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享模式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创新研究

2018-01-23◎廖

农业经济 2018年4期
关键词:四川省融合农业

◎廖 芮

农村产业融合创新是以农村产业为基础,借助产业交叉、产业重组以及产业渗透等,构建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形成农业产业联合体,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农村产业融合创新成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全国各地近年来按中央所提出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进行了多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研究,四川省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有益探索。同时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组织经营方式、农民择业观念的不断变化,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面临诸多问题瓶颈,急需新的推动力。而基于共享模式,构建共享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有益探索。

一、共享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的耦合度

创新与共享是当前经济与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与大规律,基于共享模式,产业可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发展与创新转型。共享模式的本质为资源的优化配置,是一种使产品、服务等拥有共享渠道的商业运营模式。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动,共享模式成为了产业发展的重要选择,而农村产业融合是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深入发展以及农业供给侧改革推动所呈现出的新势头。信息共享以及交流合作的便捷性,有效弱化了产业边界,降低产业进入门槛,不同产业要素间的流动跨界更为简单。同时,农业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也给农村产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例如互联网+、物联网、生物质能源等都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农业领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产业融合。新形势下,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创新与发展是一项一举多得、利于长远的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及促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1]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各地区应结合地方产业特征与资源条件,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之路。近年来,随着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共享理念与共享模式逐步延伸到各个领域,农业产业融合领域也实现了共享模式的植入,例如“共享农庄”等相关业态的出现,共享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结合,政府、农业产业经营业主以及企业可谓三赢局面。对政府而言,基于共享模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可将农村产业资源同城市需求之间实现最优化、最大化配置,缩减城乡差距等问题。对于农业经营业主而言,通过租赁、托管等多种共享发展模式,不仅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还可有效降低生产经营风险。[2]

共享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有着天然的耦合度。基于共享模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可实现资源共享,打破传统城乡发展中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格局,推动城市优势资源向农村拓展;机会共享,为农民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成果共享,关注城乡民生,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总体来看,共享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基于供给侧优化闲置资源的使用权,促进产业信息高效流转,很大程度上解决信息的不对称性;共享模式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产业创新能力,可使个体由消费者成为产业创造者,将个体的创造力充分展现出来;此外,共享模式也适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实现产业与产品价值最大限度的应用。[3]

二、基于共享模式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必要性

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近年来迎来蓬勃发展,在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创新方面有着较大进步。目前崇州市、西充县等8个县(市、区)被纳入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其示范县数量为全国首位;形成了内江市市中区新区开发与产业一体的产城融合型;浦江县生猪、柑橘以及茶叶等循环发展的农业内部融合型;米易县养生、度假、运动于一体的农业功能拓展型;以及崇州市休闲乡村与民俗文化产业融合的多业态交融型等形态。同时,农村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全省共建国家级与省级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超过30个,县级电商综合服务中心覆盖率达到52%;四川省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主体培育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逐步构建起了农民与家庭农场、农村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元主体格局。结合四川省农业厅农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显示,截至2016年末,四川省家庭农场数量达到2.8万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超过8000家,农民合作社超过6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人数超过4万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也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四川省各地将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视为农民致富与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推动,并构建起了“农贸超市+经销商+农户”“专合社+基地+农户+市场”等一些互促共赢、极具特色的产业形式。农民不但拥有生产种养收益,也有销售加工等收益。[4]

与此同时,当前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尚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表现在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层次相对较低,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整体尚处于初级阶段,农业同二三产业融合度相对较低,部分新型经营主题成长缓慢,创新能力有限,无法实现新产业、新业态以及新产品全面开发;部分地区农村产业融合创新项目同质化严重,竞争优势不明显。其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对农村资源的依附性较强,在产业融合发展上取得一定成效的往往是具备农业资源禀赋优势的地区,而缺乏特色农业资源的农村地区通常在产业融合发展创新上受到诸多阻碍。第三,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受诸多要素制约,一为资金短缺,农村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等相对较少,农村产业融资难等问题较为严重;二为土地制约,农产品产地加工、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难以推进;三为专业人才缺乏,农村产业经营多元主体缺乏,农民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有待提升。目前多数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缺少管理人才、产业组织成员素质较低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第四,产业融合机制不健全。企业同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由于企业与农业生产基地的融合度不足,导致产业带动作用受到抑制,农民增收受到影响,难以分享到第二、第三产业的利润。此外,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可为农民带来更高收益。但当前四川省将农民利益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相连所占据的比例有限,尚未形成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5]

总体来看,面临产业融合发展中现存的诸多问题,四川省农村产业深入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速也急需新的推动力,农村产业融合新业态发展成为了当务之急,而基于共享模式的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成为了新时期的应有之意。毫无疑问,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更高形态,其产业边界更趋模糊,产业创新更具活力,产业利益关联度更为密切。基于共享模式,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更强调产业的跨界融合以及资源集约化,注重城乡互动,资源共享,注重创意、文化、市场等各内涵的互相渗透,产业间信息化、集群化与网络化;此外,虽然农村一二三产业有着天然性空间隔离,但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城乡共享、互联互通也有了更多的可能。如何基于共享模式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是当前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的新命题。

三、基于共享模式的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建议

(一)促进城乡融合共享

为实现农村产业融合深入发展,四川省需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共享发展成果。首先,基于城乡融合发展,以全域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坚持城乡产业融合。面对农村产业发展新环境与新形势,四川省需加强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商贸物流、农产品加工等特色小镇;引导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建设农产品加工物流产业园、农业产业示范基地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将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同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农民返乡创业等全面融合,进一步释放农村产业发展活力。如按产城融合理念,地方政府可通过与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构建产城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农旅、养生等特色小镇,实现由主城区向周围扩散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促进现代农业产业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其次,产城融合上,将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同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等有效结合,展现农村产业发展的活力,积极引入城市管理的先进理论与经验,促进市场秩序、旅游环境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完善,提升服务等软实力。[6]此外,培育与发展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促使劳动力、产业、资本以及技术等各要素在城乡间加快流动,促进城乡资源优化配置,破除城乡发展瓶颈,促进城乡一体化。

(二)“互联网+农业+共享”

互联网飞速发展背景下,未来“互联网+农业”也将成为新的发展模式,共享理念也将在农村产业中越来越深入。四川省也应充分促进“互联网+农业”的实施,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会展农业、高科技农业以及农业众筹等模式的发展,促进互利共享。例如以互联网价值具体化为引导,促进贸易APP合作,加强与大型APP企业的合作,促进产业共享,有效拓展农村传统营销渠道平台,利用合作共享,深入开发研究农业虚拟产品,实现农村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将互联网融合价值展现在知识性、工具性以及参与性等各个方面,其次,促进资源共享,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以及服务,使农村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流转以及实现农村闲置人口再就业,促进资源共享,达成共赢的目的。[7]第三,促进数据共享,搭建省级农业大数据库与相关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形成政府购买农业品牌研发成果的新机制,实现产业成果共享。此外,充分借助互联网发展,实现合作共享,例如可充分结合当前正在全国农村设点的京东农村帮扶站,以及农村淘宝计划的实施等,有效结合“互联网+”,让农村电商、物联网等渗透到农村当中,使四川省内药材、水果等特色农产品以更高效的形式走入市场,获取更大的产业效益,并且在发展到相当量级后,也能够带动农村物流、包装等多个产业链的深入发展,促进农村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使农村产业实现深度融合。

(三)培育多元主体

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覆盖面广、复杂性高,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创新的关键在于市场化、多元化融合主体的培育。四川省也应将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作为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各地区与相关部门需积极通过平台构建、政策扶持等模式,为新形势下农村产业融合创新营造优良氛围。例如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等方法,重点扶持一些新型农村经营业主;搭建企业协会、行业组织等,为新型农业企业提供资金、融资以及物流等多方面支持,构建起企业、农户以及科研人员等多方利益共同体,共享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成果。同时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构建起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育与认证制度,引导新型农民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此外,农业产业融合主体应进一步扩大,例如新农人、产业园区以及科研机构、高校等,都是产业融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与者,因此需要最大化释放各主体联合的效果。

(四)业态创新发展

业态创新发展上,四川省应基于共享理念与模式,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结合的共建共享模式。具体来讲,可重点围绕自身特色以及优势农产品,发展民族手工业、农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等各类产业,如依托省内中药材、水果、蔬菜等优势特色产业,构建农产品加工基地。再如成都市大邑县的发展模式,大邑县近年来以立体式发展、产业全覆盖的大农业综合标准体系为基础,逐步构建起一三产业互动乡村旅游、种养循环经济、魅力乡村建设等综合体,2016年其农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较上年增长4.8%,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产业活力也得到进一步激发。其次,推动农旅融合。旅游是带动力非常强的产业,农业旅游可称为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创新的主要方向,四川省应充分利用“旅游+”、“生态+”等体系,促进农业同旅游业的深入融合,促进各类乡村资源景观化,加强森林公园、农业园区、新村古镇、自然风景等农村旅游资源建设,引导农村民宿旅游、生态农庄等现代特色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环成都农业旅游带”、“秦巴山康养森林经络带”等旅游产业链。[8]以德阳市为例,德阳可围绕成都市规划的环龙泉山、龙门山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推动广汉环山旅游带旅游渔业度假园区建设、西蜀泉乡新农村综合体项目建设等,有效联合林业、农业等部门,推动“林旅”“农旅”等各类融合发展模式。

(五)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完善的利益协调机制是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基础。四川省需通过政策指引、项目引导等,形成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各类利益协调机制,推广“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利益联结模式,促进农民增收。如崇州市实施“土地股份合作社+农业职业经理人+农业综合服务”的农业共赢机制,建立起利润分红、保底分红以及入股分工的多元化利益共享分配制度,通过多方共享的理念,实现互利共赢,破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其模式值得省内其他地区借鉴。同时可打造企业+政府+农业经营业主的共享模式,企业通过组建产业联盟平台,实现产品、管理以及游客等资源的“共享”,推出诸如农村精品旅游等相关项目;农户可以农产品、资金等参与到企业运作当中,达到产业利益共享的目标。通过此种方式,促使农村休闲、旅游等相关产业向多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9]此外,需成立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项资金,对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有贡献的农业经营主体给予一定补助;也可向新型农业产业经营业主提供利率优惠、融资优惠以及贷款期限延长等。

四、结论

作为农业大省,四川农村改革发展长期走在全国前列,但在新环境下,四川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融合层次低等问题日趋凸显。共享模式的基础为合作、分享以及互助,基于共享模式可为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带来新的活力,使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取得新的突破。因此四川省因以共享发展模式为指引,从多业态复合、多元主体培育、“互联网+共享”等多方面入手,探索出更多农村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新模式,打开全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新局面,使融合发展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与农业产业经济增长新动力。

[1]王伟光,魏后凯.走共享型融合发展之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129-131.

[2]朱冬.“共享模式”的福利,传统产业能共享么?[J].中外管理,2017(5):53-57.

[3]共享发展:内涵、机制和途径[R]. http://news.163.com/16/0912/02/C0NU3KQG00014AED.html.

[4]2016年四川省农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析[R].http://www.askci.com/news/ finance/

2016/93946jiyk.shtml.

[5]唐仁敏.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6(12):13-16.

[6]郝立丽,张滨.新时期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与推进机制[J].学术交流,2016(7):116-121.

[7]周尊考,周颖颖,刘鲁嘉.生产要素跨界集约产业联动促“三农”发展——山东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J].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5(5):15-18.

[8]薛澜.以“共享”理念驱动产业创新和经济转型——“互联网+”时代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兴起及其发展趋势[N].光明日报,2016:5-11.

[9]姜长云.完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要拓宽视野[J].中国发展观察,2016(2):42-45.

猜你喜欢

四川省融合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