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文奎:新时代 社会组织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2018-01-23
近年来,两岸公益界都有交流,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这个交流里面受益良多,特别是在救灾、灾后重建、社会服务、养老这些领域我们学到的非常多,我也借这个机会对台湾的同仁表示感谢。
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题目是《新时代,社会组织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看“中国扶贫基金会”这个名字大家就知道我们就是做扶贫的,当下,脱贫攻坚已经成为全中国最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我想与诸位交流探讨一下,新时代在面临新的矛盾的条件下,基金会的扶贫工作怎么才能够跟新时代、新需求结合起来,让贫困户尽快地脱贫。
中国扶贫基金会的业务主管部门是国务院扶贫办,我们的使命有三句话:“播善减贫,成就他人,让善更有力量。”
我们的工作是针对贫困,涉及五大领域。
第一,健康扶贫,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第二,教育扶贫,解决教育不足的问题、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第三,针对边缘贫困地区,条件比較落后,生计发展比较缓慢,做生计扶贫和社区发展。
第四,救灾和减灾、灾后重建。
第五,参与国际救援、国际发展方面,基金会现在在海外有5个国家的项目,两个国家有正式的办事机构。
我们扶贫的方法就是两轮驱动,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
刚才我说我们五大领域,各个品牌项目都有二三十个,我就不一一细讲,今天从一个很小的点切入,跟大家分享社会组织如何解决社会问题。
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贫困的村庄作为一个整体,如何通过资源的投入疯狂地改进,让这个村庄获得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个问题是这么产生的,就是扶贫漏斗现象,什么是扶贫漏斗现象,漏斗上面大下面小,投入一点东西就掉下去,不管你有多少东西,如果是这种投入方式是一滴都剩不下的,但是漏斗又有一个特点,就是你一次投入一堆,超出它的直径,它就会因为压力等各种作用挤住了。
过去的扶贫,去贫困村一年一年地去扶贫,今天建个学校,明天送个书包,后天发点慰问金。但是多年以后你去那个村庄,会发现没有大的变化,后来我们就反思,我们原来那种每次都很小规模的投入就跟这个漏斗一样,每次都不能满足村庄发展需要的资源,最后投入的资源就像无底洞一样全都漏出去了。
我们觉得这种方式可能很难让一个村庄最后持续地发展起来,所以我们就在想,既然漏斗是这样的原理,我们能不能以村庄为单位一次投入比较多的资源,满足它发展所需,这样是不是能够帮它持续地发展起来。
有了这个假设,我们就开始做尝试,2000年左右,我们在大凉山筹到了第一笔钱,开始在村庄做投入,当时筹了1000万,在5个村庄,大约一个村庄投入200万,按照现在的购买力,相当于现在的一个村投入大概1000万左右,是很大的一笔钱,有了钱我们就做很多项目,比如土地改造、房屋改造、种中草药,甚至建毕摩文化博物馆。
项目开始的时候,村民都很兴奋,说这么多年就没做过这么大的项目,最后我们各个项目搞得热火朝天,村民充满了希望,到项目结束的时候,我们去评估发现这几个村的漏洞并没有被堵上。很多项目虽然我们征求了村民的意见,但基本上我们的项目是官员和专家去设计的,包括像文化博物馆这样的项目,当时专家认为非常有价值,把文化、宗教等一些元素融了进去,但是村民并不这么认为,他们不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些项目。
所以,最后项目结束的时候,专家不再去了,项目官员完成了项目的任务后也走了,这个村庄的很多项目就难以持续了。
后来我们就反思为什么,当然最后得出的结论,大家可能现在已经知道了,是因为村民没有站出来,村民没有发挥在村庄当中的主体作用,完全靠别人,别人一走,这个项目就没有了,是靠不住的。
所以我们从这个项目得到的教训就是,如果再有机会做这样的尝试,我们一定要把村民动员起来。
汶川灾后重建的时候,我们基金会筹了3个多亿做各种项目,当时我们说在大凉山的实践得到一些经验和教训,那这次我们能不能再动员企业一起尝试做些事情,来促进整个村庄的发展。
很快,诺基亚支持了我们500万,在德阳绵竹土门镇民乐村,大约500户。结合上次的教训,我们说这一次一定要让村民来扮演主角,怎么扮演主角,我们调研了半年左右,最后认为把村民组织起来建立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让那些能人和能力比较弱的人结合起来,大家形成一个共同体,以共同体为载体把村庄所有的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规模经营。
以此为条件,我们把资源投入进去,这个资源归合作社所有,通过股份量化给全体的村民,这样的话能人带着穷人、一般人干,村庄一旦发展起来,全村的人都受益。这个假设我们觉得应该是可以的,因为这就是现代企业的制度发挥效果的基本原理。
合作社建立起来之后效果非常好,村民空前团结。在灾后重建过程中,这个村庄房屋恢复重建、道路恢复重建的速度当时在绵竹县是最快的,质量也是最好的,但是这并不是重建的基础,恢复重建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要帮村民增加收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那怎么办?要做产业项目。产业项目怎么做?我们希望村里的能人站出来带着大家一块来做。当时村里最有能力的人是养猪大户,一年养几十头猪,一年能挣10来万,后来我们说合作社出钱跟你合资,你来扩大养猪的规模,然后赚了钱给你发奖金,你可以多分一点,其他的交给合作社,分给全体村民。
结果动员了两个月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那么养猪大户为什么不站出来?养猪大户说:“风险太大,以前我养猪养活了赚了钱全是我的,万一养死了损失我全部承担没有问题,现在全村的猪都交给我养,赚了钱我分不了多少,一旦遇到猪瘟亏了,全村的人都得骂我,我就没法在村里混了。”
这些养猪大户的风险意识很强,后来没办法,我们就在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打广告,招商引资,谁有资源和经验跟我们村里合作社合资,我们投资,大家共享发展的成果。广告发出后,投标很踊跃,当时我们合作社还有200多万的本金,在当时2008年是很有吸引力的,13个项目来投标,最后我们选了一个食用菌项目。
为什么选这个项目呢?投标人戴总曾在马来西亚给一个企业家种食用菌,很成功,家乡发生了灾害——地震,他回来参加救援,说支援家乡的建设。村民代表包括当地政府的官员、企业家代表,都认为这个人靠谱:首先,有技术,技术肯定是过硬的,不然不会出国;第二,有情怀,回来支援家乡建设;第三,有资金,愿意跟我们合资。
但是这个项目最后也没有成功,为什么失败呢?因为投标人不是合作社的人,没有得到村民的信任,不懂得怎么跟农民打交道。
举个例子,食用菌厂是小规模的生产企业,最多聘用15~20个人,每人每月支付1000~2000元钱薪水,村民都想来打工,但是没这么多工作机会。戴总说我们已经不招人了,农民就说必须得招我,戴总说为啥啊,村民说因为你租的大棚、租的地是我们家的,你要不让我来打工,地就不租给你了。如此这般各种理由,最后食用菌厂最多时聘用了50多人,流动资金很快就耗光了。另外,最直接的失败原因是技术没控制好,戴总说农民技术不过关,致使食用菌1/3发生感染,这直接导致了亏损。
所以这个项目也失败了,我们总结失败的原因就是外来的和尚虽然有可能会念经,但是他如果得不到村民的信任,不能融入村庄,村民还是无法由他来带动起来。虽然表面上有组织、有能人,但是这个村庄的村民并没有发挥主体的作用,所以又得到了新的教训。而是我们觉得这个路子是对的,合作社展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我们决定有机会再尝试。
这就到了2010年玉树地震的时候,灾后重建,怎么来帮农民发展产业呢?我们还是要做合作社。甘达村是玉树结古镇的一个贫困村,当时去做调研,我们准备投入200万做产业发展项目。做什么项目呢?村民说给我们捐一个车队吧,我们要跑运输,当时我们觉得特别不靠谱,玉树不应该养牦牛、挖虫草嘛,干吗买车啊?
后来一分析,村民是对的。玉树灾后土坯房全部倒塌,因为玉树是高原城市,没有任何工业基础,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要从800公里之外的西宁运输过来,所以运输成本占玉树灾后重建成本很大的比例。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买运输车应该是有市场的,但是我们的条件是必须建合作社,所有的村民都能够分享利益,赚得的利润归合作社分给全体村民。
没有想到,只用了半年的时间,项目的基本投资就收回了,一年的时候就开始分红。最让我们欣喜的是.我们当时选的这个理事长是位60多岁的老人,他带着理事会成员到处去找生意做,两年时间过去了,到2014年前后,灾后重建的任务基本结束了,运输的生意越来越少,最后合作社变卖了一部分卡车,买了客车,申请了长途客运线路继续运营。今天,这里已经不光是跑客运,而且开了批发市场,用剩下的大卡车从西宁拉大众物资到玉树批发,据说运营得非常好,这让我们尝到了成功的滋味。
从2000年开始尝试,10余年来,我们基本上把以合作社为平台、带动贫困户发展这条路走出来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后来又在雅安做了美丽乡村项目,把农民灾后重建的房屋不仅仅用于满足居住需求,还在合适的地方开展旅游,房屋外观要设计得有模有样,内部装饰要能满足游客基本居住要求,还需要给农民培训,让他们有服务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在其他地方做了尝试,比如将农民闲置的、废弃的房屋进行改造,做成相对高端的民宿,为村民增加收入等,现在有20多个村庄正在改造。
前面讲的运输队、美丽乡村项目等,都是以合作社为基础发展的,那么没有这些资源的怎么办?针对有特色产品的地方,我们推出了一个新平台——善品公社,也是以合作社为载体,解决生产规模的问题,解决产品质量控制问题,解决品牌的打造和统一管理的问题。善品公社现在也是一个比较好的精准扶贫项目。
总而言之,我们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意识到村庄的整体发展是需要一次性的投入,从2004年到现在,我们不断地碰壁、不断地失败,有很多教训,但是到目前,到2014年甘达村的项目成功,我们觉得找到了贫困村庄发展之路,我们有的时候把它叫做“打开农村发展的金钥匙”。
这个“钥匙”有三个要点:
第一,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今天的市场必须要契合新时代、新需求。比如,民宿项目满足的是大家乡村旅游需求,善品公社是满足大家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这样的市场对接之后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第二,要能生产出来合格的农产品或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样消费者才愿意付出相对的等价来購买你的服务和产品。
第三,必须把村民组织起来形成规模。你可以是股份公司,也可以是协会,也可以是合作社,当然我们认为目前最合适的是合作社,因为有各种政策优惠。如果是不以合作社组织起来,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模式是没有办法生产出来合格的农产品或者提供优质的服务,这是我们探索十几年的体会和感悟。
最后,大家都知道社会组织要解决社会问题,需要这几步。
第一,发现问题,瞄准问题,就像我们认识到原来的扶贫解决不了村庄持续发展的问题,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
第二,研究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的方案是建立合作社让农民参与进来,行不行需要去尝试,错了再去试。
第三,采取行动,不断试点。
第四,试点成功进行传播、推广。
当然这里面很难,像我们这个项目一试试了十几年,但我觉得不管什么样的问题,只要我们坚持,就有机会去改变,我们如果放弃就输了,这是我的一点体会和感受,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