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化保护
2018-01-23郑春林
郑春林
(辛亥革命纪念馆,广东 广州 510715)
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手段被用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作为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机构,博物馆的职能范围也在国际范围内受到热议,并最终使博物馆发生着变化。
2007年8月24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在维也纳召开的全体大会通过了经修改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章程中博物馆的定义修订为: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向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为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质及非物质遗产[1]。从而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博物馆工作对象的原则,对新时期博物馆的工作给予了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了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美术以及传统体育、游艺、美术和杂技7个品类,在联合国“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名录”中,占比近一半。但同时它也是目前保护工作中最为紧迫的。这里有一项关于传统舞蹈的统计数据:20年前进行舞蹈普查时列入山西、云南等19个省市《舞蹈集成》卷中的2 211个舞蹈类遗产,目前仅保留下来1 389个,而已经消失或已无传承的活动高达853项,短短的20多年间,消失的舞蹈类遗产占当时统计总量的近39%,而其中河北、山西两省已有近67%的传统舞蹈失传[2]。从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占比情况,以及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来看,其应当是博物馆保护工作的重点,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
1 博物馆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展示现状
笔者曾实地调查广东地区大部分公立综合性博物馆,涵盖珠三角、粤东、粤西及粤北地区。大部分的博物馆展览中涉及非遗元素,且大都包含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另有表演艺术类专题性博物馆3家:粤剧艺术博物馆、广东粤剧博物馆和潮剧艺术博物馆,均为公立博物馆。从2015年博物馆名录来看,广东省内有非国有博物馆69家,小部分为综合性博物馆,其余为专题性博物馆,但无一家为表演艺术类非遗博物馆。
从公立综合性博物馆展示的表演艺术类非遗数据来看,似乎形势比较乐观。然而,现有的展示现状是,几张表演的图片,几件相关的表演物件成为了某项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代表或者全部。情况稍好的,会借用一些语音、视频类多媒体设备来呈现。然而,这种模式是博物馆对文物展示的一贯做法,当工作对象变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依然在沿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具有其鲜明的特质,包含实物、运动、形态、情态、过程等多种因素,存在复杂的变动关系,这就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示理念和方法上必然应区别于传统的博物馆以物为主的陈展方式[3]。而作为表演艺术类非遗,又有着许多特性,它有一定的空间性特点。每项表演艺术类非遗都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呈现。比如,被周总理称为南国红豆的粤剧,在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粤剧艺术博物馆就建在底蕴深厚的广州老城区西关,毗邻粤剧行会组织八和会馆。馆内也设置了粤剧的表演空间——戏台,这一情况在中国昆曲博物馆也如此,两个博物馆都为古式或仿古式建筑,意在营造古典艺术的氛围。在综合性博物馆中,首都博物馆在展示京剧的展厅,也营造了戏院的环境,戏台、茶桌一应俱全。
而作为小型的区县级博物馆,或者经济条件欠佳地区的博物馆,尽管在限制性条件较多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空间性需求的难度很大,但仍有易操作的办法可实现这个目标。在海南省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中,传统舞蹈展项“黎族打柴舞”,其展示空间就设于走道处,8个人物塑像分立两旁,手握竹竿,再加上周围的草丛装饰,这种沉浸式展览方式,瞬间会让走过的观众有一种正在黎族村寨参与这项传统舞蹈的感觉。
除空间性之外,表演艺术类非遗的时间性也不容忽视。它之所以能成为非遗,必然是一个传承有序、发展变化的过程。我们不能只注意文化遗产的历史形态, 以为文化遗产的“过去时”就是最合理的存在, 忽视甚至歧视文化遗产的现时状态和将来发展, 割裂它的发展和流变, 人为地将还在生活着的文化遗产“化石化”[3]。非遗是操纵于人的,势必受到环境、观念、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不会千篇一律。展览的内容既要体现历史性,且传承有序,还要有变化发展。
和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表演艺术类非遗是由人来表演,也是由人来传承和发展的。“尽管生产工艺品的技术乃至烹调技艺都可以写下来,但是创造行为实际上是没有物质形式的。表演与创造行为是无形的,其技巧、技艺仅仅存在于从事它们的人身上”[4]。传承人就是表演艺术类非遗中的表演者,他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这项非遗的核心所在,他们决定着该项非遗的表演水平。因此,我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机制,确保传承和发展。
传统艺术的传承也极具特色,区别于现代教学,而且各行业间也有差别。台湾《文化白皮书》认为:“传统艺术民间的传承系师徒之间的‘口述心传’,须经过3年4个月才能学有所成。民间的传承生态要求的不仅是记忆的延续,还包括专业知识、敬业精神,甚至是生命和情感的世代交替,以及师徒伦理的维系。但是一旦进入学校的体系,则师徒关系只有以课程表来维系,且在传与授之间的互动比较松弛,传习效果尚待评估……因此,师徒传习在精神上仍以‘人’为‘人师’,同时也才可能维持‘师门’技艺风格的独特性与系统性,以及地域的集团性格”[5]。这也是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精神文化内涵所在,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承,还是德行的传承,追求的是“德艺双馨”。
同时构成表演的基本要素还有表演的内容,这是观众观看表演的目的所在。因此表演的技巧、呈现的形式、演出的内容都至关重要。这些也体现着表演类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变化历程。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在变化,相应的艺术也要变化。表演艺术类非遗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贴近生活。以粤剧为例,粤剧面临剧本过于陈旧,缺乏新的生命力,加上粤剧从业者安于现状,没有创新粤剧的观念,导致艺术思维滞后、陈旧不变、缺乏活力的剧本居多,不仅无法吸引青年人的目光,就连一些忠实的老观众也有渐渐离去的趋势[6]。
以上所述是表演艺术类非遗的重要元素,是博物馆展示中应该涉及并要重视的方面,是非遗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和原则。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的征集、保护、传播的机构,真实性和完整性亦是其将表演艺术类非遗作为工作对象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博物馆陈列中,极少将表演艺术类非遗的演出者、演出内容、演出场所和观众同时呈现,失去了该项非遗的完整性,故博物馆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以提升展示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 博物馆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现状解析
从目前的行政职责上来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区文化馆的业务范围。《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第十七条规定,搜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资料)[7]。因此,针对几十个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的综合性博物馆,在就今后有无考虑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陈列这个问题进行交流时,大部分馆方都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工作是文化馆的业务范围,普查、宣传、保护都是文化馆负责,并且部分县区的文化馆也举办了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博物馆更多的将自己业务定位在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上,这种观点在县一级博物馆尤为突出。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责任,应侧重于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相关物品和信息的搜集和展陈,以实物和信息资料保存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形态,以展陈来为观众提供无时间、地点等限制的常态化视觉、听觉体验。
为何在博物馆中表演艺术类非遗会比手工艺类非遗的展示更少,或者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专题博物馆少之又少呢?这是由其自身特点决定的。表演艺术类非遗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演出者通过一定的语言、动作或声音作为演出内容,以此服务于观众,其实现的过程也是其消费的过程。它的产物是向人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呈现艺术,是以无形的形式存在,并随着表演的结束而归于无形。它并不像工艺类非遗那样,艺术呈现的末端是实物,它的实现过程是艺术的演绎,最终的产物是一件有价值的物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因此,在博物馆中,由传承人进行手工艺类非遗展示已经是一种常态化。然而,作为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展示项目,以传承人实地表演却很难形成常态化。即便是作为广东的一张名片的粤剧艺术博物馆,也是定期由民间戏曲组织“私伙局”带来粤剧表演。因此,表演艺术类非遗多是用声乐、图影等多媒体设备来展现过程,并辅以各式表演道具。
以与某项表演艺术类非遗相关的表演道具作为该项非遗的代表进行展示,是很多博物馆普遍存在的情况,也是比较早出现的,起初是作为民俗及人类学研究材料进入博物馆。著名博物馆学家马约维奇.伊凡说:“无形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进入博物馆世界。尽管它以前曾经在一定限度内以与物质世界的物品相联系的形式被表现过,但是只有现在它才被有意识地与博物馆的工作联系在一起。无形遗产的保护和对现实产生的影响的前景是更大更多的需求”[8]。从现在的状况来看,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
一方面,对于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博物馆,很大程度是源于博物馆藏品征集的需要,这一现象在经济欠发达或者地下文物欠缺地区的博物馆尤为普遍,作为近现代文物征集范围的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相关物品,由于数量众多、范围较广,征集难度和成本较低。而征集经费少且不固定是很多县区博物馆的普遍现状,因此便成为重要选择对象。另一方面,对于无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博物馆,根本原因在于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其带来的后果,一是无法意识到包含表演艺术类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需求,认为并非自己职责所在,二是有心无力,即便认识到表演艺术类非遗展示的需求,由于经费缘故及展示手法欠缺的缘故,却终究无法实现。
3 博物馆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功用
表演艺术类非遗是脱胎于长久以来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以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献给观众,满足观众的精神需求。其形成和发展变化,都是时代精神文化的反映。博物馆对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展示,不仅仅是表演艺术形式的展示,也是其所处各时代变化发展的体现。通过对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展示,可以向社区的观众呈现身边的文化遗产,告诉他们先辈留下来的、精彩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旧发挥着作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博物馆学家认为,博物馆是诠释差异性的机构,它以介绍和反映文化多样性(包括自身建构过程)为主旨……特别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在博物馆里,通过教育实践来介绍、讨论文化多样性与差异性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涉及有博物馆展品所反映的不同社会群体[9]。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正是当今社会旅游的主要动因之一,博物馆旅游也是满足这一文化需求的一种模式。
我国目前有4 000多家博物馆,覆盖范围极广,每年举办展览超过2万个,参观人数约7亿人次,一年举办20万次教育活动。通过举办展览和教育活动,博物馆吸引大量观众,向他们传递信息。有赖于此,表演艺术类非遗借助于博物馆的平台,有效地将其信息传递给观众,传播其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既愉悦和教育了观众,又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保护工作指导方针来看,博物馆征集表演艺术类非遗的相关物品,采集音频、视频资料,收集传承人等各方面信息,已经在实践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博物馆与观众产生互动的最直接手段为展览,而由于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展示难度较大,很难穷尽其方方面面信息,博物馆又很难作为一个传承的场所。苏东海先生说:“必须把无形遗产的原生存在转换成博物馆存在,才能对他的保护达到博物馆水平……博物馆只能以博物馆特有的存在来保护和传播无形遗产的存在。因此无形遗产要得到博物馆的保护和保存,一般来说,他只能脱离原来的生活,在博物馆的历史冷冻中永存”[10]。因此,博物馆在对表演艺术类非遗上有很大的局限性,不仅在展示方面,也在遗产保护方面,其所起到的直接作用较为有限。
展示有其局限性,也有其优势所在。博物馆通过展览吸引观众,实现其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这个观众队伍越庞大,吸引力越大,传递的信息越多,就越能达到目的效果最大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明确提出:“必须提高人们,尤其是年青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重要意义的认识。”当人们对表演艺术类非遗的认识提高时,才能进一步提升兴趣,促进其参与到非遗中来。因此,博物馆表演艺术类非遗的展示,起到的间接作用更多,要依靠提升观众文化自觉来实现表演艺术类非遗的传承发展的目标。
4 结束语
张婉真女士说道:“或许在当今社会,最能带与人们福祉的并非知识的生产,而是知识的推广与运用。在此意义上,博物馆可以透过不同的沟通手法与行销技术——展览、教育、商业、观光等,将无形文化资产深植大众之日常生活中。如此,博物馆将可伴随我们走向未来而非单纯活在过去记忆”[11]。通过博物馆的媒介作用,表演艺术类非遗就多了一个更好的传播途径。传播范围及影响的扩大化又促进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是为了利用以服务大众,让传统艺术服务于我们的未来。
博物馆表演艺术类非遗展示依旧任重道远,可以看到现状并不十分乐观,但前景依然光明。作为博物馆人,仍要放开手去尝试,真正将表演艺术类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纳入博物馆工作范围。
[1]宋向光.国际博协博物馆定义调整的解读[N].中国文物报,2009- 03- 20(6).
[2]陈瑜.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才能“原汁原味”[N].科技日报,2010- 09- 09(6).
[3]刘魁立: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1):25-34.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建立“人类活珍宝”制度的指导性意见[Z].1996.
[5]顾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16.
[6]陈美斯.当今粤剧的传承与发展要采取的措施[J].神州民俗,2015(242):53- 55.
[7]文化部关于发布《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群字[1992]28号)[Z].1992- 05- 27.
[8]张力军,肖克之.小黄侗族民俗: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理论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31.
[9]ALMEIDA A M.博物馆与多元共生的和谐社会[C]//卢思密,译.国际博协教育委员会2010年上海年会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35.
[10]苏东海.博物馆物论,博物馆的沉思:苏东海论文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86.
[11]张婉真.论博物馆学[M].台北:典藏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