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经济发展对青年快递小哥城市融入影响的调研报告

2018-01-22张帆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小哥调研职业

张帆

一、引言

常熟市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2017年中国百强县排名中,作为“苏南四小龙”,常熟GDP突破2000亿元,综合竞争力排名居全国第四位,成为我国县域经济的标杆。截止2017年12月底,常熟市全年完成快递业务量29466.02万件,是江苏省快递业务量最大的县级城市,目前有邮政企业1家,快递企业30家,运营品牌25个,下辖269家网点。

(一)调研背景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出现的新业态、新产业,形成很多新兴职业青年群体,青年的从业、分布更加多元。据2018年8月9日发布的《2018快递员群体洞察报告》显示,2016年至今,中国快递员数量增加50%,总数量已经达到300万。

快递行业是新兴发展起来的行业,由于技术的更迭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快递行业的利益平衡正在逐渐被打破,竞争趋势愈演愈烈,对年轻一代的快递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节奏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特别是社会对快递从业人员的认同度以及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调研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本研究填补了对青年快递小哥的城市融入问题的研究空白,再结合有力的调查数据,有利于深化青年快递小哥的城市融入的理论认知。

从实际应用上看,在微观上,关注并改善一线快递员的工作状况,不仅与快递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发展息息相关,也利于快递企业的员工管理;在中观上,通过问卷分析结果总结了快递员工的城市融入的困境,为新生代快递小哥的城市融入提供一定的帮助,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提供一定的根据;在宏观上,关注快递小哥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拓宽事业发展空间、打通社会上升通道,进而有效加强政治引领,使之成为衷心拥护党的领导、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是创新社会治理、促进和谐稳定进而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重要课题。

(三)调研内容

主要分为两大调研方向,一大方向是基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当前政府与社会为新生代的快递从业人员提供的物质、制度、精神等保障方面的情况,另一大方向是基于快递从业人员的角度,了解其经济融入、社会融入、制度融入、文化融入等方面现状,并对两者存在的困境成因进行探究,最后根据调查数据形成相应的对策建议。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与整理已有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对相关问题新的认识与见解。通过中国知网等文献資料查阅平台,查阅大量关于新职业青年城市融入的资料,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分类、筛选、鉴别,分析整理出了与本课题相关的材料,系统地了解目前新职业青年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的现状,为之后的调查提供研究基础。

2.问卷调查法

本此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整群抽样、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年龄介于18—35岁的常熟快递员开展问卷调查,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信度与效度分析,得出调查报告。

二、调研过程与分析

(一)调研过程

课题组制定调查方案,先后邀请快递企业负责人、快递员代表、政府相关部门、高校专家代表等召开专题座谈会,听取各方对于调研的意见与看法,对全市快递行业进行初步的了解。同时向快递职员发放调查问卷,以快递小哥及快递公司的管理人员、网点负责人、分拣中心客服人员等与快递小哥有工作交叉的人员为对象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本市青年快递小哥在工作及生活过程中各方面的融入状况。调研后期,运用SPSS分析法等问卷分析工具,通过对问卷的整理与分析,得出基于大学生角度的青年快递小哥在县域经济发展下的城市融入对策以及融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面向圆通、汇通等多家快递公司,共发放有效问卷280份,其基本特征如下:受访者男女性别比例接近6:1,年龄主要集中在20至30岁,非常熟本地人超过80%,且初中及中专学历居多,这表明受访者大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从问卷结果来看,可以归纳出几个分析视角,一是工作融入层面,绝大部分的快递小哥从业时间为1-3年,仅11.4%的快递小哥从业超过五年,这说明快递小哥的工作年限不长,能坚持从事这份行业的青年人不多。二是生活融入层面,有47.8%的人是租房独自居住,有52.2%的人认为房子是城市生活压力的主要来源,有40.6%的人对所居住社区所组织的活动是不知情的,这说明快递小哥的住房情况并不理想,且社区融入意识较弱,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社会融入层面,大部分快递小哥享受五险一金,有74%的人不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是常熟人,有72%的人认为社会大众对快递员存在误解或不公平对待,这说明快递小哥的社会融入度不高,职业荣誉感不强,需要让他们在本地享受到和户籍人口相等的公共服务,让社会大众正确认识快递小哥,帮助他们培养职业荣誉感,更快融入城市。四是持续发展层面,有43.48%的人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是选择继续从事快递行业。

三、常熟市青年快递小哥城市融入存在的困境及成因

(一)存在困境

1.经济收益与其他福利待遇收益不平衡。

调查发现,快递小哥的经济收入主要包括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 工作时长、休假、补贴和保险等)严重不平衡 。从整体上来看,做快递的经济收益可以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但“几乎没有休息”成了快递小哥的标签。每天超长的工作时间、“双十一”和“双十二”的巨大工作强度、全年无休的休假制度和“三餐不定”的工作作息成为影响快递小哥职业认同的“减分项”。部分快递小哥认为做快递不是长久之计,打算进行自主创业、谋划新工作,这大都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有关。此外,提高养老福利保险待遇和子女义务教育制度也是快递小哥期望今后改进的重要项目之一。

2.社会认同感缺失。当前,在与客户互动的过程中,快递小哥是弱势的一方,常常会“受气”。在遭遇客户催件时用过重的言语攻击甚至人身威胁大大影响了快递小哥的社会认同感。调查结果表明,73.9%的外地快递小哥不认为自己在某种程度上算是常熟人,难以融入到本地社会生活中来。在社区活动参与方面,只有极小部分快递小哥参加过社区活动,绝大部分均是不知情、不参与的状态。

3.受文化水平制约。从调查结果获悉,快递小哥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上。在生活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文化水平较低的快递小哥传统思想根深蒂固,同时在自卑心理和被不公平对待现象的双重作用下,使得他们对城市生活产生抵触心理,认为自己始终是外来人员,放弃了对城市的融入。

(二)主要成因

1.权益保障制度不完善。据调查,快递小哥的工资主要由基本工资(底薪)和绩效工资(派件量及收件量)构成,因此80%的快递小哥工作超过8小时,有的甚至工作超过12小时,通过更多的送件来提高工资收入。一般快递公司提供的“五险一金”可以保障快递小哥的基本物质需求,但针对外来职业青年的养老服务、医疗卫生、子女的义务教育、行政事务办理、公共文化体育设施这五大方面目前还比较缺乏。

2.公众对快递职业认同感缺乏。超过60%的快递小哥认为客户态度影响着自己的工作热情,且社会大众普遍对快递员存在误解或不公平对待,乃至部分快递小哥的亲属对快递员这份职业均采取不认可、不支持的態度,严重影响了快递小哥的职业认同感,降低工作积极性。

3.快递职业发展空间小。快递职业发展空间小、工作重复时间较长,易造成快递小哥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精神收益减少,对工作的满意度降低,进而离职率增高。这也解释了快递小哥工作年限5 年以下的居多,而工作年限在 5 年及以上的较少。且意向继续从事快递工作的大部分快递小哥均希望可以获得业务拓展、专项技能、管理能力方面的培训。

四、对策建议

(一)建立健全快递行业休假制度,加强基本福利保障。正常的休息休假是快递小哥作为劳动者应该享有的权利。政府可在《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中,进一步细化休息休假制度,提高法律法规执行力。同时,快递公司应当结合行业的特殊性,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轮休制、替班制等,保证快递小哥的常规休息、休假。公司适当加大其他方面的福利力度,如“双十一”“双十二”加班补贴、快递员子女补贴,购买五险一金等,提高快递小哥的物质收益。快递小哥心安了,也就更容易“扎根”在快递行业中。

(二)维护快递小哥人身权益,呼吁社会尊重。作为提供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群体,快递小哥不应当因工种受到歧视,他们的人身安全也不应当被侵犯。政府和快递行业应当共同对快递小哥的工作进行积极宣传,树立快递小哥人物典型; 加强人身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客户侵犯快递小哥人身安全的实际案例为反面教材,警示部分对快递小哥没有正确认识的人。在和谐的社会人文环境中,提升快递小哥社会收益和职业认同感。

(作者单位:共青团常熟市委员会)

猜你喜欢

小哥调研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送炭小哥联盟
快递小哥偷自己包裹,这是什么操作?
古代也有外卖小哥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快递小哥:我们很累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