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减法特靠谱
2018-01-23田茂永
特朗普如期登上舞台,全球经济从来没有这么一个谁也找不到调门的时刻。
从根本上说,最大的变数,其实并不是特朗普会推出几个什么样的新政,而是出身于企业家的他看待事情的视角和传统政客截然不同。这让我想起来老教父唐·科里昂在一次谈判中对其他几个黑手党头目说的话,大意是,如果二战前这些国家是我们这几个人说了算,这场仗根本打不起来,打仗太不划算了,本来大家争论的目的是想多赚钱,反过来却赔了更多的钱,黑手党绝不干这么蠢的事情。
的确,对于传统政客的视角而言,他最在意的发起贸易战的后果,是他的支持率是否上升,而不在于发起贸易战之后是否会让本国的经济体得到更多的收益。这样一来,贸易战就有可能打出来前面所说的“二战效应”,所有参战各方全是大输家,无人获利。但是特朗普的视角很可能与这些政客思维截然不同,他很可能关心的是事情本身。从朴素的经济学常识来看,贸易战是不可能改善原有问题的。因此,我更倾向于美国掀起贸易战的可能性并不大的判断。
但是制造业的回流,倒的确是特朗普新政可能带来的一个全新的变数。毕竟更低的税率(如果特朗普大力度减税新政实施的话)、更低的管制成本以及更好的知识产权保护,是美国这个全球头号经济体也是头号市场的强劲竞争优势。反过来看,站在特朗普新政的对手盘,特别是在管制成本过高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这两方面尚有极大劣势的国内,恐怕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如何削减政府管制成本,首要的就是要让名义税率尽快回归到一个发展中国家应有的水平。
从这个出发点来看去年突然爆发的有关“死亡税率”的大讨论,就显得特别意味深长。来自监管部门和政策制定部门的反驳,当然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始终未能正面全面回应的态度,颇有些底气不足的架势。自始至终,如此汹涌的舆情,管理层竟然一直对此未发一语,相关的玄机或已正在出台改革措施的路上。就像当初的全面二孩政策出台一样,并非出自具体主管部门的动议。
审大时,度大势。在全球经济增长无望,大家纷纷挖低制度成本来引流各种活力因素之际,堪比Win95的国内综合制度成本正在面临着全面的“换操作系统”式的升级挑战,没有最低,只有更低。任何一个局部的利益和部门的视角,都无法和重新唤醒中国经济增长活力这盘大棋相抗衡;任何一个以过去视角进行测算的制度成本,都不足以拉动下一个30年的黄金增长周期;任何一种基于国内GDP增速持续高于5%的政策假设,都很可能让国内陷入日本式“失去的20年”般的经济困境。
不管特朗普的头型多么不靠谱,但他的减法的确非常靠谱。时不我待了,大比例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