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势”论对改革强军的启示

2018-01-23余世锋

孙子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威慑孙子兵法强军

余世锋

“势”是孙子论兵的一个重要范畴。“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孙子兵法·计篇》)孙子认为,战前的预测谋划和积极造势都是军事斗争准备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此,《孙子兵法》十三篇中孙武专门用一篇来谈论“势”,可见孙子对势的重视。孙子的“势”,有的人认为是静态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尤其是战略和战场有利态势和动态优势;或认为是动态之势:“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即强大的趋势,“势就是一种有利的条件所构成的强大趋势”①宫玉振:《取胜之道:孙子兵法与竞争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也有人认为孙子的势“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是指一种含有巨大动能的军事力量。

孙子认为“势”可“为”,可“因”,可“借”,可“任”。其实归纳之,孙子论“势”,除了确立“势”是军事斗争中最重要的因素,还着重探讨了如何造势和如何用势。综合各种力量,创造“不可胜”的有利态势,是为“造势”。高明的用兵者,通过创造和借助包括政治、外交、天时、地利以及军事硬实力等各方面的有利条件,来为自己创造最有利的战略和战场态势。通过造势,国家才能最充分地展示强大实力去威慑强敌,遏制战争,军队才能最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去争取战争的胜利。目前改革强军正在进行时,以孙子的“势”论及造势用势思想来解读强军改革,从造势用势角度来观照改革强军的各项举措,既可为强军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也可为改革强军顺利进行提供借鉴。

一、重视“分数”“形名”,把握改革强军的重心

纯从军事角度看,军队造势就是切实提高部队战斗力:“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刑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孙子兵法·势篇》)孙子在《势篇》中首先讨论了“分数”“形名”“奇正”“虚实”等问题。把治军问题和指挥控制问题放在《势篇》里讲,是因为这四者是军队造势的四种基本手段。“分数”指军队的组织编制,“形名”指军队的指挥控制体系,“奇正”指不同作战方法的灵活运用,“虚实”指作战行动的目标和时机选择。前二者属于军事力量的建设问题,是平时造势的中心,后二者则是军事力量的运用问题,是战时造势的方法。因此,要军队造势,其重心必然在根据条件和形势进行编制体制的及时调整和对指挥控制体系的重构。美国华盛顿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在《关于军事技术革命的研究报告》中也认为:“理论和编制,是军事技术革命的最重要部分。”编制体制是建强军之势的重要方式。孙子所说的“分数”正是根据时代要求和新的战争理论,通过对军队组织编制中不适应战斗力生成的部分进行调整,加入满足战场需求新的作战单元,提高部队战斗力。正因为如此,强军改革把编制体制的调整放在了重要位置。着力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改善军中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如本次军改中新成立战略支援部队以及陆军总部等都是基于这种考虑。“刑名”则是通过建立有效的指挥控制手段营造部队战斗力。在冷兵器时代,以“将”为中心充分利用旌旗金鼓等技术手段确实能有效提高部队的指挥控制能力。但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战争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新的战争手段和兵种不断出现,建立统一领导下的以信息化为支撑的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成为可能也成为必需。可以说,条件满足,时代需求,建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成为和平时期军队造势的中心内容。

“三军之众,可使毕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奇正虚实具体指战时战场造势的基本方式。孙子曰“战势不过奇正”,奇正的无穷变化和虚实的正确使用可以创造战场上 “以镒称铢”“以碫投卵”的压敌之势。

二、 注重因利制权,保持战略定力,把握战略机遇

“势者,因利而制权。”(《孙子兵法·计篇》)孙子在这里提出了用势的基本原则。“势”就是要根据利害关系采取灵活的对策。即要审时度势,根据条件和势的状态决定如何用势。因为,所造之“势”要真正起到作用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势险节短”:“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 弩,节如发机。”(《孙子兵法·势篇》)“势险”是指优势的积累达到很雄厚的状态,造成非常险峻的压倒性优势。这种“势”一发动,可以用“激水漂石”来形容。“节短”,指攻击行动的速度迅疾,就像猛禽攻击猎物一样,令对手猝不及防。也就是说,势必须等到优势或者说能量足够并且有条件迅速释放时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从势的角度看,与我国主要战略对手相比,对手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对我仍然保持优势,对手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TPP”的图谋以及挑动周边敌对势力对我频频发难等种种作为都是基于这种优势。但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有所放缓,但与战略对手相比,仍然保持了令人羡慕的高速度。也就是说,我国仍然处于战略机遇期。同时,由于我国工业制造、技术创新等正处于高度发展和突破瓶颈阶段,我军装备技术发展出现井喷态势,接近和赶超对手指日可期。因此当前我国的战略选择要“因利而制权”,在做好时刻准备打仗的准备的同时,保持耐心,把握战略机遇积极造势。假以时日,当我与对手的“势”的对比达到“势险”的程度,那就表明,我们已经掌握了竞争的战略主动权。

三、综合造势,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战略威慑能力

“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孙子兵法·势篇》)木石的特性,放在安稳平坦的地方就静止,放在险峻陡峭的地方就滚动,方的易静止,圆的就易于滚动。孙子认为,木石能否造势,在于如何调动和使用它们。也就是说,势的产生在于如何调动和使用资源。如果有效配置资源于军事领域,则可发挥提高军事力量的作用,可造成军事上有利的态势。但“势”产生往往不是因为某种单一资源的利用,而是多种资源的综合利用。这就是所谓的“组合势”①白邦瑞: 《势在美中两国战略文化中的异同》,《孙子兵法与战略文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即不断积累和利用我方的各种优势资源,如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外交资源、舆论资源和工业科技资源等进行综合造势。政治造势就是在政治上顺应国际和平大势,国内创造“与民同意”的政治形势;经济造势就是依靠强大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优势紧逼对手,尤其是利用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展示国防工业潜力威慑对手;舆论造势就是广泛利用多种媒体手段,抢占话语权,占领道义制高点;技术造势就是通过技术创新谋取军事技术竞争优势,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总之,综合利用各种资源进行综合造势,可创造战略上“不可胜”的有利态势。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综合造势的重要手段。军民融合就是将军事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实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军民融合是兴国之举,更是强军之策。改革强军中军民融合式发展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军民深度融合,例如建立军民一体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军民两用的交通物流体系、军地兼容的战场设施体系、平战结合的人力资源动员体系、军民一体的智库体系,等等,吸引各种资源进入军事领域,从而形成了军民合力造势的局面。

通过综合造势可以形成现实可靠的战略威慑能力。造势的目标是造成对敌“立于不败之地”甚至“以镒称铢”“以碫投卵”的态势。这种态势的显示和使用可以形成强大的威慑效果。在威慑理论产生以来,确保相互摧毁的核威慑理论曾经是威慑理论的中坚。然而核武器的战略运用关系到国家的存亡与安危,核威慑几乎是终极威慑。与常规威慑相比,常规威慑效力对相对军事实力变化、战术对比和同盟的变化更为敏感,因而也更现实有效。在和平时期建设可靠的军事威慑力量,尤其是高技术常规威慑力量,实施现实有效的威慑战略是控制危机、避免冲突和遏制战争的重要方式。通过和平造势实现现实有效的战略威慑是可能的。而和平造势的目标之一也正是通过打造常规战略威慑能力,实施现实有效的威慑战略。

四、因形借势,制定切实有效的军事战略

孙子曰:“善战者,求之于势。”战争胜负,与势的状态有很大关系。孟子也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孟子·公孙丑上》)。正因为如此,在实际运用中,除了造势,还有借势、因势、气势之说。改革强军中除主动造势即调整编制体制、优化指挥体制、改善控制体系(以信息化为关键),还可借势而为,因势而行,制定切实有效的军事战略,建立充分的战略自信。

借“地势”制定军事战略。孙子说:“地者,兵之助也。”当前我军将军事战略重心放在了海上方向。然而面对战略对手以强大海空实力为支撑的“亚太再平衡”的战略围堵,军事实力对比我并不占优势。但有利条件是我有地利之优。因此我完全可以借“地势”之利制定海洋战略。具体来说,就是充分利用本土优势,控制第一岛链,扼南海海上通道以控“关键”,适时出击第二岛链以为牵制。地势之“地”,在冷兵器时代主要指地理空间,但在今天,战争空间已经大大拓展,这个空间更加立体化甚至更加虚拟化,例如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外空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让外空成为一个新的军事战略制高点。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在这个战略空间,我有占“地势”之优的可能。还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空间,在未来战争中,其重要性也不用赘述。因此利用优势制定战略抢占这个制高点已经非常必要。

因“敌势”调整战场重心。孙子说:“势者,因利而制权。”即根据战场态势采取不同的用势手段,根据形势适时调整战场重心。以我周边形势为例,由于周边国家和地区领导人产生变化,北从东北亚、中到台海、南到南海的战略态势与以前已大不相同。因此我战场重心已有调整的必要。孙子又强调要“择人而任势”。这里“人”的解释,历来有多种,其中一种解释为敌人或敌对方,即根据战略对手的变化进行用势。随着南海国家对我政策向好的方向转变,而台海方向“台独势力”不断滋事挑衅,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台海和南海战略,适时进行战场重心的转换已经非常必要。

壮“气势”,建立战略自信。“勇怯,势也。” 气势是一种由内在的精神力量构成的“势”。“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通过借助士气的力量造成强大的气势,可威震敌胆,可势如破竹。如果说以力作势可以赢得战争,那么以气作势则不但可以赢得战争,还可以慑止战争。在改革强军中,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所创造的气势可以使战士斗志高昂,毫无畏惧,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血性气势可以使决策者充满战略自信。

猜你喜欢

威慑孙子兵法强军
《孙子兵法》组歌
强军路上
强军 强军
走在强军路上
《魂牵深蓝》:强军路上的奉献之歌
伊拉克战争中美伊双方战略 威慑与反威慑的特点及启示
论新中国建立后常规威慑思想与实践
谈对《孙子兵法》原文的理解
涌入日本的《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大全》开始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