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8-01-23
生鲜电商的发展之路在何方?
一是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尽管生鲜电商具有极为庞大的市场容量,但是生鲜产品远不是普通的工业产品,几乎没办法通过普通的物流进行配送,所以冷链物流就成为了制约生鲜电商发展的第一瓶颈。目前国内尚未有一家企业能够彻底建成一个完整的生鲜物流配送体系,所以大多数生鲜产品的配送依然处于半冷链的配送状态。而完整的冷链配送由于居高不下的建设成本,成为了生鲜电商入门的一大门槛。
二是生鲜O2O具有全面爆发的潜质。生鲜电商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生鲜电商如何能够实现消费者良好的用户体验。依托线下门店的优势让体验真正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这样就能够实现用户体验的线上线下统一了。与此同时,生鲜电商的O2O战略还有“最后一公里”,攻入了社区,生鲜电商将会拥有无法比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三是中高端差异化将会成为生鲜电商的突破口。现阶段生鲜产品的主力购买人群是中老年人,这些人每天会进入超市和菜场购买生鲜产品,而不是习惯于在网上购物。其实普通的同质化产品并不是年轻人群体的必需品,大众化食材必然会遭遇线下菜场与超市的直接竞争,而这个时候如果突出特色化的高品质生鲜产品,往往会比这些大众化产品更具竞争力。所以如果主动集中于20-40岁的白领消费人群,生鲜电商将会有大的突破。
青山资本:投资消费的根本逻辑是投产业
这一次消费升级的主流消费人群有了更个性化的消费诉求,更讲究品牌的调性。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 80后、90后们没有经历过物质稀缺的年代,对于消费品的主要要求不是性价比方面的,而是能否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过去这20年中国在为全世界当加工厂的同时,在供给能力上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只是这些产品没有走到消费者面前,这意味着我们不是没有好的消费品,而是这些产品从供给端到消费者之间的通道不完善。所以消费领域投资的根本逻辑不是投一个品牌,或投一个商品,而是投产业。
电商的到家+传统零售到店模式的弊端
线上线下数据交互困难,运营沟通不畅,交易场景无法打通,一次差的上门服务体验会令顾客终生不再使用服务。而到店的话,消费者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缺货状况并及时选择替代品。到家商品通常做的是生活刚需产品,此类商品往往毛利相对较低,无法支撑运营,用户不得不靠烧钱来维系。线下门店与线上的推广者之间的沟通,也因为领域、文化、定位、思维与工作方式的差异,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沟通不畅,从而严重影响了合作的实际操作。
互联网时代零售行业的新挑战
不管系统架构如何变化,真正根源的问题是业务流程有没有被重新思考?有没有符合现代的运作方式?很多传统企业建立了电商部门,但往往投了很多的资源,却无法获得非常好的成果。这是因为真正的问题在于整个组织的思维方式、运作架构和以往所有的SOP。很多企业都只是试图用其以前成功的经验,然后换了一个载体放到电商上面去运作。
因此在现在这个新技术和新运作方法日新月异的状况下,如果你想要用旧的思维解决新的问题,那通常会事倍而功半。
每日优鲜曾斌:新零售新在哪儿?
关于新零售,有的人认为新零售就是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有的人认为新零售是大数据去赋能重构,在我们看来所谓形式和外表只是一种方式,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思考新零售,新零售背后发生的是什么?新零售重构的目的又是什么?
无论是哪一种新零售的架构,以人为中心是最根本的,所谓的“新”其实往往背后是新用户、新需求、新市场带来的变化,不是你去创造市场、创造需求、创造模型,而是需求创造了你的模式。
曾鸣:把“五新”放在一起,才能理解新零售的未来
马总提出新零售,其实是当做“五新”之一提出来的,即所谓的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能源、新技术。
如果不从新商业的整体角度来考虑,单独思考新零售的话,很可能会走偏,因为零售只是整个商业的一个环节。而互联网在对广告、零售、物流行业形成了巨大冲击和根本性的变革之后,下一步发展影响最大的领域其实是传统的营销和品牌,以及整个供应链。新零售的本质是因为新技术的驱动,数据成了未来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算法成了未来最重要的流水线。
红杉资本刘星:新零售的新人群
如果让我给新零售下一个定义的话,我觉得应该是:通过零售三要素人、货、场之间的多维互动,带给用户美好的新体验,这才是新零售。
人群是零售的核心,我认为最终零售业竞争的制高点还是在人身上。我想强调的一点是,新人群不仅仅是指消费人群,还包括零售行业里的创业者和从业者。我们看到有一大批新一代零售领域的创业者,他们比上一代更优秀,是他们让新零售在今天变得丰富多彩,创新无限。
许晓辉: 新零售的根本是什么?
新零售在今天整个消费业态的复杂度远远超过很多行业,而且新业态出现的速度又远远高于旧业态的淘汰速度,整个环境的变化是新零售最大的契机。
新零售的根本是对于更多细分人群和细分场景的满足,每日优鲜的目标就是做全场景布局——无论是家庭的3公里内1小时送达,还是办公室里无人货架100米范围覆盖;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公共场合,都将是货找人,而不是人找货。
陈志武:中国企业为什么爱多元化?
这里面的原因是非常多的,除了最重要的经济红利期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融资市场对大公司的偏爱。
因为大公司的固定资产往往非常多,即使贷款违约,银行的损失也会相对较低,所以大银行特别愿意给大公司放贷款。 但是公司大并不等于风险就小,实际上很多时候,公司越大风险越大。很多大企业拿到资本以后,在集团内部重新进行资本配置。我们可以把集团看成一个大的壳,这个壳的作用就是帮助内部融到尽可能多的低成本的资金。
黄渊普:新服务的内涵——新需求、新渠道、新空间
新需求,指的是当我们做事情、满足用户需求时,要考虑未来是什么样子。2017年,95后已经大学毕业,开始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他们敢提前消费、追求个性化、看重身份认同。消费升级,其含义除了包括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外,更重要的是和消费者建立“身份认同”。
新渠道,大家都是新渠道的连接者,无论是叫O2O、OMO,还是互联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要用好科技互联网渠道。另外,万物互联后,智能终端也可能成为新渠道,我们需要关注智能终端的应用,毕竟新渠道会在一定时期内有渠道红利。
新空间,今天站在上海,大家很容易觉得北京、上海就代表了中国。但是,中国远比我们想的要复杂。去年到今年,有两个政策倡议被提得比较多,一个叫新型城镇化,另一个叫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就是发展好中小城市,而中小城市目前基础设施不完善,但这恰恰就是生活服务业的机会。而一带一路是扶持中国企业进行新型国际化扩张,可能与硅谷相比,中国在技术上还落后,但和印度尼西亚、印度、中东国家相比,中国的很多行业领域(包括生活服务)有自己的优势。国际化扩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