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

2018-01-23贺成龙陈德兴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气喘病疫区病原体

申 晋 贺成龙 陈德兴

(1.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铁厂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遵义 563134;2.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农牧局,贵州遵义 563100;3.贵州省修文县农业局饲料草地站,贵州修文 550200)

猪气喘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对患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本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在饲养管理条件不良或暴发流行的初期,以及有其他病原体继发感染时,也可造成严重死亡,对发展养猪业带来严重危害。

1 病原

猪肺炎支原体具有多形性的,常见有球状、球杆状、环形、丝状或三角形等。一般染色液不易着色,常用姬姆萨液或伊红一亚甲蓝染色液染色。革兰氏染色阴性。肺炎支原体虽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但对生长条件的要求较其他已知的支原体为严格。在加有水解乳蛋白、酵母浸出液和健猪血清的无细胞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后,呈现轻微的混浊及少量沉淀,轻轻摇动呈云雾状上升,在无细胞固体培养基上(加入1%琼脂)经3~4d培养后,形成微小露滴状小菌落,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菌落的中央稍有隆起,但无明显的乳头状。菌落表面粗糙,边缘整齐,培养到第九天时,其直径可达200μm,用单层细胞培养也能繁殖和继代,并能出现细胞病变。猪肺炎支原体对温热、日光、腐败和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排出于体外的病原体,其生存时间一般不超过36h。病肺组织块内的病原体,于-15℃保存45h,在1℃~4℃可存活7h。

2 发病原理

肺炎支原体侵入呼吸道黏膜组织间隙之后,到达支气管周围,引起支气管周围炎,进而蔓延至血管周围。以后病原体经支气管和淋巴管向附近的肺组织扩散,引起支气管肺炎,进而融合成面积较大的融合性支气管肺炎。在病原体侵害支气管的过程中,引起支气管痉挛,导致泛发性肺气肿和严重的呼吸困难。加之支气管表面粗糙或管腔变窄,阻碍气流畅通,致使缺氧。机体为增强氧的运输,病猪呈现呼吸和心跳加快,当缺氧严重时,则引起心力衰竭和窒息。

3 病状

潜伏期一般为11~16d,按X线检查发现肺炎病灶为标准,最短的潜伏期为3~5d,最长可达1个月以上。主要临诊症状为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根据病的经过,大致可分急性、慢性和隐性三个类型。

急性型:主要见于新疫区和新感染的猪群,病初精神不振,头下垂,站立一隅或趴伏在地,呼吸次数剧增,每分钟60~120次,病猪呼吸困难,严重者张口喘气,发出哮鸣声,似拉风箱,有明显腹式呼吸。咳嗽次数少而低沉,有时也会发生痉挛性阵咳。体温一般正常,如有继发感染则可升到40℃以上,病程一般为1~2周,病死率也较高。

慢性型:急性转为慢性,也有部分病猪开始时就取慢性经过,常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主要症状为咳嗽,清晨赶猪喂食和剧烈运动时,咳嗽最明显。咳嗽时站立不动,背拱,颈直伸,头下垂,用力咳嗽多次,严重时呈连续的痉挛性咳嗽。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和腹式呼吸。这些症状时而明显,时而缓和。食欲变化不大,病势严重时减少或完全不食。病期较长的小猪,身体消瘦而衰弱,生长发育停滞。病程长,可拖延2~3个月,甚至长达半年以上。

隐性型:可由急性或慢性转变而成。有的猪只在较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感染后不表现症状,但用X线检查或剖检时发现肺炎病变,在老疫区的猪只中本型占相当大比例。如加强饲养管理,则肺炎病变可逐步吸收消退而康复。反之饲养管理恶劣,病情恶化而出现急性或慢性的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4 病理变化

肺脏显著膨大,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气肿。两肺的尖叶和心叶呈对称性的融合性支气管肺炎病变,中间叶有时在膈叶的前下部也有同样病变。随病情加剧,病变部颜色变深而呈淡紫色或深紫红色或为灰白、灰黄色,坚韧度增加,外观像胰腺样。其他内脏器官无明显病变。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多可做出正确诊断。

(1)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以哺乳仔猪最易感,其次是妊娠后期及哺乳母猪,成年猪多为隐性感染。新疫区可呈急性暴发,老疫区大多数为慢性或隐性经过。气候骤变、饲料质量差等可促使隐性感染猪出现症状。

(2)以咳嗽和气喘为特征,一般体温、精神和食欲正常,病程较长。随着不良因素的影响,症状明显或加剧。

(3)剖检可见两侧肺的心叶、尖叶、中间叶和膈叶的前下缘呈对称性的实变,肺门淋巴结肿大、增生,其他器官无明显变化。

(4)应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丝虫和蛔虫引起的咳嗽相区别。

6 预防

(1)自然分娩或剖腹取胎,以人工哺乳或健康母猪带仔法培育健康仔猪,配合消毒切断传播因素。

(2)仔猪按窝隔离,防止窜栏。育肥猪、架子猪和断奶小猪分舍饲养。

(3)利用各种检疫方法清除病猪和可疑病猪,逐步扩大健康猪群。

(4)坚持自繁自养原则,尽量不从外地引进猪只,如必须引进时,一定要严格隔离和检疫。新引进的猪必须隔离观察3个月后方可混群饲养,最好放入两头健康仔猪,同圈饲养,无气喘病状者,方可与健康种猪混群。有条件的地方,可进行X光透视。

7 治疗

治疗可用硫酸卡那霉素10~15mg/kg,肌肉注射,2次/d,连续注射3~5d,或泰乐菌素5~10mg/kg,肌肉注射,2次/d,连用5d,或恩诺沙星或环丙沙星2.5mg/kg,肌肉注射,2次/d。也可用泰妙菌素、土霉素、氟甲砜霉素等治疗。

[1] 邹彦鹏,李军.猪气喘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8):156.

猜你喜欢

气喘病疫区病原体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为年轻女医护剃光头发赴疫区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猪气喘病防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