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工作本土化所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出路

2018-01-23惠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2期
关键词:本土化救助困境

惠宇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201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再一次把社会工作人才作为重要的人才队伍来进行建设,这些举措无疑证明了社会工作在我国现阶段的重要性。但由于我国的国家体制和经济战略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在我国的本土化面临着重重挑战,而在这诸多困境中,拨开迷雾、理清思路,寻找属于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出路正是当务之急。

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本土化

社会工作产生于欧美,最初以慈善性事业的形式存在,主要致力于解决因当时工业化、城市化而引发的贫困问题,例如英国1601年颁布的济贫法案、德国1788年实行的汉堡制等都旨在解决本国大工业化背景下的贫困问题及贫困问题连带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的不断加快,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出,单纯的助人为乐、表达爱心已不能够解决此时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更为专业化科学化制度化的助人自助的体系,所以专业的社会工作应运而生。所以说社会工作并非是凭空出现一蹴而就的,它是立足于欧美的国情并根据其社会的需要不断变化发展走向完善的。

社会工作因其自身强大的“社会的稳压器”功能,成为世界各国应对工业化城市化所引发的社会问题的模板。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普遍抱有一种专业理想主义倾向,寄希望通过社会工作来解决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但随着引进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国家出现“不亲和”现象,20世纪70年代学者们开始质疑西方社会工作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适切性,从而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的概念。王思斌教授是较早提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是指产生于外部的社会工作模式进入中国(这是一套经济的、政治的、社會文化的政治体系)同其相互影响进而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和发挥功能的过程。由此可见,社会工作本土化强调不能一味地做“拿来主义”,而要将专业的社会工作融入本国的经济制度政治体制当中,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社会工作体系,而不是一味地学习他国先进经验,忽视本国实情。

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现状

综合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人民需求以及社会工作在我国所发挥的作用来看,社会工作虽在其本土化过程中对解决社会问题创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本土化仍面临着重重的困境。这与我国复杂多样的社会工作体系的存在有着直接的关系,王思斌教授认为,我国存在着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社会工作体系,一个是“本土社会工作”,即众多学者认为的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存在着的一套系统化的,由政府部门、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实施的,帮助其成员解决现实困难和问题的制度化做法;另一个则是借鉴国际社会工作经验所形成的专业社会工作。这种专业社会工作就是我们讨论的需要进行本土化的社会工作,而本土社会工作随着我国经济的剧变、政治体制的改革,其原本的以政府包办的行政行为实现的社会救助已出现了很大的漏洞,但本土社会工作却未因其缺陷而退出历史舞台,仍然在社会工作大框架下发挥着其作用。人们对原有的政府包办救助体系存有留恋,习惯了“有困难找政府”,这无疑就为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制造了巨型屏障。也就是说在专业化需要与传统助人体系之间、专业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之间、西方社会工作理念与本土社会结构之间存在着许多困境。

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面临的困境

制度问题。众所周知,社会工作是一项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工作,需要同各个阶层或许许多多的部门、机构、组织进行交往,需要建立一个多方、多元、多层的运行体制和管理机制,需要获得一个各主体之间公开化自由化的信息交流、商讨决策的平台。而我国在这些方面均有不足,政府并未对社会工作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和规范化的管理,党和国家只对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作出原则规定,提出原则要求,却没有出台具体的政策法规,尤其没有资金、机构等方面的支持。大多数省民政厅(局)虽按照民政部要求建立了社会工作领导小组与办公机构,但真正利用这个平台研究工作、推进工作的却很少。没有相应制度的引导、规范和支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只能流于表面,既无法真正发挥专业社会工作本来的社会稳压器功能,也无法与我国实际相结合,人力、物力、财力都受到了极大的浪费,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造成了严重阻碍。

社会工作在我国的群众基础薄弱也是其本土化的重要困境之一。群众基础薄弱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部分群众对原有的本土行政救助体系依赖较深,二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家文化”与社会工作的性质、工作方式等相抵触。我国本土行政性救助体系是根据计划经济体制应运而生的,在计划体制的背景下,政府是所有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所有社会问题都由政府独自解决,没有其他机构或组织的参与,广大群众也习惯了“有困难找政府”的求助模式。即使在当今社会,政府仍在集中公共权力解决较为棘手的社会问题上占有很大优势,例如地震、暴动等危机事件。所以群众对政府的依赖仍然存在,无形之中也就为专业社会工作在群众中的开展增加了难度,削弱了群众基础。另一个削弱社会工作本土化群众基础的就是我国群众的“家文化”情结,我国自古受儒家文化影响注重家庭伦理,强调家庭对个人的重要性,早已形成以家庭为单位解决困难的社会共识。王思斌教授就指出在中国社会,由于个人与家庭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所以在本质上这一范围内并不存在求与助的关系,如果有,可以视为自我求助。人们不对这种帮助感到负担,认为家人的帮助是理所应当的,而社会工作者以陌生人的身份进行帮助,即使会给予当事人比家人或熟人更好的服务,但当事人却对这样的服务感到不知所措,同时产生不信任,这就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自然也对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创造了困难。还有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已经形成了“家丑不可外扬”、“谁家的孩子谁抱走”的传统定式思维,如何容纳社会工作者这一“外人”的介入也就一个很大的难题,进而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进程。endprint

社会工作本土化还面临的一个重要困境则是我国的地区间、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大差距让社会工作本就不甚明朗的体制建设更加的复杂,如何应对这种差异更为社会工作人员提出了很大的难题,更何况我国现在虽加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但对其的培养也仅止步于专业知识层面,工作人员对解决贫困偏远地区的社会问题毫无经验,更不用提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当地实际相结合,这也就使社会工作本土化更加艰难。

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出路

社会工作的本土化过程是一个嵌入性的发展过程,它必须从制度、服务、管理等层面逐步渗入,与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救助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相融合,这必将是一个漫长而又充满困难的过程,但究其困难始末,逐个击破,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出路也十分明朗。

社会工作在本土化过程中,相关制度建设的缺乏可见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对社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既没有全面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议,也没有出面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与运行平台。所以社会工作在制度层面突破本土化的困境,最重要的是转变思想、落实行动。转变思想是要在国家宏观政策倾向于社会工作本土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更新、纠正、统一各级党政机关领导及执行人员对社会工作的认识,正确理解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内涵,不再走以往以政府为主导的包办救助的老路。落实行动则是党和政府要在转变思想的前提下,明确责任主体,理清民政部门的社会工作职能,加强其对社会工作的主管牵头作用,打破社会工作谁都能管却谁都又不管的尴尬局面。各省市民政厅(局)要积极响应民政部的工作号召,将工作做到实处,积极反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政策的改进。

要解决社会工作本土化过程中群众基础薄弱的困境,就要从困境入手,对症下药。首先,对于人们过于依赖行政型社会工作的行为,应从两方面进行解决,一方面是改变社会群众的思想认知,要让群众认识到社会工作救助的便利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这就要求实际社会工作具有可靠性,要求社会工作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社会工作的配套制度相对健全完善,能够给予困难群众满意的服务。另一方面就是要求政府要明确自身职能,通过健全的管理体制让群众明白什么事归政府管,而不是对所有事物都一手抓。再者,针对“家文化”的情结,就像对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既不可全面吸收也不能一味摒弃。家庭内救助和熟人救助在社会工作没有出现在中国的几千年内,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其存在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为了迎合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就将其全盘否定,那可谓是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所以就必须让“家文化”渗透进社会工作之中,这就要求社会工作者不能像以前一样等着他人上门求助,而要积极主动的向他人表达自己助人意愿,将自己的身份由“陌生人”转变为“自己人”,因为在中国熟人社会的体制下,人们未必愿意让陌生人帮助自己,只有拉近双方关系才会有利于相互间信任的建立,从而也会推动社會工作的实施。

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差异并非是一日能解决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转变的关键阶段,如何能在稳定社会的同时又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国家当今重要的课题之一,只有推动国家经济整体协调同步增长,才会为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减少实施阻力。社会工作人员也应在掌握应有知识的基础多深入实践,积累实案经验,才能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得出适合我国的社会工作方法,而不是闭门造车,故步自封。endprint

猜你喜欢

本土化救助困境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水下救助抢险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