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文化的融合发展

2018-01-23张宇航

岭南文史 2018年3期
关键词:岭南文化岭南文化遗产

张宇航

现代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都是融合发展,文化建设也不例外。

主要发源于两广的岭南文化,虽然地域概念囿于岭南,但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实际上已融合了许多来自中原、漠北、西南的文化元素及海洋文化元素,成为珠江流域文明与辽河流域文明、黄河流域文明、长江流域文明以及海洋文明的综合体,同样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综合体。可谓“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岭南文化的多源性、开放性和包容性,使其有着区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鲜明特点。现在研究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还是要在这一基础上,走融合发展之路。

在内容上,研究岭南地区民众姓氏文化的来源及演变,需要考虑从秦军平定岭南、南宋兵败循海、南雄珠玑巷164族(97姓)族群迁徙等因素、元人追击入粤;研究岭南地区民风民俗,需要考虑赵佗带来中原文明改变“粤人好讼”之风,韩愈兴办州学并亲授官话教化潮州民众、苏轼于惠州筑湖修堤倡导文明生活、寇准于雷州开设书院传授文化等“文化南迁”涵义;研究岭南戏剧与民间工艺发展,需要考虑商贾移民把北方剧种技巧传入南粤落地生根等来源,厘清西秦戏、麦杆画为何能成为广东传承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当代的岭南文化,已不仅仅指岭南地区土生土长的文化,需要研究它与各地域文化如何继续融合发展。

在具体项目上,也不能单打独斗式传承发展,而是要寻找不同项目的结合点,创新发展途径与形式。如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项目,既可以与另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融合发展,也可以与物质文化遗产(有形文化遗产、文物)以及自然文化遗产项目融合共同发展。比如剪纸工艺与旗袍制作、端砚雕刻与“二十四孝”故事;不同剧种间的移植,粤西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跳花棚”与现代的“大妈广场舞”及广东音乐与“广场舞”动作编演创作等,无不体现传承人和广大民众传承创新岭南文化的智慧。既承古代的,又创现代的;创新结果可能是数个原先分割开来的项目的组合体。只有打文化传承创新的“组合拳”,才能拓展市场和提升社会价值。

在体制上,更需要有融合的管理和推进。过去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囿于分散管理、互不协调的体制。管非物质文化项目传承的是文化部门,管古驿道、古村落的是国土资源和城建部门;管工艺美术、管绿道、管自然地质遗址或遗产的“婆婆妈妈”多。总之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既不能形成合力,也不能做到资源共享、携同推进。最新一轮机构改革,把文化与旅游部门合并,形成“诗与远方”的良性组合。其他未整合的资源和权限还很多,权宜之计是在省级层面设立文化建设协调机制或联席会议制度,统筹文化建设与文化传承创新融合发展。

倘能形成合力,岭南文化的融合发展将更有生气、更具活力。

猜你喜欢

岭南文化岭南文化遗产
忆岭南
岭南文化名家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对新时代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思考
不辞长作岭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