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县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2018-01-23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1期
关键词:泗水县县域畜牧

(山东省泗水县畜牧兽医局,山东泗水 273200)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牧业在生产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动物源性疫病已成为食品安全和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大威胁,直接影响到我国畜牧业当前和未来的健康发展。建设和完善县域动物防疫体系,提高县域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是平昌县畜禽养殖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然要求。

1 县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基本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动物防疫的首要意义在于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健康。因此,县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应树立“以人为本”的防疫观念。县域动物防疫体系作为防疫工作中的基本单位,要以法制为中心,贯彻“预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加强生产全程监控,提高动物疫病防控整体水平,确保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2 泗水县动物防疫工作现状

(1)泗水县具有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泗水实际,借助国家、省、市对畜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加快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了全县畜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从2007年至今已连续11年列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县各类规模养殖场户达2439个,畜禽规模饲养比重达到80%以上。随着养殖业的发展,饲养密度高度集中,调运频繁,畜禽养殖业受到传染病的巨大威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加大了动物防疫经费投入,采取“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有效措施,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极大地促进了全县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2)县委、县政府加强了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统一领导,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由畜牧兽医局主管平昌县行政区域内的动物防疫工作。紧紧抓住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这条主线,完善动物疫苗订购、发放运作机制和冷链建设,建立县镇(街)村三级防疫网络和村级防疫员培训制度,采取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和平时补免相结合的方法,广大养殖户防疫的积极性逐年高涨,全县动物防疫密度和质量均达到国家标准,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3)泗水县辖13个镇街,原有592个行政村,调整后597个行政村(其中29个社区居委会),设有村级防疫员592名。每个镇街设有畜牧兽医工作站,负责本辖区内的动物防疫工作和动物防疫员管理等工作。

3 泗水县防疫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减弱。随着防疫工作的日常化,近几年辖区内没有发生动物疫情,部分人员麻痹松懈,在认识上降低了标准,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潜在威胁。

(2)防疫员队伍不稳定,专业人员少,技术水平低。每村一名防疫员,需要防疫员数量多,专业人员少,技术水平参差不齐,补助低,留不住人。

(3)镇街畜牧兽医工作站存在问题。畜牧兽医工作站隶属镇街,但是经常被抽调从事与业务无关的工作,不能专职进行防疫工作。畜牧兽医工作站专业人员缺乏,出现人员的新老断层现象。

(4)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一是化验室由于经费少、专业人员不足、设备陈旧等因素,不能很好地开展工作。二是镇街兽医站冷链虽然有,但是不能完全地满足工作需要。

4 县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及建议

县域动物防疫体系: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动物防疫体系。

县域动物防疫体系技术路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进行强制免疫;其次进行疫情监测、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动物疫情或疑似疫情的,进行疫情报告,发现抗体不合格的补免;第三,发生疫情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诊断结果报告主管部门,划定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第四,对疫区进行强制封锁,并按有关规定实施强制扑杀、无害化处理和消毒,同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追溯疫源,并加强效果监测;第五,在一个潜伏期后经验收合格解除封锁,逐步恢复生产和交易。

对于加强县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4.1 对防疫人员实行档案管理,加强教育培训

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思想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技术操作水平和适应能力。通过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科技进村、以会代训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防疫基本知识,让养殖户深刻认识到防疫的重要性。

4.2 建立健全相应部门,理顺部门职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泗水县设立了泗水县畜牧兽医局、泗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泗水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成立了县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指挥部,统一协调指挥全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健全县、镇级动物防疫应急预备队;以县级兽医主管部门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畜牧兽医工作站为主体,村级动物防疫员为手足,建立健全了县、镇街、村三级防疫网络,保障防疫工作所需经费及时拨付。

4.3 加强防疫队伍建设,推行官方兽医制度和执业兽医制度

4.3.1 基层防疫机构和队伍是开展动物防疫工作的基础,是预防动物疫病发生和保障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基层防疫机构是否健全,防疫队伍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整体水平。由于基层缺乏专业人才,急需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到基层一线。

4.3.2 现有兽医工作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并经资格认可、政府任命等方式,进入官方兽医队伍。

4.3.3 实行执业兽医制度。从事动物疫病诊断、治疗和动物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取得执业兽医资格。

4.4 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

充实、完善兽医工作机构的设施设备,建设兽医实验室,提高诊断、检测能力。加大冷链建设投入,确保基层冷链建设满足基层防疫需要。

总之,根据基层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完善更新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时做好防疫政策改革,完善县域防疫体系建设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动物防疫工作。

猜你喜欢

泗水县县域畜牧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农村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瓶颈与策略分析
扎实开展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切实维护机构编制工作严肃性权威性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泗水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