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经济模式的共享单车优化发展初探
2018-01-23王卓甫闫洁
王卓甫 闫洁
[摘要]随着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在解决了城市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扎堆“过剩”、维保不力、未来环保风险等问题。文章从现阶段城市共享单车的现存问题入手,分析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共享单车租赁企业“共享管理”“共享规则”等行业内部“共享”的建议,为共享单车优化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共享单车;共享管理;优化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064
1引言
2015年底以来,市场化的共享单车逐渐布局国内各大中城市。共享单车从面世以来,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从盛赞其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到由此引发了国民素质大批判,再到后来,舆论开始担心以便利、环保著称的共享单车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环保杀手。而在城市治理方面,2017年5月以来,国内多个城市开始禁止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新增投放共享单车,共享单车区域内过剩投放的问题浮出水面。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共享单车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命运,个中问题值得研究。
2现阶段共享单车运营的主要问题
从城市治理方面和城市建设参与者的角度看,共享单车经由一年多的快速发展后,主要累积了下列问题:
(1)共享单车乱停乱放严重。尤其是在城市的地铁口、商场门口、公交车站台周围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区域,各品牌共享单车往往扎堆乱停乱放,乃至把人隔离在该区域之外。共享单车在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后,又导致了“堵塞最后十米”的新问题。
(2)共享单车破损情况突出。2017年5月,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北京居民使用共享单车的调查”显示,车辆破损最突出,有722%的被访者遇到过此种情形,主要表现在刹车失灵、车胎没气、掉链子、车把或坐垫损坏。[1]共享单车破损严重将引发安全隐患。
(3)共享单车存在未来环保风险。以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为发起者,出于使用安全考虑,多将共享单车的报废年限设置为3年。根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2016年和2017年投放到市场上的共享单车,报废之后会产生接近30万吨废金属,相当于5艘航空母舰结构钢的重量。[2]此外,还会产生大量废弃橡胶、塑料等。未来或有环保压力。
3共享单车运营问题的成因分析
总体来说,共享单车一年多的发展是这一新兴业态的起步发展阶段,或者说叫作共享单车业态发展的“上半场”。在这个阶段,各互联网租赁企业借鉴了当年滴滴和UBER进入市场的模式,即靠“烧钱”海量铺货抢占市场份额和培养消费者新的出行习惯。据中国自行车协会官网报道,2016年,国内近20家品牌互联网租赁企业投放了约200万辆共享单车,而2017年预计投放总量极有可能接近2000万辆。[2]这是市场不能承受之重。
在这个快速抢占市场的起步阶段,由于经验不足,也由于缺少相关行业组织的平衡,各共享单车企业在社会责任的构建与完善方面着力不够。截至目前为止,各共享单车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而激烈的竞争,当然也不乏部分企业开始审视社会责任的构建,但在“共享管理”“共享规则”等方面,仍没有整合重构的迹象。因此,鉴于单车维保费用与回收成本高昂,乱停乱放、破损问题以及潜在的环保风险,都交给了城市公共管理。但是,城市公共管理的力量毕竟有限,无力承担遍布街头的海量的共享单车引发的后续问题。
4共享单车优化发展的路径探索
(1)以企业社会责任的担当赢得市场尊重。按照市场规则,责、权、利是相对应的。共享单车租赁企业在抢占了市场份额的同时,却把一部分本应属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留给了城市公共空间,这是有违“责、权、利对等”的市场原则的。所以,共享单车业态在进入“下半场”优化发展阶段后,比拼的不应再是短期内大规模的投放量,而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边界划定与体系构建。事实上,已经有企业开始着手这方面工作。比如,有的探寻利用电子围栏等技术手段解决用户乱停乱放等问题,有的与再生资源公司结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设计启动对共享单车的“全生命周期管理”。[3]市场上任何一款产品的最终胜出,都会是以客户体验优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为支撑,共享单车亦不能例外。经过未来市场的大浪淘沙,能够屹立潮头做大做强的共享单车租赁企业,当是通过技术手段重构市民出行秩序的企业。
(2)以“共享管理”降低运营成本和避免单车扎堆。共享经济一般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4]其主要特点是,包括一个由第三方创建的、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市场平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商业机构、组织或者政府。共享单车被认为是共享经济模式下的新业态,那么,就有必要在“共享”方面做足文章。
观察各共享单车租赁企业,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每家共享单车企业都致力于将自己的产品推向市场、由消费者共享,但共享单车企业之间却是完全隔膜与对抗竞争的关系。这不利于共享单车租赁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更不利于解决由共享单车井喷式投放所导致的公共秩序新问题。比较理想的路径是,各共享单车租赁企业能够共同搭建一个信息反馈平台,以降低单车维保成本和避免单车扎堆。目前的共享单车多安装有GPS定位系统,这是各共享单车企业共同搭建信息反馈平台的基础。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预警城市某个区域单车的密集程度,突破一定密度后,则由信息平台向消费者发送预警信息甚至通过价格杠杆劝阻消费者骑车前往;也可以统一反馈各单车集中停放点破损单车的数量与情况,从而打通各品牌破损共享单车的维保,实现各品牌一并维保,品牌商在后台支付各自费用,尽最大可能降低各自维保的成本。
(3)组建共享单车行业组织,平衡各方利益关系。让原本处于对抗竞争关系的各共享单车租赁企业搭建统一的信息反馈平台,不免有些困难,除非是一枝独大之后可以定义统一规则。这种情况下,像其他行业一般组建共享单车行业协会,就显得尤为必要。在行业协会的平台之上,各共享单车租赁企业“共享管理”“共享规则”就成为一种可能,尤其是,通过该平台可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比如破损单车统一维保的成本分担。
5結论
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共享单车在很多城市并不是“过剩经济”,只是分布不合理,城市中心区过于集中密集,而城郊区域则供不应求。有必要通过企业责任的担当与构建,以“共享管理”“共享规则”实现共享经济模式下行业内部最优化的“共享”,从而促进共享单车新业态的优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北京市统计局共享单车带动骑行风尚 对居民生活方式产生积极影响[EB/OL].[2017-05-09].wwwbjstatsgovcn/zxfb/201705/t20170509_373306html
[2]孙奇茹共享单车:用户不够用了[N].北京日报,2017-06-20(015版).
[3]刘园园井喷之后“老弱病残”的共享单车何处安放[N].科技日报,2017-06-27(005版).
[4]天津经济共享经济[J].天津经济,2016(6):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