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青少年中开展普法宣传的意义和建议

2018-01-22林一舟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建议青少年现状

摘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青少年的法治教育,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家七五普法规划着重指出:重点是领导干部和青少年[1]。本文从青少年角度出发,浅析对其普法的现状和现实意义,以及针对这一群体的普法宣传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 普法教育 现状 意义 建议

近年来,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等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事情时有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社会呼吁相关单位和部门,一定要加强对青少年的普法宣传工作,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青少年知法、守法、学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一、我国对青少年普法的现状

(一)重視不够

我国在推进法治化建设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青少年普法工作上却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的教育体制过于重视对智育的教育,即对科学知识的重视。尤其是高中生这个群体,其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学习法律知识,接受普法教育。面对高考,学校和家长也是不敢在学生的普法教育上多投入精力,这就造成了学生法治教育的相对缺失。

(二)人才缺乏

目前的学校教育体系中,法治教育的课程和人才相对较少。虽然青少年在课堂上偶尔会学习一些关于法律的知识,但大多非常浅显。当下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法治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才队伍的培养。这个问题,需要有关部门加强重视,及时作出调整和改善。

(三)支持不够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社会没有对青少年普法给予足够的支持。青少年的普法教育是个系统的大工程,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合力。但是,目前普法教育的活动不多,而且针对性也不强,社会没有为青少年提供充分了解法律的机会,也没有搭建青少年参与法律活动的平台。

二、加强对青少年普法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法治化建设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法治。对于个人来说,没有足够的法律素质,很难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立足。青少年作为未来的主人,一定要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从现在就积极学好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一)国家战略的需要

荀子曾说:“隆礼至法,则国有常[2]”。这是说,推崇礼仪,使法治法律高于其他,国家便有了常规。近年来,党和国家一直致力于法治化建设,并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融入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这充分说明了对法治、法律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必然牢牢树立在法治思维的基础上。从这个大趋势来说,青少年一定要认清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个人的法律素养,积极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这也是树立责任心、培养爱国心的现实体现。

(二)家庭幸福的需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社会的法治化必然反映在家庭的建设和管理中。青少年作为家庭的重要成员,一方面要借助家长和相关网络等资源学习法律知识,同时,以法治化的思维参与日常活动,维护家庭合法权益,为家庭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另一方面,从长远看,注重法治思维,是保障家庭平安幸福的必要因素之一。

(三)个人发展的需要

未来无论哪个领域的发展必然是法治化、规范化的发展。作为个人,只有从现在起打好法律素质基础,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和处理问题,才能在未来的事业中有所作为,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加强对青少年普法教育的建议

加强对青少年普法教育是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法治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拓展青少年个人未来发展空间,实现个人理想抱负的必备因素。因此,国家、社会、家庭及个人,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共同为提高普法工作水平而努力。

(一)加快政策调整

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法治化建设对青少年普法工作提出要求,建立制度机制,完善具体措施,并落到实处。同时,加快有关教育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强化法律知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提高对法治教育的关注,将其纳入个人综合素质考核内容当中,加强从事法律教育工作者的培养力度,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匮乏的问题。

(二)充分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家庭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家长要为孩子学习法律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让孩子参与到家庭事务当中,尊重孩子的发言权,培养孩子用法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孩子创造接触法律的机会,拓展渠道,多方位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三)社会搭建活动平台

社会有关单位和部门,根据学生的特点和习惯,为他们搭建学习法律的活动平台。开展与法律有关的社会公益活动,在专业人士的教育和指导下开展活动。一方面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和法治建设的认知。

(四)个人提高学法能力

作为青少年个人,要兼顾好课业学习与法律学习。通过学校教育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法律知识。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法律书籍,也可以利用电视媒体、以及互联网资源,拓展学习法律知识的渠道。学生要主动参与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法律活动,在活动中锻炼法律素质,提高法律意识。

四、结语

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一定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这不仅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的需要,还是实现理想抱负、服务社会的需要。因此,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要共同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律知识水平,加强青少年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DB/OL].发展规划处,2016.

[2]方勇,李波译.荀子[M].中华书局,2015.

(作者简介:林一舟,浙江省瑞安中学,高中学历。)

猜你喜欢

建议青少年现状
青少年发明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