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着“P2P”“区块链”外衣非法集资乱象如何治理
2018-01-23
近期,P2P平台已有14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相继“爆雷”(“爆雷”指的是P2P平台因逾期兑付问题或经营不善而停业),并被警方调查。与此同时,区块链领域的各类炒作噱头也已呈毫无底线之象。乱象之中,涉及区块链的经营者或投资客,都在做着一夜暴富的黄粱美梦。业内人士表示,当互联网金融风险积聚爆发之后,监管收紧、行业洗牌清场将成为一个新的轮回。
P2P非法集资乱象解读
透过“爆雷”事件,P2P线下理财公司的商业模式更值得关注。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的困局,实质是一个浮华之后挤泡沫的过程,监管层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将使不合规企业加速被清理出局。
P2P背后隐藏的“庞氏骗局”
案例显示,非法集资背后,投资者陷入的极有可能是一个庞氏骗局,蕴藏着巨大的风险。庞氏骗局属于非法集资的一种。在资金运作上,庞氏骗局的典型特征是拆东墙补西墙,用新加入投资者资金偿还老投资者的本息,形成资金池;在市场推广上,庞氏骗局对新资金极度渴求,要么采用传销的方式拉新,发展出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要么在广告投入上不计成本,以提升公信力,有时甚至会伪造资质证明和政策文件;在利率定价上,庞氏骗局通常会制定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收益率,以增强对普通投资者的吸引力。
庞氏骗局运营成本高企,规模越大,日常经营形成的资金缺口越大,越易出问题。近年来,不少P2P庞氏骗局借助互联网渠道发展人员和进行资金交易,波及范围广泛,发展速度快,出问题的周期越来越短,给打击非法集资带来了新的挑战。随着多地联合出击,重拳出手打击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行为,整个行业已风声鹤唳。
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之后,终将面临行业洗牌。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接连“爆雷”引起监管层关注,线下理财公司正迎来新一轮整肃风暴,成为治理重点。
线下理财商业模式存“黑洞”
随着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事件的不断曝光,P2P线下理财业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5月15日,公安部公布“打击涉众型经济犯罪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中晋、钱宝网等存在大量线下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就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
为何线下理财公司非法集资事件层出不穷?原因很简单,大部分中国老百姓都缺少风险识别能力,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上了年纪的一些大爷大妈,线下通过一些小礼品很有可能就把他们拉过来买产品了。
调查发现,线下理财公司通常以虚假高收益率作为诱饵,以大规模线下营销欺骗投资人群。面对高额投资回报,缺乏风险意识的投资者很容易入局。以善林金融为例,据上海市公安局披露,犯罪嫌疑人周伯云未经批准,在全国开设1000余家线下门店,以允诺年化收益5.4%至15%不等的高额利息为饵,向社会不特定公众销售理财产品。
互联网金融公司线下吸收的资金,对投资人而言,资金流向难以判断。如果资金回归公司线上平台,很可能形成资金池,极易成为庞氏骗局的温床。在庞氏骗局中,借新还旧通常是线下理财公司的套路之一。据上海市公安局披露,善林金融对外宣称的投资项目并无盈利能力,而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偿还前期投资人到期本息,最终产生巨大资金缺口,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以致崩盘。出事的平台基本都有资金池,资金流向不透明,难以对应资产,所以从开始做到最后资金周转困难直至资金链断裂,会有一个较长时间的滞后性,单个投资者很难辨别。
庞氏骗局平台在资金链断裂前具有很高的迷惑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事前辨别风险平台的难度较大,可通过正确的投资习惯来降低风险。首先,不能盲目追求高收益,对不合理的高收益要心生警惕;其次,应合理配置资产,对于看不懂的理财类产品,只配置少量或者最好不配置资金;最后,对于投资的平台,要保持实时跟踪,多次出现负面舆情的,应及时撤出。根据以往经验,P2P平台“爆雷”后,所有投资人足额拿回本息的可能性非常小,能追回的只是其中一部分。一般而言,当P2P平台出现危机时,投资人早点行动非常重要。
严监管在路上
P2P平台经历了一段野蛮增长期,国家开始对P2P行业进行规范。整体而言,监管的难点在于,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行业是一个高度创新领域,时刻都在变化,往往是上面出了政策,下面就会通过创新性的产品设计来绕过或规避条文要求。由于互联网金融专业性较强,既有技术特征又有金融特征,因此监管起来并不容易。
事实上,互联网金融监管“漏洞”,也早已被监管层意识到。银监会曾发文,禁止P2P做线下理财业务。投身线上平台,或持牌经营,成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转型路径。
今年4月,监管层下发《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整治办函[2018]29号,以下简称“29号文”),剑指非持牌机构。“29号文”强调,依托互联网公开发行、销售资产管理产品,须取得中央金融监管部门颁发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或资产管理产品代销牌照。“29号文”明确了非法经营罪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前提”,没有持牌,就不能从事金融活动。
对于下一步监管的重点,监管层现阶段已经做了不少安排和部署,金融监管体系也在发生变化,比如银监会和保监会合并成立银保监会,地方金融办升级为地方金融监管局。近期各地方金融监管局刊发了“P2P平台整改验收指引”,根据指引对P2P平台进行验收,在验收完的基础之上再做备案。
监管层对P2P产品的资金投向、业务模式、银行存管、信息披露等都有相关要求,现阶段行业仍处于集中整改期,等待最终的备案。备案之后,将大大降低投资者选择合规P2P平台的难度。
多地重拳出手,整治互联网金融乱象,P2P平台的出路已经清晰。首先是全面真实合规。有些底线是千万不能触碰的,触碰了就回不了头,并且会导致以后回头的成本非常高;其次是往专业的P2P机构发展,现在很多平台资产来源很广很杂,导致对资产的风控能力不达标。可以结合金融科技,在风控维度上做得更科学一些。对于P2P平台来说,风控模型是重要的核心竞争力。
区块链外衣下的非法集资
5年前,众多金融精英投身于P2P创业大潮中,风投疯狂追捧,几乎一天就有几家公司拿到融资的新闻出来。行业火了之后,“e租宝”“中晋公司”等披着P2P外衣的公司开始行“非法集资”之实,等到最后被警察端掉,几乎每家都留下一个数百亿规模之巨的“深坑”,迄今投资者都爬不出来,整个行业迅速凋敝,众多P2P企业纷纷改名,避P2P不及。如今,这一幕恐怕会在区块链领域再次重演。
区块链概念非法集资花样繁多
2017年,深圳南山警方接举报,称深圳普银区块链集团有限公司以虚拟货币“普银币”为幌子,存在非法集资犯罪问题。经查,该公司通过其官网和收购的“趣钱网”P2P平台,涉嫌非法吸收公众资金,并有集资诈骗嫌疑。
据了解,目前利用区块链概念非法集资花样繁多,主要包括宣扬“区块链就是发币圈钱”“区块链的去中心化能解决所有问题”“可以通过微信交易收币”,许诺“买币就能有高收益”,宣称“有了白皮书就是实际应用”,请名人站台宣传区块链项目等。从各地警方破获的多起虚拟货币骗局看,案件中所谓的虚拟货币都有一个显著特征:打着创新的幌子,许以用户高额回报,实则是庞氏骗局。这类骗局主要是抓住普通投资者不了解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的特点,导致投资者很容易上当。
此外,利用区块链概念宣称可发行“虚拟货币”,也成为不法分子开展非法集资和诈骗的手段之一。2017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强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各银行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代币发行融资交易相关的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在有关风险提示中指出,尚未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也未授权任何机构和企业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市场上所谓的“数字货币”全都不是法定的,某些机构和企业推出的所谓“数字货币”或是推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行为,均涉嫌诈骗或传销。
提早进行有效监管
在分享经济、人工智能之后,区块链显然已经在互联网领域超越了它们的火爆程度,成为当下最热的风口之一。相比分享经济,区块链因为其天然的加密学特点,似乎更加神秘。但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发展过程中,均是资本飞舞,乱象横生,真假参杂,非法传销、非法集资甚至诈骗行为改头换面,佯称高科技,在其间鱼龙混杂。区块链领域的乱象并不简单,首先是因为这个概念尚不明确。
在目前区块链产品市场中,有些技术厂商号称自己的产品是区块链,可实际上,也许只是用了分布式存储而已。比如区块链养鸡养猪养羊养牛,不管在养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更像是他们在制造噱头而已。离开激励机制和币种开发的区块链,实际上就是物联网的一种,而不具备区块链的实质。但因为缺乏行业标准和对技术实际应用的预判,人们也很难给出有效鉴别的必要。
区块链虽在数学上具有完备性,但目前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例如算法方面,目前区块链的算法是相对安全的。但是,随着数学、密码学和计算技术的发展会变得越来越脆弱。
目前在监管上确实还比较薄弱,业内实际上是欢迎有效监管措施的。监管的薄弱应该是造成目前区块链乱象的原因之一。杂乱的ICO成为了一些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破坏社会秩序,扭曲公众价值观,特别是财富观,一夜暴富的心理越来越有市场。无底线的炒作噱头,则让一些普通投资者无所适从,明明知道可能在购买“空气币”,但依然敢于拿出全部资金去赌博,最终弄得倾家荡产。
区块链业内人士建议,未来的监管方向可以首先下力气治理各类乱象,如各类交易所操控价格,导致投资者资金损失。ICO已经在国内被禁止,但各类ICO和变相ICO转向国外,应当加大警示力度和风险提示,提醒普通投资者不要盲目进入。此外,尽量淡化或杜绝这个圈子内的各类炒作,特别是类似一夜暴富这样的盲目甚至错误观念的肆意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