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神经认知功能指标研究
2018-01-23范北方谢博李泽辉高彩虹
范北方+谢博+李泽辉+高彩虹
【摘要】 目的:研究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神经认知功能指标的情况。方法:将本院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将普通人60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进行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Stroop颜色干扰测验,比较两组入选者的神经认知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Stroop颜色干扰测验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执型精神分类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认知功能缺陷。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一级亲属; 神经认知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of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ranoid schizophrenic patients.Method:Our hospital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60 patients with paranoid schizophrenia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set as the study group,another 60 ordinary peopl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ference objects and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sustained attention test,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block diagram test,digit span test and Stroop color interference tes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neurocognitive function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of subjects.Result:The sustained attention test,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block design test,digit span test,Stroop color interference test result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first-degree relatives of patients with paranoid schizophrenia have neurocognitive deficits in different degrees.
【Key words】 Paranoid schizophrenia; First-degree relatives; Neurocognitive func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Nanshan District Chronic Disease Control Hospital,Shenzhen 518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33.033
偏執型精神分裂症是重症精神疾病,多在青少年阶段发病,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对患者的社会功能造成了严重影响[1-2]。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偏执型分裂症的核心症状,即便在病情缓解后症状依旧持续的存在[3-4]。文献[5]研究认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神经认知功能异常的情况,会表现出注意力障碍、言语与记忆功能下降等特征,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存在相似性。也有研究认为遗传负荷对多种认知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认为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遗传的表现形式之一[6-7],是研究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发病制剂的新途径。因此,本研究对偏执型精神分类症患者一级亲属神经认知功能指标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排除标准:排除教育年限低于8年,有精神疾病史,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入选前6个月内有物质滥用史,头部外伤致失去意识>5 min,有神经系统疾病或损伤史,伴有明显继发性认知损害的躯体疾病,有明显认知缺陷的药物治疗史,有电休克治疗史,以及色盲、色弱、失明及听力障碍者。将本院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60例作为研究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46~68岁,平均(50.6±4.1)岁,教育年限8~19年,平均(14.1±1.3)年;另将普通人60例作为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5~68岁,平均(50.4±4.2)岁,教育年限8~18年,平均(13.9±1.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选者知情,并在知情参与研究书上签字确认。
1.2 方法 两组人员均进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试,由两名精神科医生完成,测试项目有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Stroop颜色干扰测验[8-9]。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持续注意测验是检测注意力和警觉性,包括听觉和视觉的持续注意;0~9共10个阿拉伯数字,看到/听到除“3”以外的任何数字立即按空格键,越快越好,评定分值为20分,分值越接近20分,视觉/听觉错报数、视觉/听觉漏报数越多。(2)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是对于128张卡片按照颜色、形状、数量分类,评定统计128张卡片的正确应答数、错误应答数和持续性错误数。(3)木块图测试是对受试者分析、综合、知觉组织、辨别空间关系和视觉运动协调性[10];要求被试用方块摆出同样的图案,评定分值为20分,越接近20分,受试者的空间关系和视觉运动的协调性越差。(4)数字广度测试是受试者顺背和倒背,顺背测量短时间听觉、言语、记忆和注意力,倒背测量工作记忆[11];评定分值为20分,越接近20分,受试者的数字广度越差。(5)Stroop颜色干扰测验分为单纯颜色命名测验和混合颜色命名测验。单纯颜色命名呈现XX颜色,混合颜色命名要求命名目标刺激(含一致刺激、不一致刺激)的书写颜色。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入选者持续注意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结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5例患者脱落,研究组中3例患者脱落。研究组持续注意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入选者Stroop颜色干扰测验结果比较 两组均无患者脱落,研究组Stroop颜色干扰测验的一致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入选者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结果 两组均无患者脱落,研究组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正确应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分裂症类型,起病年龄较其他各型为晚,病初表现为敏感多疑,逐渐发展成妄想,并有泛化趋势,妄想内容日益脱离现实。有时可伴有幻觉和感知觉综合障碍。情感和行为常受幻觉和妄想支配,表现为多疑、多惧,甚至出现自伤及伤人行为。此型病程发展较其他类型缓慢,精神衰退现象较不明显,自发缓解者较少,但经治疗则收效较好。
神经认知功能缺陷已经被认为是偏执型精神分类症的核心症状,认知功能是大脑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包括了注意力、记忆力、语言能力、执行能力等[12-13],在发生缺陷后,影响了患者社会功能的结局。文献[14-15]研究提示,遗传负荷对神经功能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认为神经认知功能缺陷是精神分裂症遗传素质的内表型。对于复杂精神病症状而言,该表现形式更为简单,且容易测试,而且与单一遗传因素有关[16],因此是研究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新途径。近年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神经认知功能的缺陷引起了众多学者的重视。
本研究对比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和正常人的神经认知功能指标,结果发现,在持续注意测验、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木块图测验、数字广度测验、Stroop颜色干扰测验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测验结果与正常人的测验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威斯康辛卡片分类和木块图测验均涉及到了分析、辨别空间、视觉运动协调、综合的能力,是判断执行能力的指标[17],而患者亲属在指标上的表现比正常人差,提示了患者亲属的执行能力差。数字广度测验对患者的注意力、记忆力短时程听觉和言语进行评价[18],结果发现患者亲属的表现比正常人差,因此,认为患者亲属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工作记忆受损是精神分裂症可能的内表型[19]。Stroop颜色干扰测验结果说明患者亲属的反应能力比正常人差,需要长时间才能判断出正确的结果[20-23]。从而得出患者亲属的神经认知功能的指标比正常人差的结论。
综上所述,偏执型精神分类症患者一级亲属存在与患者相似但程度不同的神经认知功能缺陷,这些缺陷可能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素质性的指标,与病情的发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家属进行神经认知功能测试,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是否正常的判断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韩雪,范北方,谢博,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未患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5,25(1):9-12.
[2]孔永彪,王华侨,张津津,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自杀意念与认知损害状况[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9):1281-1282.
[3]赵彩荣,汪凯.精神分裂症患者眼区情绪认知障碍的对照研究[J].安徽医学,2013,34(8):1110-1112.
[4]陈大春,杨可冰,李艳丽,等.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及生活技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5,41(1):26-31.
[5]秦进芳,陈丽曼,杨红,等.分散内观认知疗法治疗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3):23-25.
[6]李净.内观认知疗法对老年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干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8):23-24.
[7]张星,张义.残留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直系亲属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6(1):90-91.
[8]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等.男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全局效率与精神症状相关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1):24-26.
[9]李大奇,吕臻,况利,等.MECT联合rTMS治疗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26):3631-3633,3637.
[10]叶宁,孙玉慧,胡慧灵,等.DTNBP1基因rs4715986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相关[J].基礎医学与临床,2017,37(5):676-681.
[11]程娟,徐小童,毛富强,等.内观认知疗法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社会功能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4):313-315,322.
[12]邱玲玲,王继丰,吴迎春,等.认知行为治疗对女性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4,26(5):15-17.
[13]向世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31(21):138-139.
[14]张志荣,武大胜,张志香,等.精神分裂症独生子女患者生活质量研究[J].河北医药,2014,15(18):2831-2833.
[15]张耀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断裂基因1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1):74-75.
[16]李忠杰,丁梅,庞灏,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GRIN1基因-855 G/C与-1140 G/A位点的遗传多态性[J].法医学杂志,2013,29(2):107-109.
[17]王春红,李继,孙志刚,等.多巴胺受体1基因遗传多态性与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在中国北方汉族群体中的关联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1):36-40.
[18]罗霞,张文蔚,蒋廷云,等.汉族成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和症状亚型差异[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3(4):237-243.
[19]徐征.揭开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机制)之谜[J].心理医生,2016,22(9):243-245.
[20] Mehta U M,Bhagyavathi H D,Thirthalli J,et al.Neurocognitive pre-dictors of social cognition in remitted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 Res,2014,219:268-274.
[21]老帼慧,杨蝉娟,关力杰,等.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的健康一级亲属认知功能的对照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7):406-410.
[22]张治坤,秦鹏,谭立文,等.精神分裂症患者一级亲属的认知功能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3):235-236.
[23]万晓娜,蒋廷云,江丽云,等.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一级亲属感觉门控P50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9):544-547.
(收稿日期:2017-10-10) (本文编辑:张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