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通牦牛生长发育规律及育肥措施

2018-01-23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大通牛群牦牛

(青海省大通种牛场,青海大通 810102)

1 大通牦牛生长发育规律

大量研究证实:体成熟前的牦牛,体重增长规律,表现为:暖季增长速度快,冷季增长速度减缓。而且,体重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周期性的变化。

这样的变化规律,由这些因素的影响作用:第一,饲喂管理。大通牦牛的管理方法,因生产方式、生长环境、养殖者管理水平等,而表现出不同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在不同的地区,甚至同一地区,常会因不同牦牛群而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现在的牦牛养殖,更多靠天然牧场,满足其生长发育营养需求。即使在寒冬枯草季节,草地枯萎,饲草严重匮乏,除个别体质孱弱,度春比较困难的牦牛,会有补充少量干草、青贮饲料的可能,而多数情况下,不给予补饲。第二,杂交方式。牦牛作为原始的畜群,长期生活在特定高原环境,对高原严酷环境有着极强的适应性。虽有乳、肉、役、毛等多种用途,但其生产性能低、产品商品率低、经济效益差。通过本种选育,虽可提高牦牛的生产性能,但提高的速度很慢,难以适应当前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

2 对此的解决措施

2.1 实施科学化管理

大通牦牛的养殖,重点搞好养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其良种优势。改善喂料管理,这几方面不能有所忽视。

第一,牦牛养殖工作的开展。有根据四季划分草场,根据季节放牧的;有推广围栏分群放牧牦牛的。不管选择何种养殖方式,都应建立在充分利用草场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牧场,合理组群放牧。通常情况下,根据性别、生理、年龄等等,合理进行分群,确保牦牛群采食均匀,减少放牧带来的困难。细分的牦牛群,有泌乳牦牛群、干乳牦牛群、幼牛群、青年牛群、育肥牛群等等,这样的划分不是固定不变的,可根据放牧地形、草场规模、牦牛数量、管理水平等等,因地制宜的合理组群,以提升外出放牧的效益。

第二,外出放牧时间的划分,应根据分群牦牛群的不同以及季节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是,总体的原则,为夏秋季早出晚归,冬春季迟出早归。不同季节放牧,选择的育肥重点,略显差异。夏秋季放牧,重点抓好膘情,做好配种,提升泌乳产量,为牦牛越冬打好基础。同时,确保当年屠宰牦牛准时出栏。一旦进入夏秋季节,放牧牦牛群应及早向夏秋牧场过渡,每天行程控制在10~15km为适宜。夏秋季节,酌情延长放牧时间,确保多采食牧草。中午气候炎热,选择阴凉处休息。出牧时,由草质差的牧场,向草质好的牧场过渡。冬春季放牧,重点保膘、保胎。避免乏弱,能安全过冬。妊娠母牛,做好保胎工作,确保安全产仔,提升成活率。冬春季,利于放牧时间有限,应利用好中午暖和这段时间,做好放牧和补水工作。晴天放牧,尽量远处放牧。阴雨天放牧,选在低洼山湾。而且,放牧尽量顺风向。冬春季节,一年中牧草最乏弱。由此,正常放牧外,条件允许的,可适量补饲。尤其风雪天,外界温度低,严寒对牛只威胁大时,可停止放牧。棚圈中,通过适补饲,确保牦牛膘情,有利于安全越冬。

第三,注意牦牛群病虫害防治,做好牛群消毒管理工作。定期清扫养殖圈舍,改善舍内通风质量,注意舍内温湿度控制,确保干燥清洁卫生的适宜养殖环境。定期擦拭牦牛体表,一则有效防控寄生虫病,二则有利于增进人畜关系。喂养牦牛期间,留意牦牛群变化,发现有疑似病例症状,务必第一时间诊治,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各种病害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接种方法和方式,以确保增强牦牛抗病体质。

2.2 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在育种管理方面,更崇尚“两条腿走路”。这体现在:抓好本种繁育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杂交,改良繁育品种,利用好杂交优势,以提升牦牛的产肉、产乳性能,提升其商品率,为畜牧建设提供服务。而且,杂交改良,有利于新牛种的培育。

同一种饲养管理模式,由于品种不同牦牛的生长发育会有较大差异;而同一品种由于种质的好坏,个体之间生产力也会存在差异。利用杂交优势,大幅提升牦牛生产力,是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我国在3 000年前的殷周时期,已有利用本地黄牛与当地牦牛杂交生产牦牛增加乳肉产品的历史,但由于父本的生产性能不高,导致牦牛乳、肉生产力提高的幅度也不大。20世纪40年代原西康省模范乳牛场曾引进1头荷兰公牛与当地20头母牦牛杂交,并成功获得2头杂种后代。野牦牛身高、体重、生长速度、抗逆性、生活力等性状的平均遗传水平远高于家牦牛。1982年捕获的野牦牛经调教驯化,于1983年成功采精、制作冻精;1985年兰州畜牧研究所和大通种牛场共同建立了“耗公牛站”;2005年3月8日农业部发布公告(第470号)批准“大通牦牛”为新品种,并决定颁发新品种证书,大通牦牛以它独有的杂交优势在牦牛业中名列前茅。所以在生产中杂交优势尤为重要,要引进优良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培育适应本地养殖的牦牛好品种。

[1] 彭巍,徐尚荣,张君.海晏县牦牛育肥试验效果分析[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6,46(2):15-16.

[2] 常明华.高原地区牦牛育肥试验研究[J].中国牛业科学,2015,41(2):35-37.

[3] 郑灿财,郭春华,彭忠利,等.牦牛冷季补饲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14,46(7):113-116.

猜你喜欢

大通牛群牦牛
距离完美只差一点 上汽大通MAXUS G90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寻找你心中的完美之车
——上汽大通D90……虞展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上海大通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