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制定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路

2018-01-22陈锦平

祖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制定思路

陈锦平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高职高专教学现状的分析研究,提出制定教学方法的一些思路,以及根据研究思路总结出几种教学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制定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思路

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以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作为培养的基本标准。

要实现这样的标准,制定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是最主要的办法。教育教学方法的制定要依据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设计合理的课程體系计划及课程教学大纲,因此首先要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整合优化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选取。其次要分析学生的基础状况,即了解学情,包括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原有基础知识、能力、先修课程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生活经验和可能遇到的学习困难及其原因、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分析等。第三要求授课教师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即教师队伍的建设,授课教师要深入不同的专业技术领域,适应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多变性、多样性的特点,要掌握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知识,了解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情况。第四教学方法的制定要有硬件条件的支撑,即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高等职业教育要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仿真及真实的环境中去学习,这样才能达到职业教育与岗位的有机结合,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完成教学目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五研究适应的教学方法,以科学的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为基础,在认真分析学生学情的条件下,以实习实训基地硬件条件为支撑,选取适应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教育目的,成为可能。

按照以上思路,分析及研究流程﹙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教学方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即懂技术、会施工、能管理的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研究目的必须、够用,能够实现教育与岗位的零距离接口,毕业即能就业上岗培养标准本专业从事的岗位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监理员材料员预算员资料员建筑工程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绘制与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基本建筑构件的验算及设计能力建筑施工测量的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施工管理能力编制和计算建筑工程造价的能力安全施工的管理能力施工质量的检验能力常用建材的检测和应用能力培养这些能力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实现建筑材料与检测地基与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力学与结构建筑识图与构造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建筑施工高层建筑施工建筑法规建筑设备建筑工程监理概论建筑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建筑施工组织教学方法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设计:根据行业时间特点进行教学安排教学大纲的制定:根据学校的条件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否符合教学要求课程的整合优化调查研究新入学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的爱好进行因材施教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条件教师能力整合后的课程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设计座谈、问卷、调查、走访中学,特别是二三流的学校教学内容、条件、方法是否能够运用自如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学条件、教师的自身素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试验合理的课程体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各课程互相独立开设,因此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连贯所学的课程知识,除此之外,受部分教师知识水平不高、授课内容单薄的影响,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倘若将部分相关的课程内容串联,有针对性的学习知识点,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如何串联各相关课程内容,例如将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课程整合,之前,建筑制图与识图和建筑构造被划分成两门专业课,但这两门课程联系紧密,在学习制图课程时,学生对空间概念的认识比较模糊,然而以建筑构造为辅助的制图课对于理解空间概念是十分有利的,这样不仅提供各种各样的建筑模型,而且将实体模型转化为平面图形,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辨别不同的平面图形,这个过程可以概括为:实物图形→制成平面图→达到识图的效果。该课程培养方案是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想象力,通过观察平面图形想象具体的空间实物,另外,培养学生对建筑施工图的识读能力。基于上述课程内容整合方式,还可以将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抗震设计和“平法”识图进行整合,无不例外,上述四门课程对于这个层次学生而言难度系数特别大,不容易理解,统计以往单独开课时每门课程的不及格率,结果显示:不及格率达70%-80%,分析具体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基础差,其次,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接受。根据培养施工一线人员的目标需求,开设这几门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具体而言,培养学生识别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在讲解力学相关方面的理论知识时,穿插部分以钢筋混凝土为材料的建筑构件的案例,这样有助于增加内容的趣味性。

一、分析学生学习情况

教师在进行教学前的准备阶段,需要做如下调查:了解学生的特点及目前的学习状况,通过调查,方便老师开展之后的教学活动。

一般而言,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成绩在300分左右,他们大多之前就读于非重点中学,成绩较差,不仅如此,他们在普通中学期间,除了学习成绩落后外,学习态度不端正,尤其厌学情绪较大。

从踏出中学校园迈进大学校门起,人生由此开启了新的征途。学习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方面充满好奇和兴奋,另一方面倍感不适和困难。为了缓解学生的这种复杂的心理,需要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是从认识大学生活特点入手,让同学们逐步培养各种能力和品质,这些能力包括独立生活能力、社交能力、遵章守纪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及热心助人的崇高品德。生活特点中最明显变化的是学习生活,大学的学习同中学时代的学习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中学阶段的学习属于应试教育模式,而大学阶段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其次,宣读学校确立的规章制度,为学生的行为举止树立良好的规范,众所周知,优良学风的形成与良好行为的养成密切相关,有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今后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是百益而无一害。

作为入学教育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专业教育是一项由专业老师介绍本专业相关方面的教学活动,它涉及诸多方面,包括从事的相关岗位,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学习的方法及专业发展的方向,特别是学习本专业应具备的态度,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建议专业介绍设置于特定的地点,比如专业介绍室,再结合相关的实物、图片、说明、录像等资料,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从而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课程内容,为今后就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完成某项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在所教的学科领域拥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在教学方法上也应有一定的研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怎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才是教育的目的和教学的本质。学生从中学自然课的学习突然转入某一领域的专业学习,会有一种好奇和茫然的感觉,此时要有专业水平很高的教师从专业的的用途、发展方向、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进行专业教育,让学生从认识专业到理解专业,最终热爱专业为目的,同时在每门专业课讲授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尽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及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鉴与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改革中,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开设网络课程,为了开展网络课程,录制《各工种工艺操作》以及《各种施工过程》等视频课程,另外去施工现场拍摄图片作为教学材料的补充等。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于实践中,设立BIM实训专业机房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对于教学质量和效率这两方面都是起显著作用的。

(二)开发课程网站,在课程网站上可以上传上课所使用的电子教案、课件、教学录像、教学辅助资料等,还可以公布考试、课程安排等信息,另外,部分课程网站还提供网上讨论、相关设计网站的链接等等,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进行资源共享,扩展学习空间,使得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对于学生而言,它是一个有效的学习平台。

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所以在对高职教育方法进行改革的实践中,应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放在首位。教師不应该一味地强调讲课,而是应紧紧围绕以“导”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高职教育始终贯彻“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原则,该原则的确立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也成为指导高职教育发展的导向标。教学方法涉及两个行为主体,其一,教师,其二,学生。因此在制定教学方法时,需要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以此实现双方共同进步的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更新,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也不断涌现,这些技术的运用推动教学改革。

(注:本文是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技术创新研究》的一部分,课题编号CTF1201045。作者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制定思路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制定研究综述
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制定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制定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