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小舞台上绚丽成长
——浅谈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及实践途径
2018-01-23梁曦昀
梁曦昀
(佛山市顺德德胜小学,广东 佛山 528300)
新课标提出:“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操。”[1]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推手,核心素养的培养阵地,不再仅仅局限于音乐知识和实践能力,更多的是对音乐的认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德胜小学,以“多元发展,培育全人”为办学目标,倡导“以生命影响生命”、以“智慧启迪人生”。把“塑造孩子的健康人格”放在首位。学校在中长期规划中将“核心素养”以“本土化”方式融入了“多元发展,培育全人”的办学目标。通过十年探索的“小舞台”音乐教学策略则成为落实核心素养、实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本文在总结德胜小学实行校园“小舞台”教学策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对当前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及实践途径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为小学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一、概念
第一,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一词在不同国家表述不同。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报告正式颁布,该报告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要素,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点。
第二,小舞台。“小舞台”从形式上看,它是音乐课的课外延伸。是学校因地制宜开辟的一个开放性的音乐实践阵地,旨在满足全体学生课余展示自己艺术才能,体验表演过程,培养艺术才能的愿望。毋庸置疑音乐学科属于“人文领域”,所以,对小舞台教育价值与本质的定位,首先要体现“人文关怀、人的发展”,而不是音乐学科本身认知和技能训练这样简单的学科课外延伸。
第三,实践路径。“实践”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活动。“路径”在网络中,指的是从起点到终点的全程路由。本方案中“行动路径”界定为以小舞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操作规程,包括原则、策略、方法等。
二、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现状——以德胜小学“七彩小舞台”为例
德胜小学在全区首创了“七彩小舞台”,作为音乐教学的辅助策略,给全体学生音乐才华的展示机会,引导其用专长去感染全体,力求体现音乐教育的“全体性”、“实践性”。“小舞台”的创办不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艺的机会,让全体学生音乐素养有了显著提高,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的人生舞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培育,是一条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路径。但是,近两年越来越可以感觉到“小舞台”活动逐渐偏离了我们预想的轨道,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第一,“重才艺展示效果,轻育人目标达成”,有些本该学生做主的领域在日益盛行的班级“攀比风”中,由班主任越俎代庖,热心的家长也纷纷加入到活动的指导、策划和舞台的布置中,才艺节目追求精雕细刻,舞台布置追求“高大上”,不仅加大了教师、家长的财力、物力、时间的负担,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也被逐步挤压、慢慢侵蚀。这种高端、无序、多元的趋势如果不予以校正,“小舞台”将与我们的初衷渐行渐远,甚至背道而驰;第二,教师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但教学理念存在偏差,注重对学生才艺能力的培育,忽视对其审美、创新、自主等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育;第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三、小学音乐课堂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实践途径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师需具备过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审美。教师是学生参照学习的主体,自身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对课程的兴趣,对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渗入课堂教学,人们自身的修养和文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教师更应该强化对自身专业程度的高要求,通过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理念,不断学习新的音乐知识、教学技巧,并逐步增强艺术修养,加强对音乐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提升自己的审美水平和文学修养,[2]从而为更好的音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追求教学活动效果的高大上,使得教师和家长越俎代庖,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创造能力没能得到真正锻炼。因此,下一步将调整音乐活动内容和完成方式。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完成,通过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教师适当的点拨,帮助学生明确音乐的内涵和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意识。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已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作为音乐课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更能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展现音乐作品的相关内容,比如创作背景、有趣的音乐家故事,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能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赏析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情趣。例如小学教材中的《老水牛角弯弯》是一首采用地方特色写成的儿童歌曲。歌词描述了小朋友在山上放牧时天真烂漫的情景,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节奏紧凑,歌词言简意赅,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对家畜类比较熟悉,但有的城市孩子并没见过,这时用准备好的课件在大屏幕上把歌词及其所描述的意境显现出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所描述的场景,生动逼真,从而使学生更好的体会音乐的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开展各种课外活动。除了“小舞台”之外,还应开展一些和音乐有关的其他类型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音乐审美素养。例如可以组织一次以“庆六一”为主题的文艺汇演,除了评选委员会给出评比结果外,还可以让在场的所有学生进行投票,对作品给出自己的客观评价,教师再进行适当地点拨和引导,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二)注重人文底蕴的浇灌
所谓“人文底蕴”就是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了解,人文底蕴是促使一个人长久、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神支撑的综合体。[3]首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人文底蕴。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比如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采一束鲜花》《歌唱祖国》时通过对歌曲的背景、创作意图、赏析等,可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其次,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有些内容的教学,可通过创设一定的氛围,加强人文教育,比如通过多媒体,显示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介绍、要表达的情感等,让学生有更多地了解,从中学到相关的人文知识,弘扬传统文化。对一些歌曲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显示歌曲描述的情景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不断提高学生人文修养。
(三)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通过音乐课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教给学生音乐理论知识及歌曲欣赏和演唱的同时,逐渐渗透珍爱生命、勤奋学习、团结协作、乐观向上、乐于助人、正确面对挫折等教育,加强扬善惩恶、尊老爱幼等传统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帮助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音乐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探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案,并运用于教学实践,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