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传统美德在高校的传承与弘扬

2018-01-23崔小伟

唐都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中华民族道德

崔小伟

(天水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天水741001)

一、高校传承与弘扬传统美德的必要性

文化的熏陶与浸染,美德的传承与践行是使人之为人,且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核心要义。“文化是一种道德教育学,它将会解放我们每个人身上潜在的理想或集体的自我,使得我们能够与政治公民的身份相称,这样的自我在国家的普遍范畴中得到最高的表现。”[1] 7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优秀古典文化至今熠熠生辉,而其中所蕴含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下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仁、诚、公等传统美德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基因深处。“诚者天下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中华民族的先民们深信不疑,孜孜以求地用生命追求着、践行着自己信奉的道德理念和社会秩序。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伦理思想也趁虚而入,深刻影响着中国古已有之的勤俭公勇、公序良俗的世俗社会秩序。在这个后现代主义思想家们称之为“碎片化”的时代里,“现代社会需要寻找新的价值支撑点和道德纽带。因为仅有的自由,不足以保证现代人的心灵和精神的丰盈和完整”[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目标指向,需要高度重视,切实履行。 新时期,中国进入与以往历史截然不同的全新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高校的管理者与教育者应深度挖掘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要义,努力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与时俱进地推动高校德育工作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性发展,为创建和谐校园、实现内涵式发展及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创造条件。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德育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发展形成历经数千年,内容涵盖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优秀民族品质的集中体现。尤其是自秦汉以来的儒家思想重视伦理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爱国、合作、协调、礼貌、尊敬、诚信等价值取向最为突出。钱穆曾指出,中国文化较之于西方外倾性的商业文化,则表现为一种注重道德修养与实践的内倾农耕文化,并在此意义之上追求生命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之所在。特瑞·伊格尔顿认为:“某个完全脱离文化传统的人不可能比某个受文化传统奴役的人更自由。”[1]4可见,文化在教育人、影响人的过程之中更能让其享受自由、平等及其他政治权利。中国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中庸之道”的思维方式,更是让道德教育的内容与目标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有着较大的和谐性与兼容性。对传统美德的现代德育价值的挖掘与价值提升,必须立足当下社会发展和时代精神发展的需要及客观要求来展开实施。

1.传统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发展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道德理论深深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生产与生存的活动之中,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宏大,其追求群体价值与国家价值的价值旨趣同强调集体利益、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至上的社会主义国家德育价值观完美契合。“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规范体系,既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也从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制约着人格的取向。”[3]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过文化的文明大国,悠久的道德教育传统塑造了中国古人谦逊、包容的品格,在追求“善的智慧”过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是人类文明宝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诚实守信、坚守孝悌、厚德载物等思想更彰显了中华民族每一个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性修养与人生志趣。面对先民们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我们为新世纪以来出现的“小悦悦碾压事件”“艾滋女事件”“复旦投毒案事件”等恶性道德事件而哀叹,难怪一些学者认为当前的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道德滑坡”现象,社会公共道德事件的频发,不断充斥和刷新着人们对国民道德底线的认识。人们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道德文明却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生活样式呈现一种畸形的不健康的样态。人们的言与行出现了分离和不一致的情形,特别是同样的个体在真实生活世界与虚拟网络生活中竟然显现出截然不同的样态。国人不断追问:“我们的道德到底怎么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到底在哪里?”面对不断出现的各类问题,需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传统道德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理论的资源库,在对其进行创新性改造的基础之上,建立长久有效的体制机制,让优秀传统美德焕发其生命力。

2.以传统道德为根,滋养与推动社会主义道德不断发展

对传统道德的批判性改造和吸收是民族主体性自觉维护与传承的合理样态之一,即便传统家庭观与社会主义家庭观在本质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正如毛泽东所言:“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呈现出在批判改造的基础之上继承与弘扬及以中国具体实际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两种样式。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守护是一个民族主体自觉性的体现。中国封建社会是围绕血缘家族为中心来建立社会伦理道德,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这与视家庭为社会细胞工程来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对象与范围上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其以血缘亲情为基础,家庭成员的道德素质对社会道德建设与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中国封建社会家庭注重道德培育,家风、家训以及乡约等维系封建社会道德相关做法的沿袭与传承就是最好的体现。历史上产生过深远影响的颜氏家训、朱子家训、曾国藩家训以及现代的“傅雷家书”等著名家训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典范,这种对家庭的有效管理对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一个具有公序良俗的理想社会,必定是无数个重视道德的家庭以及每一个具有良好个人道德修养的个体共同组成的。中国封建社会家庭建立了一整套内容丰富、体系完备的家庭伦理文化,尤其是个人心性养成、赡养父母、扶贫济弱、尊师重道等大量伦理规范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儒家倡导“人和”精神具有普遍性特征,无论是孔子的“兄弟怡怡”,还是孟子所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都展现了个人道德的修养影响家人最终延伸至天下的趋势。这种倡导人与人之间相爱互敬的伦理道德,对消除现代社会中人际关系相对紧张的状况具有重要作用,尤其以集体形式展开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而言,倡导人和精神,对其创建和谐宿舍、和谐校园以及班集体建设方面都会产生积极影响。人和精神的倡导有利于增强班集体凝聚力,培育大学生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人本思想凸显以人为本,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张岱年认为“以人为本”和“以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基本精神,前者是后者的要求,后者为前者服务。在西周时期,先民由迷信天命开始转为怀疑天命,将关注点逐渐转移到人自身。管子最先提出“以人为本”,《管子·霸言》云:“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从完全意义上发现人、关注人、思考人,将“人”从天命神学中真正解放出来的是孔子,他认为,人是宇宙天地万物的中心,人居于天地万物中的核心地位,是万物之灵。“仁者人也”,人的本质是仁,人之为人不仅因其有自然属性,更是因其社会属性。孔子开创了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先河,使其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不仅后世儒家继承与发扬其思想,而且也被其他学派吸收借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思想观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思想有诸多共同之处。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以人为本,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只有如此,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在经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之后,面对多元价值并存及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之下,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在高校批判性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中“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体现“以人为本”与“以和为贵”的思想弘扬光大,对学校的稳定与育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

三、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与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将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民族复兴的核心要务来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针对现实问题,强调政治性,深刻地回答了中国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为中国高等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各高校应结合其实际情况深入贯彻落实。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并存。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利益格局等的变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个性独立、多样性与差异性明显增强。“读书无用论”“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观念和思潮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造成了诚信与虚假、勤俭与奢侈等诸多错位,而现实生活中关乎道德选择过程中往往出现个人认知与行为的偏离甚至错位。传统的道德与现代观念的冲突,诚信伦理的冲突等困扰着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近年来,我国高校不断出现的失信与丧德现象,与象牙塔里追求真理、奋发向上的莘莘学子形象形成强烈的反差。大学生非诚信现象有日益泛化之势,已经危及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底线。为此,必须改革创新机制体制,丰富大学德育内容和形式,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以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1.坚持“两课”的主渠道与传统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一些大学生思想困惑、失信丧德的行为不断出现,是因其没能将思想道德知识与伦理规范转化为客观行动,往往表现为“知而不行”,更有甚者则是“知而错行”,在知行不一的情况下产生违背伦理道德规范的种种行为。面对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必须正本清源,让教育回归育人、育有德之人的教育目的。“两课”是当下我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思政课教师在抓好主渠道的过程之中,要以理想信念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创造性地改造和运用传统美德,教学内容要有实效性和针对性,教师应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更是肩负着大学德育培养的重担,应该具有民族主体的自觉性,认真学习和感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提高其认识水平,并自觉将适宜于当今时代背景的优秀伦理道德知识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内容,努力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2.坚持立德树人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良好的校园环境是道德教育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树立优良的学风、班风和校风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努力开展和建设“第二课堂”,关心关爱学生,通过开展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班级及学院的各类弘扬传统文化的朗诵会、心得体验与交流会等校园活动,让大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用当代大学生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结合历史人物的思想道德去实施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3.构建网络与现实的双轨教育机制

随着移动自媒体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沉迷网络游戏、碎片化阅读、标题党的视觉冲击、多种价值观的充斥困扰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面对新问题,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大数据,运用自媒体时代的新技术丰富学习方式,积极创建丰富多样的移动学习平台给大学生补“精神之钙”,提高大学生思想的“免疫力”,自觉抵制来自国内外的错误思想观念和文化思潮。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视角出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在网络学习的内容选择上,充分发挥传统道德的育人功能,让大学生走进历史人物、了解传统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下自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实现网络学习与思政课教育的双模式,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遏制大学生中频频出现的失信丧德现象。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民族精神与民族品质的集中体现。面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各类问题,教育工作者应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自觉挖掘传统美德的现代价值,使其发挥育人功能,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这是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的历史使命。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中华民族道德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做人美德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