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电子商务 促进农产品流通

2018-01-23中共龙陵县委党校

创造 2018年1期
关键词:特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中共龙陵县委党校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正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已经深入广大农村。由于农村市场空间巨大,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迅猛。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是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农业现代化、科技化、产业化的发展,优质的农特产品需要更广阔的市场,传统的农特产品销售方式很难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安全信誉,也很难确证生态农业基地生产的优质农产品的价值。很多特色农产品局限在产地,无法进入大市场进行大流通,致使农业生产与销售脱节,消费引导生产的功能无法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困难重重。因此,发展农特产品电子商务意义重大,有利于农特产品的多渠道流通,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助推脱贫攻坚。

一、龙陵县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龙陵县具有优势的农特产品

龙陵县位于高黎贡山南麓,地处怒江和龙川江之间,国土总面积2884平方公里,98%属山区,森林覆盖率达 67.98%;平均气温 14.9℃,年平均降雨量2112.6毫米,素有“滇西雨屏”之称。龙陵县属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典型的立体性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龙陵县自古是“西南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交汇点,地缘区位优势比较明显。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生物资源、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有利于多种农作物和中草药的生长,有利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农特产品销售流通。

龙陵县精心培育优质高原农特产品,已基本形成特色水果、优质畜禽、优质蔬菜、特色腌制品、甘蔗、茶叶及中草药等特色优势农特产品集聚的格局。特色水果有褚橙、核桃、车厘子、柿子等,优质畜禽有龙陵黄山羊、栗果猪、高峰黄牛、土鸡等,优质蔬菜有青豌豆、无筋豆、马铃薯、青花菜等,茶叶有龙眉茶系列、小河红茶系列、古树茶、珍稀白茶等,中草药有石斛、重楼、百花蛇草、三黄草、纹党参、附子等,还有小粒咖啡、龙江稻花鱼、胡峰、蜂蜜等其它农特产品。

一直以来,龙陵县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创建农特产品品牌。比较有名的品牌有石斛系列产品(品斛堂、古箐宝、打虎坡等)、龙眉茶系列产品、小河红茶系列产品、帕掌河红茶系列产品、范大叔、孟获佳珍、佧佤翁系列产品、黄牛干巴、金戈铁核桃油、土埂田稻田干鱼、蜂蜜(高山密语圆桶、悬崖野生蜜等)、小木榨红糖、白花蛇舌凉茶、红细软米等品牌。

龙陵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347家,比较有名气的企业有云南康丰糖业(集团)有限公司、云南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龙陵恒冠泰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有云南范大叔私人订制蔬菜家庭农场、国衷生态胡峰养殖基地等。其中通过“三品一标”认证企业有10个,产品14个。

(二)龙陵县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

一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电信网、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实现121个行政村全覆盖,3G信号实现乡乡通,有线宽带通达100%村(社区)。基站总数达900多个,下行速率可达150M。县城及城郊已实现4G全覆盖,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网络保障。二是云南范大叔私人定制蔬菜家庭农场有限公司、龙陵县华盛黄龙玉公司、云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龙陵县济宽黄山羊有限公司、龙陵悦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陵县林源石斛公司、康丰集团等20多户县内企业注册了自己的网站或网店,发布各类产品信息,实现产品和服务在线营销和推广,逐步进入了电子商务平台。三是快递、物流发展态势良好。邮政、畅通、顺丰、圆通、韵达、中通、汇通、天天快递、高快物流、菜鸟物流等25户物流快递企业入驻龙陵,其中11户快递企业不同程度地将网点下沉至乡镇村一级,县、乡、村三级实现了快递网点全覆盖。

二、龙陵县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受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和产量限制,农特产品上线难

由于龙陵县农特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不健全,农特产品生产措施和标准缺乏统一性,农特产品难于通过“QS认证”,导致农特产品上线难。另外,受传统农业种植、家庭分散种植、资金短缺等限制,农特产品难以实现技术创新和生产规模的扩大,致使适合网销的农特产品不成规模,收集包装难度大。农产品附加值无法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二)观念陈旧,品牌建设滞后

当前,由于部分个体经营户和企业观念陈旧落后,科学文化素质较低等情况,致使农特产品品牌建设难以打破传统束缚,仍徘徊在初级阶段的品牌建设上,从而阻碍了农特产品进一步发展。受传统生产经营观念的影响,加上对品牌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深,没有意识到品牌对于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和市场价值的巨大作用,没有把品牌看作是一项推动农业发展的巨大资源,品牌意识淡薄,创建品牌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同时,经营户和企业在品牌宣传、品牌包装、品牌推介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知名度和美誉度较低,名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三)基础薄弱,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龙陵县电子商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投入不足,在资金、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等方面难以适应当前电子商务的发展,特别是农村偏远地区,由于物流快递企业单一,物流路线长、成本高,物流配送体系发展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终端设备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还难以满足电商发展的需求。

(四)培训力度不够,专业人才匮乏

发展电子商务营销农特产品,只有农户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较好地利用信息化网络销售农产品。目前,龙陵县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且培训不够广泛深入等原因,大多数农户对如何注册、推广、运营、维护网店等普遍不了解,导致电子商务行业缺乏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管理及营销方面的专业人才。

三、加快龙陵县农特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策略

(一)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孵化,全力打造一支能力强劲的人才队伍

一是重点培育,分类施教。对县内重点企业负责人、大中专毕业生、黄龙玉石斛产业从业人员和中青年创业带头人进行培训,多渠道培养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类实用人才,为推动全县电子商务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通力合作,学以致用。加强与省内专业培训机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合作,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实用人才培训,重点培训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网上开店、网店装修、运营推广等操作技能。三是整合资源,聚焦特殊群体。加大对待业青年、农民工和留守妇女的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力度。同时,积极开办各种创业技能大赛,积累创业经验。四是发挥龙头效应,组建电子商务协会。要尽快筹备组建龙陵县电子商务协会,完善协会章程,充分发挥行业自律、技术推广、交流合作等方面的作用,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二)切实推进农副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全力打造县域公共品牌

一是建立健全溯源系统,搜集企业认证信息及溯源信息,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商品来源信息,保证消费者利益,同时也确保企业产品在线上的销售安全。二是制定出台《产品防伪溯源身份标识管理制度》。根据《产品防伪溯源身份标识管理制度》有序进行溯源标识的申领、分发、包装赋码与扫码激活工作。三是建立龙陵县“名特优”产品数据库。要对全县农、林、畜、矿产、旅游等产品进行梳理,按质量认证体系对产品质量安全进行认证,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同时,启用政府授信赔偿机制,对“名特优”数据库内的产品品牌或生产企业给予资金扶持补助,用于处理在网络销售中赔付客户损失,提高产品的信誉度,进而稳定客源,扩展线上市场。

(三)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造通畅快速的信息物流网

一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借助“七彩云南”智慧出行等重大项目,加快全县境内乡村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电商物流道路通畅。二是进一步建设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加强邮政、快递、仓储、物流企业资源统筹,加快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建设,引进菜鸟物流对村一级的物流配送,强化物流配套设施建设,着重解决物流费用高、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三是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龙陵骨干光缆国际节点,实施“宽带乡村”建设,加速龙陵“智慧城市”建设,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云服务的广泛运用。

(四)全方位实施宣传推介营销行动,着力打造全民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一是全面普及,提高认知。充分利用各种平台,以会议、演出、宣讲等形式,普及农村电子商务知识,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对电子商务的知晓率,促进部分群众率先大胆尝试开办农村电商,从而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精心策划,借船出海。以县委、政府每年举办的“龙陵县黄龙玉雕刻大赛”“龙陵紫皮石斛高峰论坛”“松山战役系列宣传活动”等重大活动为契机,全力搞好龙陵县农特产品网络营销对外宣传策划。三是打好组合拳,实施“立体宣传战略”。综合运用好户外媒体、报纸媒体、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吸引社会各界对电商领域的关注,将民众对电商的认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猜你喜欢

特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吕梁创业致富带头人农特产品 走进山西扶贫产品“五进”对接承销展会
山西面向机关、医院等 推介“扶贫”农特产品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山西面向机关、医院等 推介“扶贫”农特产品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