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唐朝过得怎么样
2018-01-23柳余恨
柳余恨
老外进长安
公元630年,在唐朝都城长安的大街上,一大队“辫子军”在唐朝军队的护送下,懒散地走在城内。这队“辫子军”的“带头大哥”是颉利可汗,他们刚在一场战役中败于唐朝军队,成为战俘。不同于一般的战俘,他们并未享受到“捆绑式”待遇,而是自在地走着,一边走一边环顾这座城市——这个他们即将定居的地方。
10年前,颉利可汗成为东突厥领袖,此后,东突厥军队便时常骚扰唐朝百姓,最终被唐朝军队生擒。然而,唐太宗并没有赐死颉利可汗,还命李靖将他送至长安,赐他田宅,授他官爵。这样一来,颉利可汗就成了唐太宗的一颗棋子。
从此以后,越来越多的老外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到唐朝都城长安。这么多老外聚集在长安,他们究竟过得怎么样呢?
老外当官
据金庸考证,唐朝近300年的历史,至少任用了23名胡人宰相。
除了西边的“大胡子”,东边的日本人也是唐朝官场上的一道风景。唐朝时期,日本往我国派遣了19批遣唐使,其中不少人还参加了科举考试,在唐朝为官。
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自19岁来到长安后,30多年间一直在唐朝为官,最高官是安南都护。后因思念家乡,阿倍仲麻吕请辞回国,唐玄宗念其功绩,任命他为唐朝驻日本使节。外国官员的存在,丝毫没有降低唐朝政府的运行效率。相反,不同文化背景的官员通过不断地交流和讨论,让唐朝政府越发自信和开放。
老外赚钱
唐朝时期,商业发达,通往西域的商路畅通无阻,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
在唐朝的商界中,西域人占据了半壁江山。在长安,你可以买到各种西域水果,如葡萄、石榴、西瓜、无花果等;也可以买到各种西域蔬菜,如大葱、大蒜、菠菜、韭菜、黄瓜等。如此丰富的供货,当时任何其他国家的瓜果蔬菜市场都是无法与之媲美的。
在当时的街头,你还可以看到精彩、神奇的西域杂技表演。
老外对唐朝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
唐朝时期,老百姓将西边来的老外统称为“胡人”。因为听不懂他们说什么,所以对那些不明白的话,老百姓习惯称之为“胡言亂语”。久而久之,“胡言乱语”就成了成语,形容人说话没有根据,不符合实际情况。类似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胡说八道、胡思乱想、胡搅蛮缠、胡作非为等。
再举一个更贴近生活的例子。我们平常吃的胡萝卜、胡椒等,都是唐朝时期从西域引进的,它们的名字已经标明了它们的产地。
走进陕西省博物馆,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唐朝时期的人物雕像,其中不乏老外的雕像。他们相貌奇特,或大眼睛、高鼻梁,或长卷发、黑脸庞,或尖额头、宽下巴,或小眼睛、胖脸颊……这些老外生前都是墓主人的仆人,他们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博得主人的喜爱。主人死后,人们便根据这些仆人的相貌做成雕像和主人一起下葬。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情况,外国人已经融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唐朝人生活的一部分。
唐朝,一个自信而开放的朝代,一个个不同肤色和不同面孔的外国人汇聚在长安这座繁华的都市里。正是他们的存在,让唐朝成了中华文明史上最让人怀念的一个朝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