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鸡蛋不要“好色”
2018-01-23科信
科 信
鸡蛋营养丰富,而且食用方便,大家应该都会吃。不过,去超市买鸡蛋的时候,会发现每种鸡蛋的蛋壳颜色都不一样,有白色、黄色、红色、绿色,甚至还有褐色的。有些人喜欢买“红皮鸡蛋”,认为红皮鸡蛋比白皮鸡蛋营养好。但也有人说,白皮鸡蛋才是土鸡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到底是红皮的鸡蛋好,还是白皮的鸡蛋好?
蛋壳为何有这么多颜色?
蛋壳的颜色各异,不过,主要还是以白色和褐色两系为主,还有粉、绿两系,这四种颜色基本可以涵盖所有壳色。蛋壳之所以会有不同的颜色,主要还是因为蛋壳中的色素不一样。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对108种蛋类的蛋壳进行了色素组成分析发现,出现在蛋壳里的色素其实只有3种,这3种色素分别是原卟啉(protoporphyrin)、胆绿素(biliverdin),以及胆绿素的金属螯合物。这三种色素的功能就像色彩三原色一样,通过三种色素的不同组合,又形成颜色各异的鸡蛋。原卟啉主要产生黄色、粉红色和棕色蛋壳,胆绿素则产生蓝色及绿色的蛋壳。通常情况,一个鸡蛋并不是只有一种色素,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后,就会产生颜色各异的蛋壳,也就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不同颜色的鸡蛋。
色素是如何加到蛋上的?
这些色素是如何加到蛋壳上的呢?什么时候加上去的呢?还得从鸡蛋的形成过程说起。
首先是母鸡的卵巢产生卵细胞,每一个都有潜力形成一枚蛋黄。卵细胞成熟后(形成蛋黄)就进入输卵管;继续下行,在输卵管的膨大部被浓蛋白和稀蛋白包裹,形成我们所说的蛋清(蛋白)。接着,它离开膨大部进入峡部,形成蛋壳膜。这个时候,蛋黄和蛋白都已经呈现,就是一个没有蛋壳的“软蛋”了。
下一个目的地是子宫,子宫液的渗入使蛋的重量增加,形状变圆。接着,钙质被沉积到蛋壳膜上,形成蛋壳,并在蛋壳外面敷上薄薄的角质层保护膜,同时由输卵管下端壁内的色素细胞所分泌的色素沉积物“刷上”一层颜色。至此,一个完整的鸡蛋形成。
我们可以看到,蛋壳形成于整个过程的最后一道工序,在蛋壳颜色形成前,蛋里面蛋黄和蛋白就都已经成型了。
所以,从时间顺序上来看,蛋壳的颜色形成于蛋黄和蛋白后面,它对蛋黄和蛋白的营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了。
不同颜色的鸡蛋营养到底有多大差异?
事实上,蛋壳色素与它所吃的食物或者饲料没有直接联系,主要与基因有联系。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禽类吃的东西不一样,比如饲料中所含的维生素、矿物质不一样,对蛋壳的颜色会有一定影响。但是,并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是使颜色深浅略有不同。决定蛋壳颜色的主要因素还是基因。
鸡体内,在常染色体上有两个基因位点控制色素的产生,进而形成不同颜色的蛋壳。从目前的研究数据来看,不同颜色的蛋在营养上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国外研究对不同颜色蛋壳的鸡蛋进行测定发现,有些黄色蛋壳的鸡蛋中n-3脂肪酸的含量可能会更多一些。但是,不同颜色蛋壳的鸡蛋,营养价值差异总体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我国也有科学家对不同颜色蛋壳的鸡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不同蛋壳颜色的鸡蛋营养并没有明显差异。
实际上,鸡蛋是一种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世界各国的膳食指南一般都会推荐我们每天吃一个鸡蛋,但是并没有强调要挑选哪种颜色的鸡蛋。
总的来说,蛋壳的颜色与它的营养并没有直接关系,平时买鸡蛋的时候还是不要太“好色”了,不同蛋壳颜色的鸡蛋营养并没有多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