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执行长颜博文:心公益爱永续
2018-01-23
虽然我是第一次参加海峡论坛,可是倍感亲切,因为我的祖籍是厦门,这边的天气、语言、生活习惯感觉非常的亲切。
当然,我跟厦门也特别有缘,因为在一年前我还是台湾一家电子企业公司的执行长,我还在新竹科技园区上班,而几年前我们有一个投资是在厦门翔安工业园区,投资华南地区第一家12英寸的芯片制造厂,总投资金额高达360亿人民币,应该算是这边最大的一个投资了。
关于大会的主题“新时代一新公益”,我今天要分享的是《心公益爱永续》,为什么讲这个题目呢,首先我先从“新时代·新公益”的变与不变开始讲起。
整个世界的趋势可以看到,“新时代·新公益”变的是科技、变的是创新,科技带给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和文明进步,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带给我们整个人类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说,手机就是一个很大的创新,可以用它在网络平台购物,这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当然还有不变的,就是我们看到的趋势永远不改变,其实早在100年前大家都已经是低头族了,不要怪手机害我们变成低头族。
不变的还有什么呢?我们看到大家求知、求实的精神不变。求知,大家当然想获取知识,那么求实是什么呢,就是追求真、追求善、追求美的精神不会变,这也是为什么我要讲心公益爱永续。
新公益最需要的是什么呢?在“新时代·新公益”需要的是新的思路,这三个的交集大家应该可以猜得出来,共通的字就是“新”,但是我要讲的是另外一个“心”,变的是新的科技、新的创新,不变的是我们出发的心。
在1966年创办的慈济慈善功德会,我们的宗旨是外行慈悲喜舍,内修诚正信实,我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希望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无难,这三大目标也会扣紧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心公益,用心做公益,大爱才能永续。
慈济有四大志业发源于慈善、医疗、教育、人文,我们的医疗体系是台湾第一家不用缴保证金、不拒收病患的医院体系,加上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社区志工以及环保回收,变成我们八大法印。骨髓捐赠实际是全世界第二大的骨髓库,仅次于美国。在上个月刚好配对成功超过5000例,其中有2000多例是我们的大陆同胞,可见我们的血缘关系多么深切。
在国际赈灾上面我们也应各种灾难的需求,发展出很多新的科技来作为国际赈灾用,我们称之为慈悲科技。
环保回收也是慈济重视的一个项目,全世界有57个国家地区有慈济的联络处,95个国家、联合国193个会员国将近一半有慈济援助的足迹,慈济在全球15个国家援建过1.8万多户,因为慈济用心做公益,也让全球7个国家定下慈济日或者慈济周,或者慈济月。
几天前我在厦门航空看到一刊物,最后一页吸引我的是最下面的几行文字,它列出了联合国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的17项目标,而比较吸引我的是中间的一段话:“2018年1月厦门航空是全球第一家联合国官方许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涂装飞机交付厦门航空,这架飞机被命名为‘联合梦想号。”
这也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当大谈永续或者是可持续性的时候,其实我认为从来不只是慈善的永续,而是应该从一个宏观的、跟联合国结合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方向来看这个事情。
现在是一个严肃的议题,我们的地球可以持续吗?为什么联合国要谈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呢?为什么一流的企业大家在谈企业社会责任,在谈怎么样承接联合国的17项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因为这个已经变成是一个公众关注的议题——我们地球可以持续吗?
在18世纪中,地球的地表全年的平均温度是13.5摄氏度,这几年来从2014年开始,每一年地球地表温度都创新高,地表温度升高有什么问题呢?其实我们统计,已经比18世纪中上升了1.2摄氏度,这1.2摄氏度有什么重要性呢?
美国科学院发展研究表明,地球地表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海平面会上升2.6公尺,这个会对环境、生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其中影响地表温度升高的因素就是温湿气体的排放,温湿气体排放其中一个重要气体就是二氧化碳CO2,在1850年工业革命之前其实CO2的排放是非常低的,1850年之后CO2的排放趋势非常明显地上升,这就是我们要注意的事情。
整个地球1年所产生的CO2,能够被大自然的树木、杂草进行光合作用还原成氧气的年度总量,如果一年在最后一天达到平衡,那就是没有负载。大家知道,从1987年到现在,地球负载日逐渐往前提,到了2017年足足提前了151天,在2017年的8月初,我们已经把地球可以排放的温湿气体排放完了,也就是说之后我们是在用下一年度的预算,这个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所以温湿气体的排放造成了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也会造成整年度的天灾。我们明白,1980年整年度的大灾难大概有250次,到了2015年的时候已经到了750次左右,这跟地表温度的上升是成正比关系的。
可以想象,如果地表温度越高,其实板块的移动还有火山爆发实际上是可以解释的,而且蝴蝶效应也会更明显。
所以,虽然它叫天灾但是是真正的天灾吗?是纯天灾还是人祸,就说海洋垃圾有多严重,在太平洋看到大量的垃圾漂在海上,因为洋流的关系它会聚集在某个区块,可以想象这个面积有多大,相当于一个法国的领土,大概有18个台湾那么大的面积,都是海洋的垃圾,每小时有160万吨的垃圾持续流入海洋,大部分都是兽药。
不但海洋有垃圾,太空也有垃圾,我们的地球上有4600个人造卫星在运转,这里面有超过1.4万个火箭的零件、还有碎片在太空的轨道运转,包括很多太空上火箭的零件、卫星等,这些总共有760万吨,这个碎片移动的速度有多快?比子弹还快10倍以上,所以这个也是太空的危机。
所以再回过来,为什么地表温度那么重要,我刚才提到每上升1摄氏度,海平面会上升2.6公尺,如果上升2摄氏度,全球会有2.3亿的人口可能被海水所淹没,所以必须要做迁移,其中包括中国大陆6400万人口。
几天前我从台湾来的时候,台湾的电视报道,北极溶冰的速度比我们预期还快,他们预计到2020年甚至更早一些的時候,北极可能完全没有冰块了。据说一只很瘦的北极熊,再没有一个地方可以让它有一个安全的活动空间,可以获取它的食物。当它没有食物的时候,它可能会吃同类。
所以北极熊的命运是不是也隐含我们人类的命运呢?这也是为什么联合国要积极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2016年1月1日正式推动,这就是17项的发展目标,分成三大类。
第一个,保障困难群体。
第二个,资源发展。
第三个,生态伙伴关系。
第四个,全球伙伴关系,也是我们公益平台的重点。我们希望通过所有的公益平台,让社会民间一起来共同思考怎么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我用非常短的时间来分享一下,今年5月12日,也就是汶川地震10周年这天,我们是怎么用心做公益的。因为很多公益来自于灾难,就在“5·12”地震的当天,在花莲慈济总部,慈济同仁已经开始思考怎么在四川做赈灾。
慈济的赈灾有三大步骤。第一,安他的心。第二,安他的身,即灾民身体上的需求。第三个,安他的生,即灾民生计、生活上的需求。
在紧急救难阶段里面,当然及时地提供心灵上的护卫是慈济首要考量的,所以我们也深入灾区,跟这些灾民做互动,安他们的心,给予他们拥抱。
让这些灾民使用慈济的环保碗,这些都不是一次性的,我们在做慈善的时候一定要提高环保的意识。
不一样的灾害现场,我们看到虽然是一个灾区,但在慈济志工的互动之下,灾民还是能够安下心来看到希望,展现他们的笑容,有的还一起加入到我们志工的行列。还有台湾慈济医院的院长,亲自到灾区做义诊。
我们在当地带动志工援建学校,也鼓励灾民加入到慈善行列,有一位灾民说他原来是用打麻将的双手来做环保的。
在雅安地震时也有很多乡亲,因此从灾民变成我们的志工。我们在光明村的援建,还有学校希望工程,慈济所盖的学校——金堂县韩滩慈济小学和名山中学,我们也把孔子的图画都完整地保留下来,还有前进慈济小学。我们整个慈济在四川灾区附近援建了15所学校。
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慈济还在持续做公益,当然这只是四川的例子,慈济在携手走过“一带一路”,在过去52年来也都有陆续慈济援助的足迹,每一个地方都有感人的故事,总共有30个地区、国家接受慈济的大义援助。
最后我想说,很多公益团体是应灾难而来,当然我也要呼吁,在救灾、抗灾、防灾方面,可以借用中国老祖宗的智慧,中国的《黄帝内经》说:“下医医已病,中医医欲病,上医治未病。”在救灾、抗灾、防灾里面,应该以防为主,防、抗、救要结合。
我们的方法是净化人心、祥和社会。如果净化人心可以做到极致,我们相信社会是可以得到祥和的,如果社会可以得到祥和。大道运行可以得到平衡,我们相信天下无灾无难指日可待。
最后结语,新时代、新公益、新思路,有些变与不变,但是用心永远不变,要求我们付出付出再付出,用心用心再用心,最后,勿忘初心、方得始終。感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