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人大代表韦祖英:传承民族技艺 带领群众致富

2018-01-23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8年2期
关键词:从江县苗绣绣娘

■ 文 / 本刊记者 双 槐

全国人大代表韦祖英,苗族,来自贵州省从江县马安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传统刺绣的传承人,创办了祖英民族刺绣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韦祖英从6岁开始学习苗绣技艺,10多岁时就在周边村寨小有名气。30多年来,韦祖英设计和制作了500多幅刺绣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州、县民族民间手工艺品设计等比赛,先后获得中国(贵州)第一届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妇女特色手工(刺绣)技能大赛特等奖等奖项,先后被授予从江县最美女性创业能人、黔东南州“美术工艺大师”、黔东南州“百佳绣娘”等称号。

作为一名苗族刺绣能手,韦祖英始终想着如何让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既让民族技艺传承发扬,又让群众致富增收。为此,她远赴广东,到多家刺绣厂、绣花厂打工学习,并于2010年返乡创办绣花厂,将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结合,创新设计制作苗族刺绣服饰。2014年8月,她发动村里的姐妹们创办祖英民族刺绣合作社,现有成员40余户,实行统一设计、订单作业、按劳分配、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主要经营苗族刺绣、时装、时尚包、时尚鞋等。在当地,苗族妇女一年四季都穿自己民族的服饰,因此合作社的产品供不应求,还远销广西融水、三江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年销售额达120万元。

为了让更多的群众通过苗族刺绣脱贫致富,韦祖英将掌握的刺绣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苗族姐妹,培养了刺绣骨干20多名。合作社带动了村里刺绣产业发展,刺绣成为当地的一项主导产业,马安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刺绣一条街。许多外出务工的人员纷纷返乡发展刺绣创业,如今全村有苗族服饰刺绣加工微型企业33家,“万户小老板”(贵州省于2009年启动“万户小老板工程”,重点资助劳动密集型小型创业项目)返乡创业达32户,从事设计、绣花的绣娘达600余名,刺绣产业年产值达600多万元,初步形成了“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市场交易”的完整产业链。在村委会的引导和支持下,合作社还创办了“云上绣娘”马安文化陈列室和马安村刺绣培训室,计划2020年完成“苗绣之乡”基地建设。

韦祖英表示,在当地,女孩子从小就学习刺绣,因此绣娘非常多,自己成立合作社,就是想带领她们能在家赚钱,不用出去打工,还可以照管好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如今,大家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的信心更足了,获得感更多了,全村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这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听取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明确提出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让她深受鼓舞。同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传统刺绣的传承人、致富带头人,她深感责任重大。接下来,她将带领合作社的姐妹们,把苗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技艺发扬好、传承好,把苗绣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作出自己的贡献。

猜你喜欢

从江县苗绣绣娘
凯里学院美术作品选
水天一色梯田美
苗绣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从江县宰章水库料场开采方案优化设计
梯田稻熟
苗绣
一家三代绣娘,用百年风华传承乱针绣
钱晨霞:“江南绣娘”的“綵衣堂”创业之旅
绣娘
从江县老干活动中心派员参加省直属机关老年体协柔力球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