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广电文化产品双赢建构研究:以受众为视角

2018-01-23天津师范大学

浙江档案 2018年4期
关键词:广电广播电视受众

高 珊/天津师范大学

档案广电文化产品是档案资源与大众媒介合作创造的跨界产品,也是兼容二者优势的新兴文化产品。档案与广播电视“联姻”促成了互利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广播电视具有传播优势,以视听方式实现时空的再现和对接,使“死档”复活,让尘封的档案可看、可听、可触、可感,使档案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和有效传播;另一方面,档案具有与生俱来的原初性、权威性、历史性、文化性等属性,广播电视媒体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提升了节目的文化品位,并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

受众是档案广电文化产品传播内容的接受者,也是传媒产品的消费者和传播效果的检验者。笔者从受众角度具体阐述档案广电文化产品的双赢建构,并以北京卫视的《档案》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声音档案》两个节目为例进行重点解读。

1 档案广电文化产品对受众概念和范畴的双向延伸

在传播学领域中,受众为一切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接受者;当受众进入大众传媒领域时,便成为大众传媒产品的享用者,如电影电视的观众、广播的听众、网民等;当受众进入档案学领域时,便成为档案资源的利用者。而当大众传媒与档案信息亲密接触时,受众的内涵和外延便得到了延伸拓展。

就档案广电文化产品而言,从“利用者”到“享用者”不仅仅是概念的延伸,还是档案信息受众与广播电视受众的双重叠加。长久以来,在社会的普遍认知中,档案信息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保密性,而大众媒介使得档案利用的受众构成更加多元化,并使得档案利用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传统档案用户变“利用者”为“享用者”也是传播活动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移。从媒介角度而言,随着市场经济脚步的加快和媒介对新兴领域的开发利用,档案类广播电视栏目从众多类型的电视栏目中脱颖而出,其中以《中国档案报》与北京卫视联合打造的《档案》栏目最为引人关注。《档案》利用已解密的或鲜为人知的档案信息为素材,运用故事化的讲述,充分发挥电视媒介声像传播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巧妙设置悬念,并层层揭秘,迅速拥有了强大而稳定的受众群,收视率节节攀高,它的成功秘诀就是在电视媒体和档案信息间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值得一提的是,主持人将传统节目惯用的“站着讲、坐着播”的静态主持方式变为“游走式”的动态主持方式,使受众以主人翁和参与者的身份真切体会过往历史,这正是媒介由“传者中心”向“受者中心”转移的现实努力。

当前受众由现实的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因此对媒体的专业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众人群也更加细化。档案广电文化产品恰恰找准了这一契机,在创新档案文化产品的载体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制作出新颖的栏目形式,同时也开发出新的受众群体。《档案》栏目探索出的成功跨媒体合作新模式,不仅更好地宣传了档案文化,而且也丰富了电视文化的内涵。与此同时,档案资源与广电媒体的“联姻”,使档案信息的受众由精英化、小众化向广泛化、大众化延伸,而广电大众传媒自身则由大众普适化向小众精品化延伸,这样档案资源与广电大众传媒便在小众追求与大众口味间找寻到了最佳契合点。

2 档案广电文化产品对受众心理的双向满足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将受众置于传播过程的中心地位,不仅将受众从宏观上看作是一个庞大的整体,也从微观上看作是具有丰富社会多样性的个体,即具有某种特定需求的个人。“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1]

受众心理是受众在接受传媒产品时所体现出来的心理活动,主要表现为认知心理、好奇心理、求异心理、审美心理。档案类电视栏目的受众心理呈现出上述认知心理、好奇心理、求异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多重叠加性特征。档案广播电视文化产品既满足了传统档案受众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传统广播电视受众的心理需求,成为满足新兴受众心理需求的集合体。作为档案类广播电视文化产品的制作人应明确受众定位、了解受众消费心理,以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的多维度心理需求。

北京卫视《档案》栏目制片人吕军表示:“档案是可以触摸到的唯一的、也是最真实的历史片断。《档案》将调动一切视听手段,用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方式,把历史的细节带进现实。”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档案》利用档案信息天然的神秘感和人类天生的好奇心,以“新奇特”的视角和光与影的时空超越感,设制重重悬疑、剥开层层面纱,揭示绝密档案背后鲜为人知的事实真相。《档案》节目紧紧把握档案资料的真实性灵魂,想方设法与档案部门联系获取第一手资料,力图以最真实的“面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观众能够在节目中看到真实的信件、手稿、照片、历史器物以及逼真的道具依据情节的发展穿插过往。我们知道历史题材类档案资源和档案故事本身缺乏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性,为更好地满足受众需求,栏目组还借鉴了当下国际纪录片的最新潮流,进行历史场景的再现拍摄,并巧妙运用声光电技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现场感,用艺术化的手法烘托了历史氛围,强化了节目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力,维护了档案资料的原初性和权威性,提高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可看性,增强了节目的审美性和艺术感染力,满足了受众“眼见为实”“一睹为快”的心理需求。

受众还具有强烈的自我认知、文化认同心理以及探究本土历史文化变迁的心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口述历史类节目《声音档案》有效地盘活了“声音文献”,打开尘封的声音档案,重新审视历史、追根溯源,探寻上海发展的足迹,成功地契合了受众这一心理,成为了一张“解读上海发展的声音名片”。“声音文献可以理解为以声音形式固化记录在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科技电影、幻灯片等载体上的文献。”[2]《声音档案》以历史事件、奇闻轶事、民俗风情等为题材,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自建台以来收集和整理的珍贵而丰富的声音文献为依托,并千方百计在海内外多方查找有关上海发展的“声音文献”,还依靠“大上海”自身的地域优势,收集珍贵的留声。如《声音档案》向听众介绍了与留声机有着不解之缘、永远载入历史史册的重要人物和事件,如介绍黄炎培是地道的上海人,也是有幸最早在留声机里留下声音的中国人;如介绍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首位接触到留声机的上海人;甚至介绍了在留声机里最早用纯正的上海话留下声音的人,使得节目颇具趣味性。除了让听众收听珍贵的留声、介绍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人物之外,节目组还对历史文献进行了深入考证,如探求留声机是如何通过世博会流入上海的。这些极具本土特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传播内容,吸引了众多上海本土人士和关注上海发展的人士,使受众既消费了历史也感受了文化。

3 档案广电文化产品对受众文化意识的双向培养

当今社会正是一个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雅文化和俗文化并存的多元格局。广播电视属于主流大众媒体,其蕴含的文化属于大众文化,而档案文化属于精英文化;档案文化为广播电视文化注入了高雅、深邃的元素,而广播电视文化则为档案文化注入了通俗、鲜活的元素,作为二者的结合体档案广电文化产品自然集雅俗文化于一身,其内涵更加深刻、外延更加广博,因此要“善于运用覆盖面广、受众多、当下流行的文化形式,给档案插上流行的翅膀,让档案产品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可进群居之巷,既可上领导案头,又可上百姓床头,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化精品,为文化建设奉献出更多的档案产品”[3]。

一种文化如果不能被有效传播和流通,不能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消费,单凭少数精英人士的“鼓与呼”,那么这种文化也只能是一种“弱势”文化。提到档案广电文化产品对受众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此类节目传播效果的有效实现。传播效果是整个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包括受众的认知效果和情感效果,而效果的实现同样离不开受众的良性互动。随着各种档案类广播电视节目的广泛宣传,受众对档案资源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真切的感受,因而更多了一份对档案文化的敬畏和尊重,以及对广播电视等大众文化的重新审视和思考,进而不仅提高了档案意识,也提高了文化修养和文化自觉意识。

档案广电文化产品基于大众整体的知识水平,运用受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且容易被老百姓接受和记忆的语言形式,对原本具有严肃性、权威性和历史性的档案资源原初信息进行再加工,不仅使受众产生心理共鸣,而且使节目体现出独特而诱人的文化魅力。在众多档案类节目中,《档案》栏目的文化气质尤为出众,它不仅集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于一身,也集传奇性、权威性、观赏性于一身。而《声音档案》也在节目的文化内涵上进行了有创意的策划和深入的发掘,节目组利用2010年在上海举行世博会的良好契机,并依托历届世博会蕴含的深厚人文内涵,走遍海内外找寻世博会早期的留声,重磅推出了系列专题节目,着力从人类留声的历史视角来解读世博会。这些珍贵的历史留声,都是人类留声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珍品。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使尘封的声音档案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并通过电波直指受众的内心,使电台在声音方面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产生极佳的传播效果。

《声音档案》和《档案》节目之所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正是档案资料为其提供了优质的“母资源”。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提到:“要积极为包括各种文化创作、文化活动在内的各项文化建设提供档案。档案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营养,各项文化建设都需要利用档案,从档案中获得灵感、寻找素材、吸取智慧、强化形象。”[4]丰富和厚重的各类档案资源就是广播电视文化产品的灵感源泉、精神食粮和智慧仓库。我们应树立“大文化”观,增强档案文化的渗透力,不仅将档案置于文化之中,更要置于传播媒介之中,并做好二者的结合工作。

由于档案资料自身所携带的深厚的文化内涵,档案类广播电视节目理应报以文化敬畏与文化尊重。如,《档案》栏目主持人石凉每次在节目中都穿着严谨的中山装,以营造节目的严肃性;每次翻开尘封的档案时都要做一个程序化和标志性的规定动作,即认真地戴上一双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开档案,以表达对历史文献的保护和尊重;导演用拍电影的方式进行拍摄,运用200个分镜头再现历史场景,以彰显珍贵档案的历史性和精确性。受众被节目营造的逼真历史场景和文化氛围所震撼,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文化的认知能力和对文化的尊重意识。

注释与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84.

[2]金亚.从《声音档案》看口述历史类广播节目[J].中国广播,2012(5).

[3][4]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2012年10月31日)[J].中国档案,2012(12).

猜你喜欢

广电广播电视受众
同心守“沪”上海广电人在战“疫”一线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广电媒体产业化前景的三种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