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2018-01-23张伟闯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工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张伟闯

摘要:教学和学工两大系统存在管理体制、育人平台、资源和信息不对称等现实问题,影响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为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目标,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核心,本文从管理体制、育人理念、育人平台和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建构“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教学+学工;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一、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高校学生工作是集教育、管理、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工作体系,围绕教学开展学生工作既是一流大学发展建设的需要,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95后”当代大学生作为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他们的集体特征,他们的成长需求决定了应对高校育人工作机制进行优化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创新性、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社会对高校人才的特殊需求,并逐步转化为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因此高校需要对育人机制进行改革。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高校大学生恰好是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主体,是教学与学工关系的重要纽带。学生的全面发展既包含学分制体制下的专业成长,即专业技能的提高;也包括思想道德水平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熟发展,即道德水平的提高。“技”与“德”作为综合素质的两个维度,辩证统一,需要教学与学工系统的协同配合,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二、教学与学工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

1.管理体制的不协同

高校教务处、学工处和二级学院的教务科、学工办团委等部门间具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系统界限,教师对本职工作投入多,对其他部门工作关注少,对学生参与教学和学工活动情况了解不够全面。活动安排时间冲突、活动缺乏整合、出现交叉重复等情况时有发生。教学系统中教师“重教学、轻学工”的理念司空见惯,其认为课堂教学和教务管理具有专业性,对学生工作和辅导员、班主任等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而学生工作教师则“重管理服务、轻教育渗透”,投入到日常管理的时间较多,思政教育参与时间少,专业化和职业化成长制度尚不完善,导致活动开展和育人工作往往自成体系,与学生专业学习的结合不足。此外,学校考评机制更加注重专业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职称评定,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学工团队往往不被纳入高校的教师发展和培训体系,因此学工教师队伍的育人理念和方法也需要完善。

2.育人平台的不协同

教学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学实习、见习为辅助渠道,围绕专业教学与实践应用开展。教学管理则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学育人的主要内容是专业教学和教学服务,其育人平台和内容都具有显著的专业性,教学活动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参与,针对性更强,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参与感较低。而学生工作育人则以学生活动、社会实践、志愿者项目、班会等活动为载体,以管理和服务为主要媒介,包括班团管理、学生工作日常管理,缺乏专业教师的系统指导,碎片化特征明显,但学生参与度高、获得感强。育人平台的差异化特征导致了教学与学工活动往往以“教学—学生”“学工—学生”单线互动的模式进行,难以真正融合,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任务量,也导致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3.资源和信息不对称

教学和学工系统资源和信息不对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费支持不对称。由于学校整体工作的部署与安排,学生工作经费相对不足,限制了活动开展的专业性和影响力。第二,师资力量不对称。教学系统有专业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力军,可提供更多的资本支持,而辅导员与学生按照1∶200的比例进行配置,导致其工作量较大,“宽而不专”导致其他问题的产生。第三,学生信息不对称。教学系统内专业教师和教学管理教师分别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业水平,决定着学风建设的方向;而学生工作系统则掌握了学生的家庭信息、心理健康水平、寝室生活、人际关系、社会工作和实践能力与经历等信息。双方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互动,对学生的评价往往会存在局限。

三、“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实践

1.建构协同管理体制

构建“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前提是建立协同的管理体制,从制度上为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管理体制的协同即教学学工在“分而治之”的基础上,形成专门管理机构和体系。第一,建立联动工作小组。为从根本上解决管理体制不协同的问题,在当下分层式管理即高校二级学院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的情况下,成立教学学工联动工作小组,为协同育人的有效开展提供体制保障。教师代表作为小组成员,就各部门工作职责、开展具体工作的内容进行定期研讨,通过召开专题研讨会、联席办公会,加快体制建设和运行的机制化。联动工作小组运行成熟之后,可出台相关章程和办法,使协同管理体制的执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制度层面上为教学学工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安排好顶层设计。第二,建立教师考评激励机制。教学学工联动工作小组的工作有效开展,离不开两条线教师的全员参與。在当下专任教师思想意识尚不统一、教育教学管理任务繁重、学生工作管理队伍事务性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可以成为教学学工加强融合的有效突破口。学生工作管理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引导与帮助,成立由专任教师组成的师资库,对辅导员、班主任等进行专题培训和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工作管理团队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同时,学生工作管理体系,尤其是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活动可以成为“第一课堂”外重要的教育平台。

2.培育协同育人理念

教学学工线的教师虽然分工、职责、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其作为高校教师的角色定位相同,决定了其承担育人的任务一致,共同为人才培养服务的目标一致,这就为育人理念的协同奠定了基础。教书和育人、言传和身教、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这四组关系相统一。“四个统一”应成为全体高校教师践行师德、以德润德的根本准则。无论是专业课专任教师、学生工作管理教师还是教学管理人员,围绕学生成长这一共同目标,都应该恪守“四个统一”的根本要求,加强对“四个统一”的认真学习和领悟。在此指导下,因分工不同而产生的育人理念上的差异,都可以寻求到最佳的平衡。endprint

3.搭建协同育人平台

在协同管理体制的领导下,基于教学学工线共同的育人理念,构建协同育人内容体系,是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的重要实践。第一,学分课程活动化。学分课程活动化,即对部分学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改变第一课堂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活动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之一,强化活动的实践育人功能,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遵循“实践得出理论、理论应用实践”的学习模式,在专业实习和实践的基础上,活动类课程的比例逐步提高。教育教学系统在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影响下作出积极改变,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如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的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即通过举办师范生擂台赛,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过程性总结和评价。活动成为课程的有效补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第二,团学活动课程化。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载体即团学活动,也是学生工作管理系统与学生互动的重要媒介。丰富多彩的团学活动有利于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高校、各二级学院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将团学活动设置为必修课程。课程管理范式下的团学活动会更加系统、规范、有序,参照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的流程,从目标制订到过程实施、从监督执行到评价反馈来解构、建构团学活动,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既顺应大学课程改革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的教师而言,也有了更加有力的抓手,育人效果会更加明显。团学活动课程化已逐步成为高校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表现。第三,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学生工作围绕教学开展、服务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学的师资、课堂等资源可以为学生工作所用,以提升学生工作的内涵和专业化;开学典礼、毕业典礼、颁奖典礼等学工仪典文化活动,又可以作为学生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有效补充。学生信息的共享是协同育人平台能够搭建的重要渠道。如与学业困难学生、心理困难学生、转专业学生、第二校园经历的学生、就业困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经常互动,可以为彼此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在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评价也可更加客观、科学。将不同的标准纳入考评体系,如奖学金的评定既包含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也包括第二课堂的表现,实现了对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引导。

四、结论

本文基于建构“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背景分析,在系统理论视域下,对当下“教学+学工”育人过程中存在的管理体制不协同、育人平台不协同、资源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行研判,以杭州师范大学办学实际为例,探索了“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重要性,从管理体制、育人理念、育人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建构协同育人机制的实践路径,对高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工作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杨博文.社会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8.

[2]范明林.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3]许晓平,张泽一.完全学分制下“專业导师制”和“书院制”的协同模式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6).

[4]孟国芳.基于第二课堂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4.

[5]艾楚君.“五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0.

[6]张晓平.高等院校校内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5,36(11).

[7]郑清文.从“认同”到“协同”——关于基层院系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协同育人的实践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工协同育人实践路径
安徽师范大学学工系统战役工作纪实
学工团队自省:解决校园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研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学工事务管理流程标准化及教育路径初探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