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
2018-01-23木匠
木匠
老北京人
木匠
这些年,老能听到一些外地来京的人说北京人傲慢,如何看不起外地人。于是,就将北京人摆在了外地人的对立面上。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儿,而且我总在想,他们遇到的“北京人”其实未见得就是真正的“老北京人”。
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共和国的首都。不知有多少外地人涌入北京,参加首都建设,并在北京定居了下来。相对于民国时进入北京并定居下来的人来说,他们不是“新北京人”吗?再往前推,民国时进入北京,并在北京定居下来的人,相对于前清时进入北京并在北京定居下来的人来说,不是“新北京人”吗?清朝时进入北京并在北京定居下来的人,相对于明朝定居在北京的人来说,不是“新北京人”吗?
今天你来了,你是“新北京人”,但如果你有幸能在这里定居下来,那你在比你后来的北京人眼里,你也是“老北京人”了。就拿改革开放这几十年来说事吧,不知有多少外地人前仆后继地来北京打拼,他们中有相当一批,在北京买了房,定居了下来,甚至已办好了北京户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北京人。所以我觉得说北京人看不起外地人是个伪命题。
北京作为五朝古都、共和国首都,是个包容性非常强的城市。就说当下,北京应该是全国接纳外地人最多的城市了吧。说北京人排外,肯定不是事实。如果说北京人有什么不待见的人话,那也是不待见那些自己没本事,又不肯努力,还怨社会,还自私、不卫生、没礼貌、不守秩序、爱占小便宜、小偷小摸、坑蒙拐骗乃至穷凶极恶、报复社会之徒,其实这种人,不光北京不欢迎他,到哪儿也不会受欢迎!而且我不是说北京人中,就没有这种人。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北京人在北京生活久了,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新北京人来了,带来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北京人可能会感到不习惯,有时会抱怨几句,也属正常。
最后,再讲一个小故事。年初,我去参加一个发小儿子的婚礼,遇到了几十前和我家住同一个大院儿里一位姓吴的大姐。我们坐在一个桌上,她一坐下,就大骂外地人如何如何没素质。当时,我心里便在冷笑:这位吴大姐可真是她妈的亲闺女。他们家的情况,我太知道了。她妈姓桑,据说是八代贫农,大约是1946年前后,从河北什么地方来的北京,在吴老师,也就是她爸家当保姆。吴老师是老北京人、大学生,当时在一所中学里教书。吴老师原有一个老婆,姓董,听老街坊说,人很和善,后来难产死了。再后来,吴老师也不知是那根筋搭错了,竟娶了这姓桑的保姆。这姓桑的身份一变人也变了。
1957年,吴老师成了右派。桑老太太跳着脚地要与吴老师划清界限,要离婚。闹了几年,终没离成,但这桑老太太却成了家里说一不二的“户主”,吴老师稍有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就会挨打。我曾亲眼看见,她盘腿坐在床上,用小脚抽跪在地上的吴老师嘴巴子……
桑老太太本无工作,“文革”中,到居委会当了一个小组长。每天脑门倍儿亮地在胡同里穿梭,“老李家,出来个人扫雪了!”“朱老太太,你去把这耗子药,给你们院儿的几户分分!”“她李婶,上次分给你糊的纸盒儿糊完了吗?明天不交,下次休想再从我手接到活儿!”大嗓门可着胡同灌。那叫一个威风凛凛,一双小脚,走起路来“噔噔”的。凡被她吆喝的都是出身不好的人。她还特爱占人小便宜,经常这家借个碗,那家借个气筒子什么的,从来不见还……
现在,在我边上的这位一口京片子、满嘴炉灰渣子的吴大姐,仿佛就跟她妈桑老太太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一样。你说这样的“老北京人”你有什么资格看不起外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