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美行业“假药陷阱”案例分析

2018-01-23

中国防伪报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苏丽丽资质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形象塑造,对整形美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医美行业炙手可热。而整形美容市场鱼龙混杂,无证上岗、使用假冒伪劣的美容针剂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美容整形本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切莫美容不成,反添烦恼,一定要仔细辨别医美机构,选择正规医院、专业医生。

一女子用违法美容药品给顾客微整形

为赚钱购假药从事“微整形”

7月初,浙江省长兴县公安局侦查打击中心一大队收到线索:一女子在龙山街道一美容工作室内,用没有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肉毒素等药品为顾客注射。

经调查,民警发现该女子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大肆宣传“水光针”“美白针”“瘦脸针”等产品的功效。有不少打针的视频及打针后的前后对比图。

7月21日下午,民警获取该美容工作室内正在开展非法“微整形”的线索。侦查打击中心侦查一大队立即联合相关部门火速赶往现场。

经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店负责人林某违法给顾客注射肉毒素和玻尿酸,现场查获不同款式的玻尿酸、肉毒素和美白针。

这些药品因未经国家相关部门检验检疫和许可销售,未获得批准文号,依照规定,应按假药处理。执法人员依法对上述物品进行了扣押。

经审讯,林某交代,自2017年10月起,其通过淘宝、微信等方式购进无国家批准文号的美容药品,然后通过朋友介绍或微信寻找客户,将药品销售给顾客,为她们注射。

无从业资质 使用无国家药品批准文号的药品

据法律规定,医疗美容机构、医师都得“持证”经营——医疗美容机构必须登记、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营业;从业人员还需有执业资格,主诊医师要有《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护理人员要有《护士执业证书》。

此案中,林某的美容工作室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药品经营许可证》,林某本人也未取得相关证书,仅去上海学习一个月左右的“微整形”注射技术,且其明知自己购买的韩文、意大利文标识的肉毒素无药品批准文号,仍在工作室销售并为顾客注射进行美容整形,从中获利10万余元。无从业资质、使用无国家药品批准文号药品,消毒措施简单,存在安全风险。

选择具备相关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

近几年,微整形大行其道,此类美容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安全问题不可小觑,请选择具备相关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生产、销售假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条所称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处理的药品、非药品。

不要轻信朋友圈内关于药品疗效立竿见影的夸大宣传。在进行医疗美容时,一定要选择具备相关医疗美容资质的合法正规机构,还要查看从业人员有无资质以及所使用药品有无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千万别听信各种非法游医的建议,以免后悔莫及。

如已遭遇蒙骗,应将有关病历资料以及药品、器械或假体的相关票据等保留好,及时到本地相关部门和监督机构举报。

注射假冒美容整形针剂可能产生副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美的不断追求,无需传统手术的微整形服务已慢慢走进人们视野,并被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认可和推崇。近年来,微整形消费群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和向低龄化蔓延现象。如何保障微整形消费的安全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

一些美容整形机构销售假冒美容整形针剂

2018年5月10日,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治安支队获取线索,会同本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成功侦破一起销售假药案,在松江区岳阳街道某小区抓获犯罪嫌疑人张某、戴某等2人,并当场查获玻尿酸、肉毒素等各类美容整形针剂140余支。经查,犯罪嫌疑人张某伙同戴某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开设美容整形工作室,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执业证书》等的情况下,将这些从非法渠道收购来的玻尿酸、肉毒素等美容整形针剂售卖给不知情的消费者,从而擅自从事医疗美容整形活动。后警方通过国家专业机构鉴定获知:上述美容整形针剂均是假冒伪劣产品。如消费者注射上述违规美容整形针剂,有可能会出现全身系统副反应,甚至因此而丧命。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戴某因涉嫌销售假药罪被刑事拘留。

使用假冒伪劣医美产品暗藏巨大隐患

微整形,其实就是一种通过注射方式取得塑形或抗衰效果的医疗技术,也是整形技术的一种,区别在于它是避开传统开 刀手术的非永久性整形疗法。微整形主要包括:注射玻尿酸(隆鼻、丰面颊、丰唇、隆胸、去皱)、注射肉毒素(除皱、瘦脸、瘦小腿)、注射美白针等。往往消费者只看中微整形操作便捷、没有创口、恢复快效果好等优点,但是却忽略其仍然属于医疗行为范畴内,存在一定的医疗安全风险,如果使用假冒伪劣的美容针剂产品和无注册证号的美容医疗机械暗藏巨大的隐患。

消费者在选择微整形机构时要掌握四点

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法分子开设的无资质美容整形机构存在进货渠道不正规、注射产品无保障、注射医生无资质、注射环境未消毒等一系列问题,这些给微整形的消费者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根据我们国家相关规定,只有具备有效营业执照、《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师执业证书》的医疗美容机构和个人方可进行注射整形活动。因此广大消费者在进行微整形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选择有保障、安全可靠有资质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整形服务;(二)辨别认清使用的注射产品和材质是否具备国药准字批文;(三)谨遵医嘱,注射部位和剂量控制准确,否则会造成伤害。如注射肉毒素位置不当、剂量不当,可能导致表情僵化、面孔左右大小不对称等;(四)如发现非法微整形机构和非法销售美容整形针剂渠道应当及时举报。

割双眼皮 结果掉进贷款陷阱

2018年6月,江城武汉刚刚进入高温季节,年轻姑娘们长裙、短裙飘飘,配上各式发型和化妆造型,甚似一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家住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的外地来汉女孩丽丽(化名)却为美而烦恼。6月7日,羡慕大眼睛的她,来到武汉一家医疗美容医院想做双眼皮手术。医院工作人员告诉她,医院内部有个医美贷款可以分期付款,利息低而且不需要手续费。丽丽只有中专文化,在武汉打工并不容易,她听说有这样的“优惠”,没有多想就口头同意办理贷款。之后,医院的工作人员直接用手机操作网上平台,让她通过人脸识别确认办理贷款,前后还是分4个平台办理的。这让丽丽有些疑惑,到底是什么类型的贷款,手续这么多。“反正你就安心做手术,剩下的事情美容院包你满意!”数日后,丽丽接到贷款公司的通知,才知道这是高利息网贷,手续费相当高,并非医院介绍的“低利息”“零手续费”。手术完成后,丽丽支付手术费用的同时,医院将网贷手续费一并加了进去,共计55700元,其中手术费47000元,贷款手续费8700元,最后,医院还告诉丽丽,4个贷款平台共产生了26209.61元利息。丽丽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7月6日,她到武汉市公安局江汉分局万松园街派出所报警。

一些医疗美容机构在付款方式上动起了手脚

办案民警代方辉介绍,这类陷阱当事人稍加注意,本是可以防范的。现在微整形、医疗美容不仅受年轻人青睐,一些中年人甚至老年人也乐于尝试。医疗美容项目多、服务方式多,同时价格不菲。医疗美容机构鱼龙混杂,有些甚至没有相关管理部门下发的资质许可证书。为了吸引顾客,一些不法机构除了以次充好,近年来在付款方式上也动起了手脚。一些年轻女性爱美却“美不起”,但又被广告吸引失去理智。这时,机构的不法人员便推波助澜,介绍高额贷款,精心设置陷阱。

这起案例中,丽丽本可以快速识破骗局。第一,进行手术最好和美容医院签订合同,合同中明确手术方式、手术器材以及美容必须要达到的效果,双方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丽丽没有签订合同,很多模糊不清的口头协商表达也很容易让医疗美容机构推卸责任。第二,支付美容费用尽可能采取简便易行、不易产生债务纠纷的方式,且不增加任何其他附加费用,对于各种优惠,必须用书面形式固定,确认无猫腻。丽丽虽然接受了所谓的“优惠”,但并未弄清详细内容。在确认操作时,她又未核实贷款是否与本人意愿一致,这才埋下隐患,让人钻到空子。

美容一定要理智

让自己变得更美无可厚非,但这个美的过程一定要理性、智慧。首先要选择正规、有资质、各方面口碑较好的医疗美容机构,在美容前了解机构信誉、所擅长业务、收费是否合理,将这些“功课”做足,受到侵害的可能性就小。其次,对超乎寻常的优惠活动,如降价、打折、赠送等,不要怕问得多、问得细,“货比三家不吃亏”,越是看似利好的信息,越要调查了解其不利的一面。第三,对附加消费、附加方式千万当心。与美容项目无关,不要轻易接受。

要当主播想变美 盲目跟风入陷阱

整容手术失败 仍要偿还高额贷款

江苏省南京市民小苏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看,2018年9月,在微信好友的推荐下,贷款了好几万元在一家小的医美工作室做了双眼皮手术,结果手术的效果并不理想,每月还要背负高额的还款数额,而工作室和这名微信好友小苏也都联系不上了。陷入苦恼的她,赶紧向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双塘派出所求助。

原来, 22岁的小苏也想当个主播,但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单眼皮有些难看,便想尝试一下双眼皮手术,期望着自己变美后能够获得更高的人气。9月12日,小苏在浏览朋友圈时,发现一名微信好友芸芸正好就在做医美微整,经营的项目有:半永久文眉、硅胶假体隆鼻、激光点痣和小苏最为心动的无痕双眼皮手术。芸芸还将自己工作室做出的成功案例照片发给了小苏。

看着照片中自然不夸张的双眼皮,小苏心动不已,但好几万元的手术费用让她有些犹豫。了解到小苏的顾虑后,芸芸表示费用不用担心,她们和一家贷款公司有合作,去那里贷款的话还会有优惠折扣,原本8万元的手术费用,现在贷款本息加起来只要5万元。在芸芸的一番吹嘘下,小苏不再犹豫,立刻就交了1000元的定金并毫不犹豫地签下了贷款合同,预约了手术时间。

手术当天,在简单地用牙签固定好眼形后小苏就被“赶”到了手术台上。匆忙做完右眼后,主刀医生说小苏的左眼脂肪比右眼多,要想做到两眼一致就要加钱做去皮去脂,价格是1万元,为了手术效果更好,小苏只好答应。很快手术就结束了,小苏期待地睁开眼睛一看,却失落地发现镜子里自己眼皮红肿,线条很不流畅。

这时,芸芸解释,个人体质不同,有的人做完会有些肿胀,过一两天就会恢复。想想也有道理,小苏便敷着冰块离开了工作室。过了一个月,在双眼皮肿胀还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小苏再次来到工作室,没想到这间工作室竟已换了门面,芸芸也已经将她拉黑。感觉自己被欺骗,小苏的心里很难过,赶快向双塘派出所报警求助。目前,秦淮警方已经介入调查,案件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不要盲目跟风 否则将付出惨痛的代价

女孩子想变美树立自信心,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千万不要盲目跟风,否则将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般来说,做整容手术前,应该多比较几家正规有保障的医院,了解各家的项目、费用、效果等基本情况,但本案中的小苏在微信好友芸芸的口头吹嘘和保证下,耳根子一软,就冲动消费了,连这家医美工作室在哪里、主刀医生是谁、是否具有资质等基本情况都不清楚,这样就很容易被一些黑心诊所利用。

由于小苏在芸芸的诱导下,将自己的手机、身份证、银行卡拿给了对方,稀里糊涂地支付了定金,签下了高额利息的整形贷款合同。不通过任何证明办理的“整容贷”,年利率是银行年利率的好几倍,受害者花的钱比大医院多,效果不好还没有保障。

理性消费 不要被一些错误观念所引导

变美是个人的追求,但千万不能花了钱反而丢了自己,能正确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才应被赞美和铭记。所以考虑整容之前一定要先冷静思考,理性消费,不要被一些错误观念所引导。

整形属于医疗行业,整形医院需要有医疗资质、医疗设备、正规的产品、有执照的整形医师等才可以营业。为降低整容失败的几率,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大型三甲医院的整形科室进行相关手术,不要轻信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或无相关牌照的诊所及美容机构。

签订贷款合同的时候必须谨慎,受法律保护的年贷款利率具有严格的规定,一定要看清楚里面所写内容,考虑清楚自己的偿还能力,避免影响今后的征信,无误后才能签名,千万不要轻信任何人的口头承诺,因为合同一旦生效,签订者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法律责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要盲目消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原载人民公安报)

美容院使用顾客照片须经同意

肖像权是指公民通过各种形式在客观上再现自己形象而享有的专有权。只要未经顾客本人同意,即使美容医院在使用顾客照片时部分打上了马赛克,仍然构成侵犯顾客肖像权的行为,不能免除侵权责任,两者的区别仅在于侵害的程度不同而已。

为了科学艺术上的目的或宣传报道而制作和使用公民的肖像,可以不征得公民同意,但同时不应侵害公民的合法权益。为了职务上的目的或公共利益而依法制作、使用他人肖像的,则无需通过本人同意,如通缉逃犯、张贴寻人启事等。

猜你喜欢

小苏丽丽资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拟发布《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等4项资质标准
盲人小苏
资质/荣誉
画一画
苏唯一的心事
苏唯一的心事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UNIQLO叫你来买单了
I love my family
丽丽的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