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欧美农业合作社治理的影响因素

2018-01-23周忠丽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2期
关键词:产权研究者管理者

■ 文 / 邵 科 周忠丽

对于兼有企业和共同体双重特性的农业合作社而言,治理结构的重要性不仅仅关系到其生产经营的有效决策,而且还涉及其内部分配公平、共同体归宿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国外学者对于农业合作社治理问题的研究文献较多,梳理他们的研究思路可以发现如下特点:

1.合作社治理状态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国外学者注意到了欧美农业合作社发展面临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成员异质性问题凸显。在此情况下,农业合作社的角色开始重塑,一些农业合作社不得不尝试调整组织治理结构。其中,一些研究者尝试分析理(监)事会、经理层等治理结构问题,诚如Bijman等根据控制权在理事会成员和外聘管理者之间的分配情况,将西方国家合作社的治理模式分为传统型、管理型和公司型3种;Chaddad等则根据当前西方合作社在治理结构尤其是控制权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区分了4种所有权结构模式:传统模式、扩展版传统模式、管理模式和公司模式;另一些研究者尝试讨论监督、激励等治理机制问题。还有一些研究者则特别强调,随着外部投资者的进入和职业经理人的引入,正在使合作社的产权安排和治理结构出现变异,并具体表现为差异化表决权的设置及成员异质性明显增强。这种变化还体现在,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日益扩大,导致了内部成员间、成员与管理者之间关系的疏远;合作社管理者的权利趋于扩张和独立,成员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成为纯粹委托与代理的关系,而不是以往以信任为纽带连接的关系;合作社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市场收益和组织效率上,因而社区的嵌入性和对当地农户的带动相对减弱。

2.成员参与是影响合作社治理的重要内容。农业合作社和成员之间的关系治理仍然是国外学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并认为成员参与是合作社治理的重要内容。在制约合作社发展的诸多因素中,Sexton等特别强调了成员参与,并将加入合作社的成员数量和入社成员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置于与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力同等重要的地位。多数研究者认同,成员参与是合作社发展的基础,缺乏成员参与将造成合作社失败。在有关的实证研究当中,大多是基于特定国家合作社中成员的参与度、满意度、忠诚和承诺的经验研究。比如,Faysse等应用摩洛哥乳业合作社数据,检验了合作社中对话机制与成员集体行动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发现成员积极参与合作社中的对话网络并分享知识,有利于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和集体行动效率的提高。加拿大西部萨省的小麦合作社在20世纪70到80年代曾辉煌一时,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便日渐衰落并最终走向消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入社成员参与合作社的激励不足。基于一家拥有6779名成员的巴西合作社,Cechin等指出,成员积极参与合作社的治理活动是合作社治理有效的保证,而经济收益是成员积极参与成员大会的主要动力。

3.产权和治理缺陷影响了合作社的绩效。合作社独特的产权和治理结构等正在深刻影响着合作社的组织绩效。库克等应用产权理论对合作社的产权进行了分析,认为合作社不清晰的产权和过高的代理成本影响了组织效率。Chaddad和Cook的研究指出合作社产权不清、产权过度集中等问题,是各种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Rosairo等主要就斯里兰卡合作社的治理安排和管理模式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进行检验,发现所有权的分配、决策和投票机制、决策制定过程、理事会成员的构成、外部管理者的聘用、管理者能力、产品的定价都对合作社绩效有显著影响。Chaddad则基于经典的治理结构理论等描述了不同治理结构所具有的属性,并构建了不同治理结构的理论框架,继而分析不同结构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James等的研究则表明,一些可以促进投资激励的制度安排可能会对成员间的信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合作社普遍存在着投资激励和信任发展的两难抉择。随着合作社的发展与扩大,不少合作社从民主性组织向资本导向组织转变,这一趋势意味着管理的民主性减少,信任的成分降低,投资与信任的矛盾更加突出,某种意义上也说明了合作社在治理民主和经济绩效上很难兼顾。

〔本文为国家社科青年基金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CJY042)〕

猜你喜欢

产权研究者管理者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管理者须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WTC管理者论坛:共享时代的体制创新(2)——学术界与管理者
共有产权房吹响集结号
产权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