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代表委员热议合作社发展

2018-01-23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2期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今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元年,农民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全国和地方“两会”上的“热词”,代表委员们围绕农民合作社深入基层做调研、咨政建言谋良策,形成了一条条促进合作社发展的“心愿清单”。

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系主任杨德才建议,要通过发展各种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改变以前农民散兵游勇式进入市场的局面,全面提升他们在市场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全国人大代表、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连增建议,可引导龙头企业采取让农户入股、龙头企业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等方式和采取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形式,完善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关系。内蒙古自治区人大代表奇巴图强调,要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公司+合作社+农牧户”建立起紧密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形成若干优势特色产业链条和产业板块。

在推动合作社参与脱贫攻坚方面,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主委戴秀英提出,可通过合作社整合国家扶贫资源和贫困农户现有资产,开展“资产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收益有分红”试点。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民盟河北省委副主委杨玉成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培育一批示范家庭农场、示范合作社和示范农业产业化企业联合体等。四川省政协委员杨静喜建议对贫困山区发展特色农产品扶贫的企业和合作社,根据其产业实现当地贫困户增收的多少、当地的物流成本、农特产品价格等为依据来测算,给予一定的物流补贴。

在推动建设田园综合体方面,北京市人大代表、海归博士段然联合9个区的34名代表提出议案,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创建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集自然、观赏、休闲、康乐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河南省政协委员、许昌学院副院长郑直建议,各地要结合当地资源,重点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以此实现现有农庄、农场、合作社、农业特色小镇、农业产业园以及农旅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促进“三农”人才培养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那满镇新立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朝阳建议,针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合作社骨干及返乡创业人员,在农业技术、创业孵化、认定管理、政策扶持和跟踪服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培育。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苏华建议,要加大对种养专业大户、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的扶持、引导和培养培训力度。全国政协委员、民盟重庆市委会副主委、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温涛建议,推动农民合作社建设,培育合作社品牌,建立培训体系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等。湖北省人大代表、大冶市阳光绿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有文希望合作社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吸引更多年轻人回村创业。安徽省人大代表周红建议,可以依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以村组干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为重点,通过专家授课、交流研讨、参观考察等方式,帮助他们开阔眼界、增强信心。

在创优合作社发展环境方面,全国人大代表、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石聚彬建议,鼓励、支持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合作、参股等方式加入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鼓励他们在农业科技研发、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投入等。全国人大代表高春艳提出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融入现代农业的建议,建议继续加大对合作社在财政支持、项目扶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的倾斜力度,让更多惠农政策和资金资源向具有带动能力的农民合作社汇集等。湖南省人大代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党总支书记、衡阳县富农优质稻合作社监事长刘准提出了《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的力度》的建议,提出继续加大对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等建议。

(本刊收集整理)

猜你喜欢

全国政协委员人大代表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
代表委员话“粮食”
九三学社9件提案入选全国政协重点提案
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3月3日开幕
代表、委员风采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