,对这一刚刚萌发的创作理念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弘扬主旋律,使我们的精神产品符合人民的利益,促进社会的进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这是发展宣传文化事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主题。”[2]

“在‘突出主旋律’由政策提倡变为创作现实的过程中,电影界的许多创作人员从实践中加深了体会和认识,电影主管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对它的认识也更加明确,并使它从单纯的创作题材的要求上升为创作精神的呼唤。”[3]“主旋律作为一种创作精神,号召在一切电影创作中加强社会责任感,把握时代精神,争取最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一种题材要求,则鼓励和提倡反映改革开放、‘四化’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和反映革命传统的影片。这些旋律在创作精神和题材内容两个层面上的意义是统一的,它主要是针对电影的创作方向和指导思想而言的。”[4]为进一步在实践中落实主旋律创作精神,官方出台《关于重大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拍摄和审查问题的规定》,规定凡涉及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剧本须上报审查;另一方面,《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上缴的实施细则》和《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暂行办法》的相继出台,明确了对于重点影片的资助范围和资助原则。这样,“主旋律电影”从作为政策提倡到作为一种切实可行的电影发展指导方向,终于确定了一个制度化运作的雏形。

“主旋律电影”的创作理念,需要既能体现主流意识形态又有较高艺术水准的电影作品来证明,这就需要电影创作者在实践中予以活化。为了快速推进这一进程,广电部、财政部决定从1988年1月1日起,提供摄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作品资助基金,并对该基金的使用范围和条件作了规定。正是在基金的支持下,作为“主旋律电影”的标志性作品和建国四十周年献礼片的《开国大典》得到300万元的资助基金并摄制完成。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的关键时刻,创作出了《开国大典》(1989)、《毛泽东和他的儿子》(1991)、《大决战》(1991,1991,1992)系列影片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领袖人物传记题材的主旋律影片,通过再现宏大历史和革命历程,力求再现革命历史的本来面貌,重塑共和国创业艰难、守业艰辛的悲壮历程,从情感上感化受众,从而强化主旋律电影作品所负载的政治认同使命。

“主旋律电影”从理念到实践,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艰苦探索的艺术实践赋予了主旋律电影作品深沉的审美价值,但如何使主旋律电影作品与大众文化有机结合,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所追求的社会效益,则是时代对于主旋律电影创作的更高要求。

二、20世纪90年代主旋律电影的新探索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影市场逐渐呈现出商业性、娱乐性的文化风潮,在电视剧创作逐渐繁荣和以贺岁喜剧为代表的商业电影的双重包围下,主旋律电影作品如何在提升艺术性的同时,依靠作品自身的魅力吸引观众,形成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标志性作品,成为电影创作中亟待突破的问题。1996年3月23日,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召开,不仅要求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要有艺术性,会议更强调了“广大电影工作者要增强精品意识,不断提高艺术水平;要深入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营养;要坚持严谨的创作态度,认真负责,千锤百炼,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5]

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如《毛泽东的故事》(1992)、《刘少奇的四十四天》(1992)、《周恩来》(1992)、《孔繁森》(1996)、《离开雷锋的日子》(1996)等从塑造人物形象的角度出发,但与80年代的重大题材人物传记影片又有明显的区别。一方面,在创作中加入悲情元素,这些影片或展示对雷锋精神的追忆,或呈现周总理慰问人民时的悲悯情感,泛情化成为这类影片采取的主要叙事策略;另一方面,重视对叙事视点的选择,侧重于宏大题材的平凡叙事,以领袖人物下到基层与百姓交流为基本叙事策略,在与普通百姓对话、互动的过程中,使平凡人物也具有宏大历史的参与感。在《刘少奇的四十四天》中,通过对百姓生活的深入了解,充分体现国家领导人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照和体恤。而对于“雷锋”这样的小人物、大英雄题材,《离开雷锋的日子》则通过叙事视角的精心建构,站在平民百姓的立场,见证雷锋离开后“雷锋精神”永垂不朽的叙事内核,将主题巧妙地传达给观众,在当时主旋律电影的叙事上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同时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票房收入进入1996年的前十名。有评论说:“这种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题中注入伦理情感的策略和早期中国电影中的家庭伦理情节剧传统颇有相似,借由国/家、政治/伦理一体化的表述,将个体的伦理叙事与时代的宏大叙事有机融合起来,使得观众在认可人物身上具有的道德品格的同时,也潜在地接受了背后的意识形态诉求。”[6]从这个角度来看,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创作找到了与观众对话的一个契合点,在进行主流意识形态表达的同时又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90年代的革命历史题材创作,《大决战》(1991,1991,1992)、《重庆谈判》(1993)、《鸦片战争》(1996)等,在主旋律的“观赏性”上作出了一定的努力。特别是《重庆谈判》,着力展现了领袖人物柔情的一面,消解了80年代主旋律电影的严肃性,拉近了历史人物与观众之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以《大决战》为例,通过全知视角重现了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的悲壮历史;同时,对于林彪在重大历史转折关头的作用又做出了符合历史基本事实的再现,重塑了枪林弹雨、开疆破土时代的英雄梦想和历史记忆。从这两个方面来讲,90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上进行了有价值、有情怀的探索。

三、新世纪主旋律电影的市场化趋向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市场是最大的政治……市场从根本上来说将成为中国电影的一种试金石,而一切试图通过电影来传达的人文理想和意识形态观念也必须借助于市场才能成为现实。”[7]因此,进入21世纪以来,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浪潮中进行着大胆尝试。2001年,在《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中明确指出“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有利于优秀国产影片发行放映、占领市场的有效机制,减少发行层次,增加发行渠道,促进影片流通,合理分配制片发行放映利益。改革要坚持既提高微观运行的竞争力,又确保增强宏观管理控制力的原则,充分发挥国有电影发行放映主渠道的骨干作用,增强对市场的影响力、辐射力。”*《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参见广发办字〔2001〕1519号。在这样的政策引导下,中国的主旋律电影作品需要快速摆脱对体制呵护的依赖,在市场大潮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和观众感召力。

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观众审美观念的嬗变和大众消费意识的增强,特别是新生代观众群体的迅速扩大,过于直接的意识形态宣传在接受方面的阻力逐渐加大。在新的历史时期,虽然持续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是重要使命,但在实现手法方面,主旋律电影需要更加注重“娱乐性”和“消费性”。因此,无论是取材还是具体叙事,主旋律电影越来越注重它自身的属性特征——经济属性和产业功能。“主旋律电影”依赖政策支持而存续的时代已经过去,建构主旋律电影作品自身的魅力,让观众自愿走进电影院并接受“主旋律电影”的“缝合”和“认同”效用,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主旋律电影所必须完成的任务,而创作实践也确实做出了以下富有价值并获得大众认可的探索。

(一)真实事件改编与类型电影的叙事融合

八九十年代的“主旋律电影”多以一种回顾历史的姿态进行创作,新世纪以来,随着电影市场的进一步繁荣,主旋律电影的叙事策略也随之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为了贴近观众的认知,更多的是面对现实社会、以真实事件为蓝本,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大胆的符合市场规律的创作实践。因此,当下的主旋律电影在叙事上越来越呈现出“商业叙事”的特征,以“去政治化的政治”为策略,以紧张的叙事节奏、炫目的视觉效果、强盛的明星阵容等手法包装作品,以市场化的方式吸引观众进入影院,在自愿观赏的基础上实现主流价值的传达。

近年创作的《湄公河行动》《战狼》系列和《红海行动》等故事基本上都有现实依据,并在事实基础上尊重艺术规律,根据市场要求进行大胆的演绎。“如何让故事好看”成为了当下主旋律叙事比较关注的话题。而回应观众的诉求,在视觉场面营造、主创阵容选择等方面进行关照则是项目运作大格局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以《湄公河行动》为例,选择了备受观众瞩目的“湄公河惨案”为蓝本,突破了以往主旋律电影中以革命历史和英模人物为核心的讲述方式,塑造了当下中国缉毒警察的英雄形象,以类型化的方式传达了匡扶正义、除罪惩恶的价值理念。同时,真实事件的改编也强化了电影作品与现实社会的关联度,容易激发观众的兴趣,有利于施展商业化的营销策略来引爆作品的市场效应。

《湄公河行动》还有效地利用导演的品牌效应,在运用的基础上,凤凰涅槃,再造创生。林超贤导演在香港警匪类型片中作出了不菲的成绩,转战内地的新创作调用了他的既有经验,在坚守传达内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前提下,通过警匪、谍战等类型化的叙事策略,创新地完成了《湄公河行动》的作品形态,也建构起林超贤导演本人的创作品牌效应,为后续的《红海行动》开拓了坚厚的项目发育基础。营造导演的品牌效应为主旋律电影创作拓展前路,也是新时代下中国电影创作富有价值的实践和探索。

(二)以商业大片模式进行生产和宣发

顺应时代的需求,21世纪的主旋律电影在商业化浪潮中也毫无例外地运用丰富多样的营销策略参与市场化运作,将其与警匪、谍战、灾难、革命爱情等元素融合起来,通过奇观化的画面营造,结合惊险打斗的视觉效果,最终搭配明星效应和全方位宣传,呈现商业大片的制作。2006年《云水谣》将涉及到“海峡两岸”的主旋律叙事与缠绵悱恻的爱情相融合,主旋律作品因爱情元素的加入而更加人性化,爱情因战争背景而更动人、隽永,两者结合,自然而然在人类共通的情感领地产生共鸣;另外,作为合拍片,中影集团、台湾龙祥公司以及香港英皇公司都有投资,演员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演技派和偶像派并存,更加满足了年轻市场中的审美需要,是主旋律市场化的一大突破。《建国大业》导演韩三平在采访中说到:“这部影片之所以邀请一线明星参与,首先因为谋划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空间……能够吸引众多演员来扮演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不排除用那么多明星具有商业原因……电影在最开始时吸引人注意的是什么?确实就是明星……所以我不排除明星和名人效应,这是我们要通过这部影片创造两个效益的必要手段……当然确实我们还用明星来提高这一类影片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希望提高普通观众对它的关注,同时提高影片的上座率。”[8]事实证明,在史诗电影的运作中加入豪华明星阵容,是突破观念束缚的大胆创新,庞大的粉丝群体最终带来4.16亿票房,*票房数据来源于“艺恩网”,http://www.cbooo.cn/m/566769。《建国大业》一举摘得年度票房第三的好成绩,*排行数据来源于“艺恩网”,http://www.cbooo.cn/year?year=2009。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果,也更大范围地传达了主流价值,获得了更广泛的社会效益。徐克导演的《智取威虎山》也没有受限于原著和旧版本电影,根据当下的观赏趋向,重新设定了英雄人物形象,在制作层面上采用逼真的数字技术营造出视觉奇观,在商业化制作和主流价值之间找到了平衡点。“主旋律”电影通过商业化策略升级转型。从以前的“重投入轻产出”到现在的“重投入重产出”,新世纪的主旋律电影创作实现了在中国电影产业格局中的突围。

四、结 语

从创作层面来说,主旋律电影通过近四十年完成的在叙事策略上的转型升级,对于中国电影的创新发展和繁荣振兴是极为有效之举,将主流意识形态与不同的电影类型、完善的商业模式进行结合,激发受众的观影兴趣,其思想性才能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事实证明,《战狼》系列和《红海行动》等商业大片,为“如何平衡电影与主旋律思想的关系”做出了表率。“主旋律”是中国电影极为重要的创作理念、创作精神,可以与主流商业电影进行结合,以突破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传统认同障碍。

从对电影的认识层面上来说,在“主旋律电影”创作理念提出的初期,主旋律电影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人民为了新中国成立、为了祖国建设而作出的牺牲和贡献,讴歌在这个艰难历程中呕心沥血的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当时的决策者们认识到电影可以作为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电影有助于树立国家形象和缝合政治认同,但对于达到这一目标的方法还没有探索清晰;新世纪后的电影决策者更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文化产品,电影具有商业属性和自身的规律,这是对电影从“他律性”到“自律性”的认识的深化。这就对电影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紧跟时代的脉搏,聆听市场的声音,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真正实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猜你喜欢

创作
咱也过回『创作』瘾
创作鉴评
当创作不再是幸福的事时
《如诗如画》创作谈
《一场说来就来的雨》创作谈
纳兰词对当代词创作的启示
诗词创作“三要”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