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贤波:《重门之御
——明代广东海防体制的转变》
2018-01-2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270页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11月,270页)
温建钦
以往关于明代的海防史研究往往放置于军事制度变迁史,或倭寇变乱史,抑或海疆史的视角之中。这些研究固然在揭示海防宏观发展和变迁中有所贡献,但往往忽略了海防制度具体运作的机制和不同区域的实态,更加忽略了多重因素对海防发展的影响。有鉴于此,陈贤波教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新著《重门之御——明代广东海防体制的转变》采用新的视角,“将国家海防体制置于特定的区域社会场景,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的分析,从运作机制、地区形势、人事背景、社会影响等多个层面梳理明代广东海防体制转变的基本脉络,揭示国家海防制度运作的地区实态和历史细节”。(第3页)
早在上世纪30年代吴晗与梁方仲等学者研究指出明代军事演变经历了卫所军到募兵的过程。不过,这一过程是复杂多样的,不同地区所经历的过程是不一样的。上述学者的研究为后世留下了研究的余地。《重门之御》从有关明代广东海防的若干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为中心,具体而微地从地区形势、人事背景、运作机制与社会影响等多个层次揭示明代海防体制所经历的从卫所到水寨、从官军到募兵的实际转变过程,重视实际“人”的作用。《重门之御》分六章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剖析。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作者从民国以来的学者中引出了自己研究的问题,并对以往从倭寇史、军制史、海疆史及区域史等不同视角研究明代海防情况做了检讨,最终提出自己的问题意识。第二章作者分析了明代广东海防的自然和社会历史背景。作者主要从海门、湾澳、岛屿、风汛及潮州、惠州、广州、肇庆、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八府沿海要冲等自然环境分析明代广东形成东、中、西三路分守格局的内在理路。此外,作者还根据前人的研究及自己梳理的史料制出了《明代广东倭夷海寇大事表》,并由此总结出明代广东倭夷海寇问题经历了洪武至嘉靖中期与嘉靖中期至明末的两大阶段。本章为全书讨论明代广东海防体制的形成和转变提供了社会历史背景。
第三章作者从实际历史情形出发,着重探讨了明代初期广东海防体制的原型及其走向。作者系统梳理并利用地方文献,指出明初广东海防体系初步形成于洪武二十年(1394)安陆侯训练沿海卫所官军以防备倭寇,而这一海防体系的形成,是广东都指挥同知花茂的构想和推动的结果。明初广东海防体制以卫所为中心,在职官、兵力、战船及巡防等方面均有完整的制度配备,以此形成了备倭官、备倭军和备倭船等完整的海防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明前期在备倭的将官设置上,文职为按察司副使兼领巡视海道副使一员,而武职有都指挥和卫指挥各一员。作者通过严密的考证特别指出,“广东巡视海道副使并非明初以来就有的职官设置,而是正统年间才出现的制度安排”。(第121页)这就纠正了学界以往认为的明初已经派遣官员巡视海道的错误史实。由于体制内部腐化及内陆山地动乱促使海陆防御中心转移等原因,明初广东形成的海防体制至迟到宣德年间就已经开始失效,到了正统年间已经出现失控的局面。这就为明代广东海防体制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第四、五两章主要考察了海防体制的变革过程。第四章考察了军事财政改革对海防体制改革的影响。作者首先描述探讨了正德至嘉靖初年的军饷改革与雇募制兵船推行的过程,意在从制度层面描绘海防改革的过程。紧接着作者从柘林兵变、吴平之变及曾一本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出发,在历史情景中探讨制度变革背后的实际走向。作者特别强调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局势和人事纠葛对改革进程的影响,从而凸显动态鲜活的历史。第五章考察了水寨兵船防御体系最终确立的过程。万历年间,随着大规模倭寇海盗的被平息,广东当局在吴桂芳筹划的柘林、碣石、南头、白鸽门、白沙、乌兔等六大水寨基础上,逐渐增置了北津、广海、莲头、限门、双鱼、虎头门等若干个水寨,同时还增设了漳潮副总兵和涠洲游击等海防官员,于是明代新的海防体系真正形成。作者在这一章除了深入爬梳零碎的官方文献和地方志史料之外,还特别利用了《岭西水陆兵纪》等正规史料,在揭示水寨兵船实际运作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明代海防由卫所军船巡海备倭制变成水寨兵船募兵制过程在第四与第五两章得到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作者从自己的研究中总结出了三点海防史研究的经验。第一点是做海防史研究的时候不能孤立地从海防地理或者军事制度本身出发,而是要自下而上地置于具体区域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中进行探究。明代广东海防制度的变迁过程既与为了抵御内地大规模动乱而致使海防空虚,及为了应对空虚局面而推行番货抽分和雇募兵船改革等时局有关,也与嘉靖年间柘林兵变和吴平叛乱等突发事件有关。也就是说明代广东海防体制转变过程实则是具体时空脉络下演变的结果,历史必然性和偶然性在这里交织。第二点是海防体制改革中不能忽视政治较量和人事纠葛的作用。诸如两广总督和两广总兵的较量,就经常影响剿寇的问题,也自然影响了时局的走向。最明显的一例是漳潮副总兵的设置实际上是为了应付广东和福建两省官员在南澳等海域剿寇上相互推诿的现象。第三点是明代海防体制的转变还与多元力量竞争的海洋局势和国家力量的延伸有关。由于明代严厉海禁政策的推行,原来在海洋上贸易的民众变成了海盗,他们为了获得生计或盗或民,影响海洋势力的发展。此外,外国势力也影响着海洋。而山区的动乱和倭寇之乱,促使县一级等基层建制的改革,使国家力量不断延伸到地方。总而言之,明代海防体制的转变是整个大时局及多元力量演变促使的结果。
总而言之,《重门之御》采取了比较新颖的视角研究海防史,把共时态的制度还原成历史性的历史过程。作者既注重制度的解读,更重视揭示制度运作的实态。在文献上,作者既注重对已经出版的官方史料和全省各地方志零碎信息的爬梳,也充分挖掘并解读了诸如《苍梧总督军门志》《岭西水陆兵纪》《三省备边图记》等尚未被有效使用的珍贵史料。这都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史料基本功和史学素养。不过,很可惜的是作者使用了很多文献,但诸如碑刻及族谱等文献却极少使用,而这恰恰是研究区域史或者使用区域视角的最重要的两种文献。作者研究的是明代广东海防制度演变过程,但其它沿海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正如作者在著作最后所提出的“广东的案例,也可以为明代海防史的区域比较研究提供思考方式和认识途径的重要参照”,如此,期望作者能够有更多的精彩研究来回应这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