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中游击战不容小觑

2018-01-23郭东风

特别文摘 2017年23期
关键词:游击战敌后游击

郭东风

共抗战,时下网络一派贬低者说中共不积极抗日,或者说中共抗战成绩远不如国军,而且会经常拿出台儿庄、昆仑关、万家岭、长沙、常德、腾冲、仁安羌来证明国军抗战之规模;力挺者便接着拿平型关、百团大战、黄土岭、阳明堡等说事,来证明八路军也是积极抗战的。

中共军队的抗战与国军的抗战打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战法。中共抗战打的是游击战,兵团的作用并不显著,团级规模的仗已经不占多数,许多仗是营以下规模的,占数量最多的是小分队规模的。八路军的优势不在平型关,不在百团大战,不在齐会、关家垴、黄土岭什么的,在哪呢?在那些小规模的游击战中,在那些数不清数量叫不上名字的每战歼敌一个班半个班的小规模零星战斗中。

首先,必须承认国军将士的英勇牺牲和创造的辉煌战绩。但承认国军的英勇抗战绝对不代表就必须得否认共军的积极抗战。诚然,八路军这些今天歼敌半个班,明天缴枪两三支,后天截粮一马车的战绩,当然不具备台儿庄、万家岭、腾冲、长沙等战役那样牺牲惨烈和战果辉煌,甚至无法像平型关、关家垴、黄土岭那样可以拿出来说事,但它数量多。

数量多能说明什么呢?说明一滴一滴的水汇聚起来,也足以使江河汹涌,说明即使像蚂蚁那样一口一口地啃,也足以能吞下一头大象。这就像聂荣臻曾说过的那句话,“咱边区有200多个县,每个县每天打死一个鬼子,一个月就能打死他六七千,就相当于他一个旅团”。而实际上,八路军也就是这么干的。

比如四分区老五团,仗着自己人多枪多斗志强,开始总想打大仗,但实际上人家日本鬼子比你更想打大仗,因为人家兵团作战能力比你更强,所以吃了几次亏后改变了战法,什么战法呢?化整为零,开展分散游擊活动。这其中就创造性地开展了冷枪冷炮活动。三五个人一个小组,悄悄隐蔽于高房顶上,或高大树冠中,或青纱帐里,或芦苇丛中,趁敌不备时,瞄准敌人打一个齐放就跑,撂倒他两个也行,一个也干,反正不等鬼子搞清楚枪从哪打来的,打枪的人早跑没影了。

在抗战最称艰苦的冀中,不仅地区队、县大队、区小队这样的游击队全部化整为零,即使像二十七团这样的主力兵团,到了1941年以后,也大都以大班为单位开展分散游击,这其中,就催生了飞行射击小组和闪击战的成功经验。飞行射击是什么呢?就是快奔快打快撤。

不过呢,这样的战斗,要是分开来讲,一个一个地讲呢,则多数每战歼敌人数往往就那么三五个,即使拣大的说,也不过歼灭鬼子一两个小队俘获伪军几十号人而已,也就不好单独将任何一次这样的战斗像记载第三次长沙会战那样载入史册,甚至无法像记载陈庄、齐会战斗那样载入史册。而八路军当年呢又多数都是这样的战斗,所以就给今天的网友们一种错觉,即八路军根本就没怎么打仗。

也难怪,这样的任何一次战斗,其参战兵力、歼敌人数,都远不及长沙会战的百分之一,你让人怎么在史书上记载呢?要知道史册上的记载可是字字千钧呀,你总不能将哪次伏击战,共打死打伤鬼子七八个,缴获三八大盖五六支写上去吧。

于是,我们能够看到的历史书籍中,就往往只有到某年某月止,根据地恢复了多少、开辟了多少、部队发展壮大了多少等这样笼统而又抽象的字眼。即使也说歼敌多少,也不好说是哪一仗打死的这么多敌人,于是又容易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这数字哪来的呀?你一个像样的仗都没打,敌人怎么就被打死了这么多呢?

当时,在华北的敌后,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各种小仗,一个月下来几个月下来,总的算来歼敌的数字就很可观。

这样的零敲碎打,对于有着强烈军服控的网民和电视剧的观众们来说,少了许多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壮怀与豪迈,少了许多昆仑关或台儿庄那样的惨烈与震撼,从而令许多网友不感兴趣。

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说法,即看一看八路军出征时有多少人?抗战结束后又有多少人?抗战爆发时中共的根据地有多少?抗战胜利时中共的抗日根据地又有多少?这些部队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这些地盘又是如何得来的呢?

如果你真的有心想研究那段历史,你就会发现,根据地的恢复与发展,军队的发展与壮大,这几个看似教化的抽象的文字中,却蕴涵了极端复杂而残酷的争斗,蕴涵着每一天的每时每刻,每一个村庄的每一条道沟里,都无不浸染着的血雨腥风。

可能有人认为,那些零敲碎打的活动,是属于土八路的活动,是属于民兵们的活动,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军事行动。他们感兴趣的,是那些整团整旅建制的,军装威威武武的、步伐整整齐齐的、冲锋陷阵排山倒海一般的军队,是那些每战集中多少个师旅,牺牲壮烈,歼敌累千盈万的大场面,而不是那些满脑袋高粱花子,满腿满脚泥水粪水的农民打扮,今天爬到高房顶上打一发冷枪就溜得没影,明晚摸到村头甩上两颗手榴弹又跑出老远的兵民不分的土老帽们,不是那些每战歼敌四五个人、缴枪三两支的小动作。

他们总认为这些敌后游击小部队、小分队是与主力兵团完全不同的两码事。不是的,绝对不是的。

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战场上,主力部队,游击战,这二者不是风马牛互不相干的,而恰恰是浑然一体的。也就是说,主力部队在抗战中的主要任务,是化整为零的分散游击活动,打的也主要是分队规模的游击战,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似乎主力兵团就只能整旅整团地采取大规模的正规的战役行动。

反过来说呢,那些分散于敌后开展游击活动的小部队,其主要成分也主要是主力部队化整为零后的分队单位,而不是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似乎进行游击战的就只能是民兵、县区游击队。

我绝不否认,八路军、新四军也有旅团规模的战斗,但其所占的比例和地位都是次要的,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小部队小分队的游击作战。这是中共抗战的特色,是与国军抗战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打法。

猜你喜欢

游击战敌后游击
游击专家 张正坤
β−-Decay Half-Lives for Waiting Point Nuclei Around N= 126∗
《游击英雄》战火中的铿锵玫瑰
华北敌后国民党军的游击战及其失败
奋勇战敌后 担当主力军——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
论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白崇禧与抗日游击战
坚持中原敌后抗战的李先念
高敬亭游击作战指挥艺术
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游击战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