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阅读新进展
——多文本阅读理解本质特征分析
2018-01-23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徐州 221116)
1 引 言
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信息化社会的主要表现便是获得信息渠道较多,获得信息的难度也有所降低,从而使信息的获取更为简便。因此,人们所获得的信息量也随之而成倍增多。但信息量的增加并非全然有益而无害。有时,这一情况反而会带来一定的烦恼。例如,当人们用百度等工具搜索手机辐射是否会影响健康的信息时,会获得大量相关文本,其观点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分歧:手机辐射有害、手机辐射无害、手机辐射有益。信息之间存在的不一致甚至相互矛盾,给人们的理解和决策带来了很多的困难。
因此,在理解的基础上如何分析、比较、鉴别和整合不同来源的信息,不可避免地成为信息时代人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这一背景下,多文本(多文档)阅读理解(multiple-text reading comprehension,multiple-document reading comprehension),便成为近期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Braten等人(2013)将多文本阅读理解定义为“处理关于同一主题的多个不同视角和观点的文本材料,并形成统一的心理表征”。显然,就其定义而言,多文本阅读理解事实上便是对于多种不同来源,乃至不同观点的信息的整合。多文本阅读理解与信息化社会中其他研究热点都存在一定关联性,例如多来源信息整合、在线搜索、信息问题解决等等。无疑,这一研究领域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一些学者甚至认为,多文本阅读理解的能力可以被认为是信息时代人们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成分,这一能力使得人们能够从当代社会的可以轻松获得的丰富信息中受益(Goldman et al.,2010)。因此,考虑到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期刊(CognitionandInstruction,2013.31;LearningandInstruction,2011,21;ReadingandWriting,2016,29)都曾经在近期出版过关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研究专辑。
尽管多文本阅读理解已然成为当前广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但由于其研究历史并不太久远,一些相关的本质性理论问题并未得到充分探讨。例如,如果将多文本的内容集中在一个文本中,是否便转换为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了呢?相较于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理解,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本质特征有哪些?这些疑问,在此前的研究中,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总结。尽管一些学者开展了一些讨论,但这些讨论较为简单,未能进行系统性的论证,也未能完全确立多文本阅读理解的基本框架。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本质特征,还有一些未能界定或者澄清之处,对于此领域的研究形成了不利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呈现形式、内容、目标和心理表征等若干方面,厘清多文本阅读理解和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之间的区别,并借此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本质特征进行总结,为本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2 呈现形式
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个体所阅读的文本材料,同一主题下,其呈现方式往往限于同一文本,阅读时间自定。而多文本阅读理解中,在同一主题下,所阅读的文本材料会以多个独立文本的形式呈现。个体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各文本的先后顺序,及所花费的阅读时间。呈现方式的不同,会造成个体在阅读理解时的效率差异。这一差异,有时体现于整合信息时的动机水平和效果。Britt和Aglinskas(2002)分别以两种不同的呈现方式(单一教科书/网络多文本)呈现相同的科学类信息,并要求阅读者在阅读理解后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等任务。结果显示,网络多文本的呈现方式,导致了阅读者对于不同来源信息之间因果关系更好的理解与整合。Britt和Aglinskas(2002)认为,这一多文本呈现方式的优势效应,也许因为多文本中信息看起来零乱,所以阅读者必须激发了更高的动机水平以理解和整合信息;而单一文本中信息看似已经整合完成,反而削弱了阅读者的意愿和动机。
此外,相较于单一文本形式,多文本形式所呈现的内容,阅读者对于不同来源信息的理解和整合更为平衡,所形成的心理表征也更为连贯。例如,多文本的呈现形式能够使得阅读者更为关注各文本信息之间的不一致之处(内容和来源),从而导致对于冲突信息更好的浅层记忆和随后写作任务中对于冲突信息更为平衡的描述(Stadtler et al,2013);或者导致写作任务中对于各文本来源信息更好的记忆与引用(Kammerer & Gerjets,2014;Stadtler et al,2014)。而当不同证据和观点的信息以单一文本形式呈现时,阅读者对于不一致的信息来源并没有表现出更好的记忆效果(Steffens et al.,2014).
当然,不同的阅读者,对于所阅读材料的呈现方式的偏好也会有所不同。Braten和Strms(2006)以两种不同的文本组织形式(统一的单一文本/六篇多文本)分别向阅读者呈现有关ADHD(儿童自闭症)的有关信息。结果显示,对于认识论信念水平比较高的阅读者,多文本的呈现方式能够更好地提高阅读者的理解水平,并且使之形成更为连贯的心理表征;而对于认识论信念水平比较低的阅读者,则更偏好单一文本的呈现方式,并能获得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层理解。
由此可见,多文本的呈现方式本身便是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显著特征之一。以多文本形式所呈现的信息,能够提醒阅读者文中信息有一定的散乱性,需要进一步理解并整合,从而激发阅读者更高水平的阅读动机,促使其注意各文本信息内容及其来源之间的异同,并激活其心理准备状态,更好地建构完成相应的心理表征。相反,以单一文本形式所呈现的信息,具有形式上的完备性和内容上的权威性,即使只是将多文本信息集合放置在单一文本中呈现,也会降低阅读者深层阅读和整合信息的意愿和动机。
同时,单一文本形式所呈现的内容信息,迫使阅读者只能以线性方式和固定顺序进行阅读理解,从而思维被限定在作者的固有框架之中,阅读受作者的写作意图所引导;而多文本的呈现形式,允许阅读者以非线性方式和任意顺序进行阅读理解,思维不受文本固有框架的局限,更为自由和发散。显然,多文本的呈现形式,在提高阅读理解难度的同时,也给予阅读者更多选择,使其能够按照自己的偏好,自由地进行阅读,促进思维的开阔和创新。
3 文本内容
在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无论文本材料篇幅的长短,由于单一作者的存在,因此其观点立场和写作意图具有统一性的基本特征。单一文本中,作者的基本观点和论证逻辑应该是前后一致的。作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一旦理解了作者的观点和意图,便能以此协助对于全篇材料的深层理解。同时,单一作者也导致了写作时,文字使用和修辞风格的一致性。阅读者熟悉了作者的文字与修辞,毫无疑问也有助于对于全篇文字材料的浅层理解。
而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由于作者不同,因此对于同一主题往往立场不同、观点各异。在阅读者对于多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整合过程中,这无疑增加了很大难度。阅读者即使完全理解了其中一篇文本材料的内容与思想(深层理解),对于其他文本材料的深层理解也助力有限。而且,由于作者和文本来源不同,写作目的也有所区别。多文本中文字的修辞风格和论证方式也存在较大差异,文中的逻辑也有所不同,甚至有时概念和名词也会有所不同(Jucks & Paus,2013)。而阅读者需要完成多文本阅读理解任务,则需要对于多文本材料中独特、互证或者冲突的信息进行识别、评估和整合(McCrudden et al.,2016)。
由此可见,作为多文本阅读理解中的文字内容,最重要的标志性特征便是多文本内容之间的相互冲突,或可称之为冲突性。这一冲突来自文本中各个不同方面,从文字修辞到立场观点。甚至可以说,缺乏冲突性的文本材料,便不能被视为多文本阅读理解。以至于一些以多文本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直接以冲突文本(conflict texts;conflict arguments),而非多文本,作为研究报告标题中的关键词(Kobayashi,2015;Kobayashi,2016)。无疑,多文本内容的冲突性,对于阅读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如Rouet(2006)所指出的,多文本阅读理解中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多个不同文本材料中的内容往往是独特的、有偏倚的或者不一致的,根据每个文本所形成的情境模型不同,较难整合为连贯的心理表征。
应该注意到,多文本内容中相互冲突(不一致)的信息所带来的并不只是阅读时的困难,有时这种内容信息之间的冲突能够提高阅读者的阅读效率与整合结果。例如,一些研究指出,当阅读者注意到所阅读的多文本内容存在冲突时,对于各文本来源的注意和记忆效果会变得更好(Braasch,Rouet,Vibert,& Britt,2012;Rouet et al.,2016)。这一效应甚至会发生在所阅读的多文本内容之间仅仅是独特而非冲突时(Braasch,McCabe,& Daniel,2016),或者所阅读的内容与阅读者的先前信念存在冲突时(Maier & Richter ,2013;2014)。
同时,正如Ferguson等人(2013)在实证研究中所证明,同样以多文本的形式,向阅读者提供内容相互一致或者内容相互冲突的信息,在后一种条件下阅读者可以获得对于该主题更深层的理解,并整合为更连贯的心理表征。这一结果表明,冲突信息本身,有可能迫使阅读者进行了更多深层、联接性的推论,从而使阅读者从中受益。
而Stadtler和Bromme(2014)着眼于多文本阅读理解中冲突信息的解决过程,提出了内容—来源整合模型(Content-Source Integration Model)中,该模型将阅读者对于冲突信息的解决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识别冲突—尽量保持连贯—解决冲突。这一模型指出,阅读者在理解各文本信息后,将会对于各文本来源和相应文本内容进行评价,决定其可信程度,并通过比较文本来源等方式,将可信程度高的文本信息整合进相应的心理表征中,放弃不可信的文本信息。
由此可见,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而言,各文本内容之间的冲突性,是区别于单一文本阅读理解的又一本质特征。这种冲突无处不在,体现于文本的观点、证据、逻辑、修辞等多个方面。但文本内容之间的冲突,对于阅读者而言,并非全然是负担。尽管一定程度上,冲突性加重了阅读者的认知负担。但同时冲突性也激励阅读者做出更多认知努力,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推论,从而产生较好的阅读结果,诸如对于文本来源更为清晰的记忆,或者整合为更为连贯的心理表征。
4 阅读目标
在传统的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阅读者的阅读目标是不言自明的,即通过对于字词句的浅层理解,结合文本的背景与尝试,达到深层理解的目标。通过这一过程,阅读者不但能够领会文本表面上的含义与内容,而且理解作者隐藏的意图和情感。总而言之,对于单一文本,尽可能收集文本中信息,在达到浅层理解的基础上尽量达到深层理解,是对其阅读理解的最主要的目标。因此,在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阅读目标的相关研究,是较为少见的(Stadtler & Bromme,2013)。
但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阅读目标则更为复杂。由于多文本中包含不同观点和立场的文本材料,其中隐含了众多内部冲突。阅读者仅仅达到对于各文本的浅层理解或者深层理解,并不能形成完整的心理表征。因此,阅读者不仅需要能够理解各方立场、观点、逻辑和证据,还需要对于各文本的相关性和可信度进行评判,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因此,在多文本阅读理解研究中,阅读目标也是一个重要的自变量。
最为常见的阅读目标的分类为总结(summary)目标/立论(argument)目标(Gil et al,2010a;2010b)。前者只是要求阅读者对于所阅读的多文本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归纳;而立论或者反驳目标则要求阅读者对于多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比较、辨析后选取合适的立场观点进行阐释。显然,总结目标类似于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的阅读目标,不涉及对于冲突信息的处理;而立论目标则符合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本质特征,迫使阅读者处理冲突的信息。因此,阅读目标的不同,导致了阅读者在多文本阅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操作产生一定的差异,并体现于对于信息的理解和整合之中。所以一般而言,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立论目标中阅读者的表现要好于总结目标中(Kobayashi,2015)。
两种目标下,阅读者的表现差异也许来自其整合信息时,所采取的标准不同。不同的阅读目标能够促使阅读者在建构心理表征时,采取不同的“连贯”标准。理解目标促使“局域连贯”,阅读者满足于对于各文本内信息的理解和整合,并不试图去解决各文本信息之间的冲突;而立论目标则促使“全域连贯”,阅读者必须进行跨文本之间的理解和整合,并解决各文本信息之间的冲突(van den Broek et al.,2001)。
当然,在少量研究中,总结目标和立论目标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影响并无差异(Bråten,& Strms,2010)。对于这一效应的矛盾之处,其中一种解释认为,也许是阅读目标和其他一些影响因素共同影响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效率与结果。在这一过程中,阅读目标和其他影响因素之间存在交互效应。例如,Gil等人(2010b)发现阅读目标和先前知识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存在交互影响。具体而言,对于先前知识丰富的阅读者,立论目标下的阅读效果更好;而对于先前知识较为匮乏的阅读者,总结目标下的阅读效果更好。而另一种解释,则认为之所以在有些研究中,立论目标的优势效应不明显,是由于研究中的因变量不同。当以阅读者对于各文本的字面理解和记忆水平作为因变量时,总结目标或者立论目标对此的影响并无差异;而当以阅读者整合信息并形成连贯的心理表征水平作为因变量时,立论目标的优势效应才会显现(Stadtler et al.,2013)。
由此可见,在以零散信息和冲突信息为主的多文本阅读理解中,仅仅要求阅读者“总结”各文本信息,并不能驱动阅读者辨析和消弭多文本材料见的冲突。其结果必然是,阅读者满足于对于各文本信息的字面理解,只能形成多个相互独立的“局域”性的心理表征。而当阅读者以“立论”为阅读目标时,则必须在理解所有文本信息的基础上,对于信息进行辨析、联系和比较,并设法消除其冲突之处,从而形成“全域”性的心理表征。因此,如果说单一文本阅读理解的代表性阅读目标为“总结”,那么多文本阅读理解的代表性阅读目标则应该是“立论”。
5 心理表征模型
关于单一文本阅读理解的研究历史较为悠久,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类相关的理论,包括其心理表征模型和认知加工过程。其中,建构—整合模型(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理论受到普遍性的关注。该理论由Kintsch(1998)所提出,将单一文本阅读理解时阅读者的心理表征分为若干层面。第一个层面为表层编码(surface code),即篇章字词理解的水平层面;第二个层面为文本基面(textbase),文本内容的语义结构层面,由命题及其相关关系构成;第三个层面为情景模型(situational model),即即阅读者将文本内容与先前知识相整合,所形成的对于文本内容的深层理解和推论。
但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其心理表征模型则更为复杂。部分研究者(Britt,Rouet,2012)基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文档模型(document model)理论。该理论认为,多文本阅读理解中,与信息整合有关的心理表征主要包含两个层面,即(组合)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和跨文本模型(intertext model)。(组合)心智模型中所包含的不仅是对各文本信息的理解和推论,还包括各文本信息之间所蕴含的一致或者冲突之处,并整合形成连贯的心理表征。而跨文本模型中则主要包含各文本来源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储存于文档节点(document node)中,包括作者信息(姓名、可信程度、评价等)、文本信息(日期、出版商、来源等)和修辞任务(写作目的、潜在读者等)等等。跨文本模型与(组合)心智模型联系紧密,即多个不同文本来源信息与各自的文本内容相互联结。同时,各文档节点(文本的来源信息)之间通过跨文本联接(intertext links)相互联系,形成网络。各文档节点之间的跨文本联接则被标示以“证实”、“支持”或“反对”的相互关系,以便阅读者形成连贯的心理表征。
单一文本阅读理解和多文本阅读理解在最终的产品,即心理表征模型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单一文本阅读理解并不需要整合文本的来源信息,而其对于内容信息的理解只是结合阅读者的先前知识,并进行推论,形成情景模型即可。但是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不但需要整合各文本的来源信息,从而建立来源信息和内容信息之间、来源信息与来源信息之间的联接,并由此形成跨文本模型,而对于各文本内容信息整合前需要进行可靠性和专业性评价,并作出取舍,由各文本中所保留的部分内容信息,整合为(组合)心智模型。因此,多文本阅读理解的心理表征模型,与单一文本阅读理解相比,具有明显的独特且复杂的特征。独特性表现为跨文本模型,对于文本来源的心理表征在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极为少见,但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是整合信息的必要条件。复杂性表现在(组合)心智模型和情景模型的对比中。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仅仅将文本信息与先前知识相结合,进行推论,便能够获得情景模型的心理表征。而多文本阅读理解需要在各文本推论的基本上,彼此对比、辨析、整合,才能形成(组合)心智模型,显然后者的复杂程度高。
6 结 论
对于同一个主题或者问题,个体如果能够接触多方面的不同信息,了解各种观点及其证据与逻辑,对于这一主题(问题)的认识必然更加深刻。而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判断和决策,也必然更加理性和优化。因此,对于不同文本(来源)信息的理解与整合,即多文本阅读理解,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如果仅仅将多文本阅读理解解释为多个单一文本阅读理解的集合,难免有失偏颇。两者存在本质上的区别。就本文对于已有研究的归纳可以看出,多文本阅读理解区别于单一文本阅读理解的本质特征包括:以零散的多文本形式呈现;各文本内容之间存在不一致或者冲突;立论目标多于总结目标;阅读者对于信息进行选择和整合,最终形成基于文档模型的心理表征。这些特征在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中并不存在,因此可以认为多文本阅读理解是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
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阅读者不仅需要对于各文本材料依次进行阅读理解,同时还需要评价各文本材料与主题的相关性及来源的可信度,并据此对于各文本材料中的内容进行整合。显然,就其心理过程复杂性和认知难度而言,多文本阅读理解均要高于单一文本阅读理解。正如Stadtler等人(2013)所说,在多文本阅读理解中,阅读者需要处理复杂的认知任务。这一任务需要他们更好的学习和理解世界,而不是仅仅简单的记忆和回忆他们所阅读的内容。当然,在进行多文本阅读理解时,为了获得对于多文本信息较好的整合效果,阅读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更多的深层阅读策略(Bråten et al.,2014)。
如果说,单一文本阅读理解侧重点在于对于信息的表层解码和深层理解。那么多文本阅读理解实质上等同于“多来源信息的整合”,其侧重点在于对不同来源、不同观点信息的取舍和整合。因此,当前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有关研究,无论是对于影响因素或者心理模型的探讨,都更为关注阅读者如何对于不同文本信息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和整合。其研究的理论意义一方面在于探索阅读者对于信息取舍的标准和影响因素,例如先前知识或者信息来源;另一方面则在于试图找到阅读者建立跨文本模型和(组合)情景模型这一心理表征的途径和步骤,为完善文档模型理论提供支持。而从现实意义上看,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研究,则有助于对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决策,为减少类似“魏泽西事件”的悲剧提供建议和意见。
当然,作为较为新颖的研究领域,多文本阅读理解的相关研究可以说是方兴未艾。在众多与之有关的问题上,都存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例如,尽管大多数研究者普遍认可,就多文本阅读理解而言,立论目标要好于总结目标,前者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整合多文本信息,并建构与之相关的心理表征。但是,至今为止,研究者们并不清楚为什么立论目标好于总结目标,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也并不清楚阅读目标是如何影响多文本阅读理解的。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研究者们陷入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怪圈。因此,对于阅读目标与多文本阅读理解之间的关联,未来应该有进一步探究的必要。
此外,尽管文档模型理论提出,多文本阅读理解后的心理表征分为(组合)心智模型和跨文本模型,但这只是结果。这一理论没有解释,个体建构(组合)心智模式和跨文本模型的认知加工具体过程。具体而言,研究者们还需要了解,这一认知加工过程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一阶段的目标和影响因素有哪里?究竟是(组合)心智模型建立在先,还是跨文本模型建立在先?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对于多文本阅读理解的认知加工过程的研究,将有助于研究者对于多文本材料的设计,使得个体更好的整合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信息,建构合理的心理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