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2018-01-23彭四平
彭四平
[摘要]文章对国内外特色产业发展理论进行了归纳、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城市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选择和应用理论指导实践活动。
[关键词]特色产业;产业发展理论;区域经济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1056
1特色产业的概念
学者们对特色产业的理解和界定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
第一,基于特色资源的角度。一般认为如果某些地区具有独特的或者排他性的资源,以这些独特或者排他性的资源为基础而形成的优势产业即为特色产业。例如,贵州的以茅台酒为核心的白酒产业,硅谷的以IT人才为基础的IT产业。宁夏统计局课题组(2000)认为,特色产业首先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其他区域不可复制也无法替代;其次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最后已经成为某地区的优势产业,具备一定的规模性和较强的竞争性。彭建文等(2001)认为,特色产业是围绕某区域内的特色资源进行开发、整合、运营而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产业链。
第二,基于生产要素比较优势的角度。特色产业是指在充分发挥区域独特自然资源优势、区域位置优势、特色传统文化优势,或者科学技术先进性垄断性优势、稀缺人才资源独占性等优势的基础上,集聚与之有紧密联系的生产经营企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特色产业群体。
第三,基于产业优势的角度。沈道权、肯留德、谭克虎等人是从这一角度去理解特色产业的。他们认为特色产业就是充分利用经济区域的地理优势,形成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规模经济效应和强烈区域色彩的优势产业集群。特色产业既具有优势产业的属性,是区域内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也具有独特产业的属性,是某区域标志性的产业或产品,如贵州茅台酒。
第四,基于综合比较的角度。宋效中等人认为:特色产业就是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的产业,地方特色资源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形成的独特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地理环境、传统文化、科学技术、管理思想、稀缺人才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具有区域特色、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就是特色产业。
郭京福等(2006)对特色产业比较全面地定义为“以特色产品、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工业、农业技术为依托,以市场经济运行方式为手段,围绕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可替代性、可持续发展性和竞争性,且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能生产开发满足公众需要的特色产品的产业体系”。
综上所述,特色产业是区域特色资源和其他经营要素稳定结合、协同运作,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强劲、发展潜力较高,并且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带动作用的产业集聚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發动机。
2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21产业集群理论
对于产业集群的思想的研究是 19 世纪末,以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为标志。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Weber 和 Krugman 的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波特的集群理论。
马歇尔把这些具有深入的联系而聚集在一起的中小企业的具有专业化特征的生产活动区域称作“产业区”。他认为产业区的形成是企业追求外部的规模经济的结果,因为聚集能够促进企业间资源的共享,弥补企业间资源拥有和需求不平衡的矛盾,从而使规模报酬递增。
德国经济学家 Alfred Webber 的产业集群理论认为企业集聚能够促进企业更加低成本地建立和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并且充分利用,能促进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从而在提高企业收益的同时和降低了企业的运作成本,极大地扩展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利益促使企业聚集。
Krugman通过建立中心边缘模型指出产业区集聚可以形成多样化的空间格局,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企业活动内容的差异化,使得具有差异的企业和具有差异的活动会在不同的区域集结。
增长极理论由法国经济学家 Francois Perroux 最早提出,该理论认为由于经济发展的平衡性,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或者同一地区不同行业的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不平衡性,那么这个地区的经济要实现快速增长需要形成某个增长极即优势产业,然后围绕该优势产业进行聚集,形成规模优势产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
波特的集群理论认为地理集中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形成,优势产业又进一步促进企业的集中,并实现专业化发展。产业集群化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源泉。
国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多是从产业集群的培育实践上进行探讨。例如,王辑慈认为国家有竞争优势的关键是国内企业有竞争优势,企业要具有竞争优势就要形成具备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仇保兴主要研究小企业集群。他认为是专业化分工导致企业集群的诞生。产品、市场需求、人文环境、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巨大影响。
盖文启构造了区域创新网络理论体系,他认为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地降低产业的交易成本,拓展利润空间,从而形成外部经济效应。同时还能增强企业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产业的竞争优势。
22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概念首先由R托伦斯(RT omens)提出的,大卫·李嘉图后来对其进行了提炼与升华,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比较优势理论所讨论的内容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从早期的比较单纯劳动成本,发展为比较总要素成本,再后来又发展为比较价格。现代经济学所指的比较优势主要包括区域资本拥有量、区域劳动拥有量、区域自然资源拥有量三个方面。当一个地区劳动力丰富,并且劳动成本低时,这个地区应该优先考虑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一地区资本相对丰富,并且获得资本的成本较低时,就可以考虑优先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endprint
区域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区域相对于其他区域的有利的发展条件,如地理条件、特色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资金资源等要素。斯蒂格利茨后来又指出优越的知识和专业化也是比较优势存在的基础要素。现在人们根据这些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将这些要素分为低级要素和高级要素,低级要素一般指那些有型的看得见的要素,如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而高级要素一般指那些无形的意识形态要素资源,如新知识、新技术、新观念、企业家精神、企业品牌、企业文化、管理等,稀缺人才也是高级要素。新知识经济时代,低级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性逐步下降,而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要。
23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特将企业竞争力问题扩大到产业和国家层面,形成了著名的竞争优势理论。这一理论超越了比较优势理论,从更高的层面上诠释了“优势”的形成与发展。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认为一个国家有没有综合竞争优势取决于其国内企业、产业有没有核心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是主导产业优势的形成与确立。
将波特的这一理论应用到区域经济分析中来,就引申出了“区域竞争优势”的概念。区域竞争优势就是区域内企业、行业的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更直接地讲,区域竞争力取决于这个区域是否拥有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主导产业。而优势主导产业的形成又取决于这一产业里是否有大量的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企业竞争优势最终决定了优势主导产业。
根据现代区域经济学的观点,区域比较优势有时只表现为一种潜在的优势,只有将这种潜在的优势进行开发、培育、创新,才能将这种潜在的优势真正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才能确保区域优势产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获得主动权和制胜权。
24反梯度理论
反梯度推移理论是与梯度推移理论相对的范畴。梯度推移理论认为经济技术发展的不平衡客观上已形成一种技术梯度,生产力的空间推移要根据梯度的实际情况让有条件的高梯度地区先引进、掌握先进生产技术,然后逐步向处低梯度的地区推移。反梯度推移理论则认为其推移顺序,可以由经济发展的需要来决定。低梯度地区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反向推移,实现跨越发展。当然,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基础。实现跨越的必须是在一定基础上进行的,不能无中生有。
第二,具备有利的资源要素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区域位置、交通、科技水平、稀缺人才、知识、观念、文化等。
第三,市场潜力大。市场潜力决定一个行业能否持续发展下去,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第四,区域特色产业要能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的产业是没有前途的,也不可能成为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更谈不上特色产业。
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运用这些有利条件基础上,引进先进技术,大规模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的典型案例越来越多,如美国的犹他州、印度加尔各答等市。
3理论的对比与运用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进一步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在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时,要充分考虑,选择好适应的理论,否则会对区域经济或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错误的引导,使其不能正确发展。选择理论前应该充分了解区域经济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然后对各种理论进行比较和选择,以期达到最好的效应。例如,在城市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该选择好主导优势产业,并集中资源优势形成一定的增长极,便会迅速促进其优势特色产业的形成,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的较成熟阶段,为进一步扩展竞争优势,可以以“梯度转移”理论为指导,合理優化和配置资源使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而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彭建文,王忠诚特色产业选择初探[J].经济体制改革,2001(3): 94-96.
[2]路富裕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J].探索与求是,2001(11):27-28.
[3]沈道权培植特色产业促进西部开发[J].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2001(2):9-14.
[4]宋效中,王利宾,勒兰河北省欠发达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7).
[5]郭京福,毛海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论[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